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拉美三国感怀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黄土康著
出 版 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3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186881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上海华侨传媒、上海侨报、东方出版中心联袂推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巨献力作,8位共和国大使真实披露外见闻。亲历、亲闻、亲见、细节生动。
1973年4月19日至24日,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在中墨建交仅一年多后,率庞大代表团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华最主要的活动是同毛泽东主席的会见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
周总理同埃切维里亚总统进行了5次会谈4次在北京,每次都长达两三个小时,我有幸担任了会见和会谈的翻译,对总理那富有耐心和说服力的谈判风格至今记忆犹新。
内容简介
本书多角度地记述了作者外交生涯中难忘的人和事,不仅真实地记载了驻在国高层人士如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洛佩斯及智利总统阿连德、哥伦比亚总统桑佩尔等的效,还回忆了与智利著名画家万徒勒里、哥伦比亚华裔阿丰一家及使馆外籍工作人员和友谊等,新中国外交官在外交第一线的风采可见一斑。书中插有130多幅珍贵照片。全书语言朴实,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笥和一定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黄土康,1937年生于上海,195年北京外国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毕业后入高级翻译班进修,后入外交部,先从事口笔译工作。之后,历任中国驻智利商务代表处和大使馆工作人员、随员,外交部美大司副处长,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二秘、一秘,外交部美大司处长、参赞,中国驻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大使等职。现为外交部外语专家、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外交笔会会员。
曾主编《松林别墅的五位总统》、《中国外交官在拉丁美洲》、《高原古都墨西哥城》等书。
目录
墨西哥篇
高原古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的总统官邸松林别墅
真正的总统府
总统府的警卫队
一个独特的政治体制
开拓对华关系的埃切维里亚总统
埃切维里亚决定出访中国
访问时搞“突然袭击”
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
同我国国家领导人的会谈
访问后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适逢“石油景气”的洛佩斯总统
功过待定的萨利纳斯总统
萨利纳斯执政的功绩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负效应
和萨利纳斯总统的特殊交往
任期结束前终于访华
改革大街漫步
大街的繁华景色
纪念碑林立
历史名人雕像
查普尔特佩克公园
城市的“肺叶”
浓缩墨西哥历史的查普尔特佩克山丘
儿童乐园
中国熊猫在墨西哥繁衍
太阳和月亮金字塔
关于太阳和月亮金字塔的传说
金字塔的宏伟建筑
特奥蒂华坎文化的衰落是个谜
墨西哥民族精神的象征
革命纪念碑和贝尼托华雷斯总统
壁画之都
瓜达卢佩圣地
瓜达卢佩圣母“显灵”
圣地的新旧大教堂
天主教在墨西哥的影响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拉美规模最大、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
大学城的著名一景
自由的教学气氛
“墨大”重视国际交流
“不夜广场”和玛利雅奇歌声
看斗牛
特比托居民区
非法移民涌人墨西哥
在墨西哥出现非法移民
使馆积极开展工作
海上大偷渡
中墨之间的贸易摩擦
中墨经贸关系的顺利发展
风云突起,摩擦开始
国内震惊,开始采取行动
领导人亲自做工作,摩擦有所缓和
智利篇
一段难忘的驻外工作经历
特殊类型的外交据点
受到外交官素质的全面训练
“商代处”为中智建交作出贡献
隆重的递交国书礼仪
忆中智关系的缔造人阿连德总统
阿连德与我国的深厚友谊
阿连德总统毅然决定智利与中国建交
建交后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阿连德总统以身殉职
皮诺切特将军的铁腕统治
军政权的建立
在高压下大力整治国民经济
和平民主过渡
艾尔文总统勇担历史重任
艾尔文当选为首任文人总统
胜利完成历史使命
与艾尔文总统的交往
开拓中智关系的先驱者万徒勒里
积极开拓中智友谊
军人政变后被迫流亡他国
女儿继承父辈的事业
短暂的南极之行
空军司令提供赴南极的专机
神秘的南极大陆
我国南极长城站
南极的独特景色
智利“长江小学”
“长江小学”的命名
使馆和学校的紧密联系
感人的诚挚友情
远离智利本土的复活节岛
“地球的肚脐”
“莫阿伊”之谜
热情好客的岛民
天堂谷地瓦尔帕莱索
独特的海滨城市
智利立法机构的所在地
海上葡萄园比尼亚德尔马
一个普通的社会党人
老友向我“报到”
军人政变后受迫害
始终不忘中国朋友
华裔阿丰一家
“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
困境中仍不忘关心中国的发展
年后重逢
智利国花、国舞和国酒
国花科皮乌埃
国舞奎卡舞
国酒奇恰酒
