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八大家精粹--家庭书柜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赖新明,张晓琴译注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 502000版次: 1页数: 280印刷时间: 2008/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6600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是与诗歌并峰的一种文体。而唐宋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中继先秦两汉之后的又一高峰。明初朱右就曾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文章选编为《八先生文集》,但这一选本早已不传。明代中叶,茅坤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由此有了唐宋八大家之说。
唐宋散文处于中国散文发展史上承先启后、卓有成效的一个重要变革时期。在它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说理散文,都以其言之有物的厚实和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为后世散文发展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的自觉,一方面使文学从学术中分离出来,使文学自身的价值得到凸现和认同,文学成为个人抒情写意的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形成了过于重视文辞、追逐新丽的华美文风。这种华丽空疏的骈体文风一直是唐初近百年文风的主流。到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力矫文坛之弊,提出文以明道,把文体文风改革与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从理论上提出了文道统一,“文以明道”;强调“惟陈言之务去”,反对因袭模仿;重文气,认为作家的道德修养、精神状态决定作品的气势风格,气盛才会言宣。从这一理论出发,韩愈的散文创作实践,无论是说理议论还是记事状物,抑或抒情言志等,都表现出鲜明的形象和磅礴雄伟、自由奔放的气势;柳宗元把寓言发展成为独立、完整、形象的文学样式,其山水游记对自然的幽深洞察、精微刻画更是达到了“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美学高度。
经过韩愈、柳宗元的努力,散文革新终于形成巨大的声势,散体文取代骈体而占据文坛,韩愈也因此而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目录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孟东野序
送董邵南序
张中丞传后叙
答李翊书
师说
毛颖传
讳辩
祭鳄鱼文
送穷文
祭十二郎文
进学解
论佛骨表
柳子厚墓志铭
原道
原毁
杂说四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段太尉逸事状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童区寄传
愚溪诗序
《三戒》并序
箕子碑
小石城山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鋂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封建论
捕蛇者说
欧阳修
朋党论
纵囚论
醉翁亭记
丰乐亭记
伶官传序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与高司谏书
秋声赋
六一居士传
卖油翁
三上
苏洵
六国论
管仲论
辨奸论
木假山记,
送石昌言使北引
广士
上欧阳内翰书
……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书摘插图
◆韩愈◆
送李愿①归盘谷序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日:“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日盘。”或日:“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日:“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俊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③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闲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日:“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可以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注释〕
①李愿:韩愈的朋友,生平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