战士学者艾思奇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近代哲学/当代哲学,
作者: 谢本书著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1字数: 210000版次: 1页数: 281印刷时间: 2000-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105073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艾思奇作为一位革命战士,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方面,其历史地位,应该说巳得到了公认。尽管,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然而这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他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也难以取代他的历史地位。
艾思奇并非没有弱点和不足,人无完人。然而,我们同样应当指出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他的历史地位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众哲学》时期就已经奠定。以后的年代,作为战士与学者,艾思奇仍然在继续的奋斗中,这是历史,这一段历史已经写进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中,也写进了现代和当代哲学史之中了。
2000年3月2曰,是艾思奇诞辰90周年纪念曰,我们以这本书的出版,来纪念这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应该说是适当的。
目录
序
一 边陲腾冲
二 侨乡和顺
三 “滇南一支笔”(上)
四 “滇南一支笔”(下)
五 生于腾越,长于昆明
六 流落香港,再返昆明
七 两度赴日本留学
八 在上海的六年(上)
九 在上海的六年(下)
十 关于《大众哲学》
十一 初到延安
十二 在整风运动申
十三 在抗日战争的后期
十四 新中国成立前夕
十五 新中国建国之初
十六 最后的岁月
十七 关于哲学问题的三次争论
附录一 艾思奇生平简谱
附录二 艾思奇著作目录
后记
书摘插图
二侨乡和顺
艾思奇出生在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
和顺乡政府所在地的和顺小镇,位于县城西南4公里的一块小盆地上,与邻近村落分隔,独自形成一个区域。它的东面是来凤山,北面是宝峰、擂鼓顶诸山,正前有龟山,西面为著名的火山马鞍山,南面为黑龙山。和顺小镇坐南向北,居于黑龙山麓迤逦而下的缓斜坡上,群峰环抱,犹如众星拱月。这里景物绚丽,气候宜人,冬无大寒,夏无酷暑,真是“别有洞天”。
和顺乡的开发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其后山有一地名“观音倒座”,是一个古墓葬群地,在那里发现了不少古梵文碑,是南诏大理国时代的遗物,上面还保留有部分汉字,是和顺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墓遗迹。明洪武中期,寸、刘、李、尹、贾五姓始祖从四川巴县随沐英、兰玉、傅友德征云南来到这里,得以授官屯田,落籍和顺,从而在这里繁衍生息。和顺的名称源于“云涌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寄托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全乡有1300多户,60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