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文丛--悲悯情怀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摩罗 著
出 版 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60000版次: 1页数: 221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06840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对中外文化尤其是宗教史的梳理与回顾,让人们感知的不是人类文明中的惨痛记忆,而是发掘出相互体恤的温情,呼唤世人展现悲悯情怀,友爱互助并尊重生命。
作者简介
摩罗,本名万松生,祖籍江西都昌,现居北京,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文化学、宗教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不死的火焰》《耻辱者手记》《因幸福而哭泣》《第一年——一个人文学者的育儿手记》《大地上的悲悯》等多种,在学界拥有广泛的影响。
目录
第一辑生命之光
俄罗斯的阳光
上帝的背影
诗人怎样度过茫茫雪夜
致张宇光先生自述书
学习爱,学习和平
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幸福人生的多种模式
信仰背后的信仰
第二辑悲悯与耻辱
描述耻辱
学人的宿命
冷硬与荒寒
文学应该怎样面对底层精神文化
巴金:孤独的心灵
卢梭与贵妇人
第三辑自由的歌谣
学习有尊严的生活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天才的厄运
鲁迅:正题反做的思想家
重温英雄梦
博士俱乐部记事
坚持者仍在坚持
自由的歌谣
思念仁者
张炜:需要第四次腾跳
苏童:南方的潮湿与糜烂
期许一位大作家:刘震云
后记
书摘插图
俄罗斯的阳光
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
王开岭在他的随笔集《激动的舌头》中,引用了赫尔岑回忆录所谈到的一个风俗。赫尔岑满怀深情地说,西伯利亚的一些地方,出于对流放者的关怀,形成了这样韵习俗:他们夜间在窗台上放些面包、牛奶或清凉饮料“克瓦斯”,如果有流放者夜间逃走路过这里,饥寒交迫,又不敢敲门进屋,就可以随手取食,以度难关。王开岭接着赞叹道:“多么伟大的细心!”
前不久读张宇光的长篇小说《拉萨的月亮》,才知道拉萨每年5月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是围绕拉萨老城沿街转达屋、布施穷人。穷人坐在街边,众多转经人拿着零钱一路分过去。书中“我”钱分得差木多了,就专挑看得顺眼的求乞者分,而那些他看着不喜欢的人,就被他跳过去了。这时,“我”的同伴、藏族大学生达娃把“我”拉到一边,告诫“我”不能这样有所遗漏,这样做会使那些落空的求乞者受到伤害。唯有依顺布施,布施完了就结束,才是对的。达娃讲完以后,认真地看着“我”,当她确信“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而又没有因此受到伤害,才放心地继续布施去了。
我对这一段文字惊叹不已。我禁不住批日:“细腻的心灵。心常常因细腻而伟大。”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很少读到这么好的文字,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粗糙,我们的心灵当然也只会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自私和冷漠。
西伯利亚人民和拉萨人民都有这样伟大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