哥伦比亚篇
坚持到任期结束的桑佩尔总统
“反毒世界冠军”突然沦为与毒品、美元沾边的嫌疑犯
议会表决宣布桑佩尔无罪
初步摆脱困境后实现对中国的访问
来自花国的总统
总统决定访华
与我国领导人深入会谈
促进两国经贸互利合作
访问贩毒集团的老巢麦德林市
好山好水的麦德林市
贩毒集团给城市带来难以承受的灾难
毒枭竟被誉为“大善人”
“多行不义必自毙”
卡利贩毒集团的兴亡
卡利集团的兴起
集团头目纷纷落网
哥伦比亚的反毒斗争任重道远
亲历哥伦比亚政府和游击队和平谈判的启动仪式
帕斯特拉纳总统决意与游击队和平谈判
决定应邀出席和平谈判启动仪式
烈日下耐心等候仪式的开始
游击队气势压过政府
在哥伦比亚经历的“有惊无险”
“飞机上有炸弹”
险遭绑架
夜半枪声
黄金博物馆
华丽夺目的黄金制品
殖民者的贪婪掠夺
有效的教育和文化传播平台
加勒比海港口城市卡塔赫纳
人类文化遗产
“卡塔赫纳宣言”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的软咖啡
咖啡在哥伦比亚的地位
参观“咖啡之路”
“胡安巴尔德斯”连锁店
绿宝石之国,
世界上绿宝石的最大产区
关于绿宝石的传说
在哥伦比亚采购绿宝石
哥伦比亚绿宝石试图打进中国市场
使馆的外籍工作人员
清洁工的艰难生活
司机的至理名言
两位女秘书的悲惨命运
重访哥斯达黎加
中美洲的小“瑞士”
热情友好的哥斯达黎加朋友
阿里亚斯总统果断作出与我国建交决定
书摘插图
墨西哥篇
高原古都墨西哥城
我于1978年首次前往墨西哥城。一谈起大城市,人们马上会想到纽约、东京、巴黎和伦敦。但是,当我从美国旧金山登上飞机,向南飞行4个小时,晚间飞抵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上空时,从飞机舷窗鸟瞰,我惊讶地发现,大街小巷密如蛛网,楼房毗连,各色灯光纵横交错,一望无边。我马上得出这样的印象:此城之大,丝毫不亚于上面提到的世界名城。当时,在墨西哥城,连郊区在内共聚居着1600万人,目前已达2200万人,其人口之多超过东京和纽约,为世界都市之冠。墨西哥城全市面积因不断向周围各州扩展,没有精确的统计,但称为联邦区的市区,当时面积为1742平方公里,居民937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300多人。
墨西哥城位于墨西哥中部海拔2200多米的高原盆地——墨西哥谷地之中,四面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雪峰耸立,风光秀丽。它与我国海南岛同处北纬19度线上,但因地势较高,又处于盆地之中,故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每年只有旱、雨两季之分,从11月至次年4~5月,一般每天下午有一场滂沱大雨。平均气温在13℃~19℃之间。这是一座树木常绿、四季花香的美丽城市。
墨西哥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它既保留了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又是一座绚丽的现代化都市。
今日墨西哥城的部分市区,是600年前印第安人阿兹台克部落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城。聪明的印第安人曾在这里修建了许多宏伟壮观的建筑。可惜,1521年西班牙殖民军攻占该城时,这些建筑均遭严重毁坏。但仅从现在残存的一部分遗迹中,依然可看出昔日的盛景。
西班牙征服者入侵后,驱使印第安人在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废墟上建起了墨西哥城。一座座欧式宫殿、教堂和修道院相继出现。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墨西哥城以“宫殿之都”著称于世,殖民者的宝马香车来往穿行,市面十分繁华。保留至今的殖民时期的许多重要建筑既使墨西哥城具有独特的风貌,又是墨西哥遭受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从18世纪末起,墨西哥城以今天市中心的华雷斯街为中心。开始近代楼房的建设。1821年取得独立后,首都面貌更是日新月异。从20世纪30年代起,又开始钢筋混凝土建筑,一幢幢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建筑风格各具特色。今日墨西哥城集中了全国20%以上的人口,成为墨西哥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从机场驱车进入市区,街道两旁高层建筑鳞次栉比,10层以上的大楼数以百计。许多楼房色彩鲜艳,设计新颖,形状别致,又与印第安文化遗迹和殖民时期的教堂宫苑浑然一体,配以葱茏树木和如茵绿草,给游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著名的“镜子大楼”,其外墙为特殊玻璃钢结构,在阳光反射下,远远就可从大楼的“镜子”中看到周围的风光景色,犹如画卷。44层的拉美大厦和47层的墨西哥饭店在市中心遥遥相望,是当时全市已建成的最高的大楼。拉美大厦是一座设备俱全的塔式办公楼,全楼密封,空气自动调节,上百家大公司在这里经营着它们的日常业务。从大楼最高层眺望,墨西哥城全貌尽收眼底。墨西哥饭店是一座更为现代化的大楼,房间布置别致新奇,装有闭路电视等现代设备。楼顶旋转餐厅每两小时转动一圈,人们可以边吃饭边观赏城市全景。饭店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可使旅客避免市内的交通堵塞,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他们要去的各地。饭店还拥有供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大型展览的专用楼厅和必要设施。后来,墨西哥城又修建了石油公司办公大楼,高达50层,竣工后超过拉美大厦和墨西哥饭店,成为当时全市最高的大楼。20世纪90年代,又有更高的建筑在市中心拔地而起。
