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经济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李星云 著
出 版 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26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203303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该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教育与经济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内容涉及教育与经济发展战略、教育投资与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益、大学生就业问题等。该书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学生使用和学习,也可供教育管理工作者、中小学教师及相关人士参考。
作者简介
李星云,1958年出生,江苏南京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领域涉及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多方面,业绩卓著。在国家权威、CSSCI、核心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部省级、厅局级课题多项,主编高等学校教材《教育经济学教程》,著有《数学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现代小学数学教学概论》等学术专著多部。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经济研究的历史回顾
一、中国古代教育经济思想
二、中国古代教育财政考略
三、中国古代用人取士考略
四、西方早期教育经济思想
五、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回顾
第二章教育与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一、邓小平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
二、教育适度超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四、西部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五、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
第三章教育投资与教育资源配置
一、教育投资比例的影响因素及确定
二、我国教育投资现状分析
三、教育预算外资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四、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
五、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研究
六、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研究
第四章教育的经济功能及经济效益
一、教育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三、教育经济效益及其计量
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经济效益
五、提高教育经济效益的途径
第五章教育经济学视野中的师资研究一
一、国外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二、公办高校教师岗位绩效薪酬制度
三、高校教师流失的经济学分析
四、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五、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第六章教育经济学热点问题透视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二、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看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矛盾
三、“一费制”的负面影响及其消除策略
四、发行教育彩票之可行性研究
五、“教育超市”及其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教育与经济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古代教育财政考略
荀子曰:“欲观干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现存的历史文献来看,有关教育方面的记载,先秦时期较简,两汉以后较详。根据这些文献,从古代官学与私学两个角度来考察梳理教育财政问题,运用以近知远、以微知明的方法,揭示其历史变迁,使其对当代教育财政的研究与实践有所启发。
在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巩固政权而培养人才,传播思想文化。因为教育地位之重要,所以古代历朝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通过财政拨款等手段来控制教育,这比其他手段所起的作用更为直接。我国从奴隶社会建立正规学校开始,就有“学在官府”之说,而后直到封建王朝最后解体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学校教育虽然因社会形态的改变和朝代的交替而有波折起伏,但“学在官府”作为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流这一重要特点并未因社会形态及朝代的变更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与官学相对应的“私学”。私学主要是官方教育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如家庭教育、私人收徒讲学、书院教育。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学术思想,弥补官学的不足,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提供给人们更为普及的教育。由于“官学”和“私学”办学目的、主体、方式的不同,其教育经费的筹措方式也.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