从20世纪50年代起,墨西哥城迅速发展了冶金、钢铁、电力、化学、汽车制造、纺织和食品等工业部门,当时集中了全国工业的50%左右,共有工厂企业3500多家,城市西北部的巴耶霍斯区是主要工业区。那里,烟囱林立,厂家众多,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有钱人都不愿在这里居住,居民大多是工人及其家属。
也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墨西哥城建设了许多高架立交桥,有的高达4层。一座座巨大的桥梁犹如一道道长虹,既为行人车辆带来方便,也为城市增添不少姿色。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这种高架立交桥还在不断建设中。1982年4月初,拉丁美洲最长的高架公路桥在墨西哥城竣工。该桥全长1250米,宽25米,高13.5米。全市有近10000辆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分别行驶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上。数十条交通干线,路面平坦宽敞。长55公里的起义者大街和30多公里的改革大街,纵贯南北,横穿东西,是市区的两条主要干道。
墨西哥也是拉丁美洲地铁建设较早、较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3条地铁路线,全长40余公里,高峰时,运载量每小时可达12万人。其他几条线路当时尚在建设中,建成后可直达城市东南角的国际机场。地铁建设采用法国技术,管理和调度全用自动化装置。地铁票价相当低廉,不管路程远近,当时只要买了一张相当于人民币2角的车票就可上车,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了。当然后来票价也涨上去了,听说现在相当于人民币2元。
凡是到过墨西哥城的人。都不能不对城市星罗棋布的商业网点惊叹不已。全墨西哥45%的商业、52%的服务业和68%的银行都集中在首都。市中心大小商场比比皆是,每个居民区都设有规模巨大的商业点,每条街上都有商店,许多马路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到耐用高档消费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超级市场相当发达,几个大型超级市场遍及全市各区,控制了很大一部分的商业活动,它们的广告充斥电视、广播电台和报纸。这些超级市场给居民提供了很大方便,中产阶级往往一星期去超市一两次。就可以采购到一周所需的生活用品。
墨西哥城也是全国的教育中心。据统计,全市共有中、小学生近300万,大学生30余万。国立自治大学和国立理工学院是培养国家专业人才的摇篮。中、小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服,孩子们穿着朴素大方、色彩鲜艳的校服走在大街上,犹如点缀在大花园中的朵朵鲜花,使城市显得生机盎然。墨西哥城的新闻事业也相当发达,共有日、晚报20多家,总发行量超过200多万,电视和电台的收视、收听率也极高。
墨西哥城是整个国家的缩影,居民的生活节奏十分紧张。每天清晨。天刚破晓,街上行人就络绎不绝。深夜一两点钟,市中心还是万家灯火,熙熙攘攘。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大街上总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好像这个城市从来没有停息的时刻。但是,墨西哥城的居民也善于休息和娱乐,一到周末,市内居民就纷纷驱车前往城市附近的游览地区,经济能力较差的下层居民,或不愿开车出远门的人们,也常常带领全家,到市内的几个公园中占据一席之地。平时拥挤不堪的街道顿时空旷无人,冷冷清清。市内建有许多娱乐场所,有电影院200多家,剧场30多所,博物馆20多处。
但是。墨西哥城也和世界上不少大城市一样,在繁荣昌盛和豪华竞逐的后面,还有苦难和贫穷,在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旁边,还有许多简陋破旧的小屋。同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一样,墨西哥城贫富悬殊鲜明突出。城市四周分布着许多贫民区。那里缺乏最起码的生活条件,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水电供应极其困难,街道大多是尘土飞扬的土路,政府当局也认为,在墨西哥城还存在着“世界人口安置条件最差的地区”。
城市过大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墨西哥人在谈到自己首都之大为“世界之最”时,往往是无可奈何地摇着头竖起大拇指。墨西哥城像患了巨人症一样,它那不断增长的躯体造成了机能紊乱,许多问题困扰着这个城市“巨人”,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排供水、交通和污染三大问题。当年我对墨西哥城的繁荣和生活方便感到羡慕,现在,看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迅速发展,我又担心这些城市会步墨西哥城的后尘。
墨西哥的总统官邸松林别墅
在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山丘的东南角,有一个占地10多公顷的大院子,四周围墙高筑,警卫森严,这就是墨西哥总统的官邸——松林别墅。我曾于1978年~1983年和1990年~1994年两度在我国驻墨西哥大使馆工作。第一次担任使馆的研究室主任,第二次出任我国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大使。在这两次任期内。我曾有幸与那里的5位主人。即墨西哥从1970年~2000年的5届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洛佩斯波蒂略、米格尔德拉马德里、卡洛斯萨利纳斯和埃内斯托塞迪略相识。这5位总统在国家政坛上叱咤风云、左右乾坤。在近代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时期中,引导墨西哥这个拉美北端大国的人民走过了坎坷曲折的发展道路。
真正的总统府
松林别墅,院内青松林立,郁郁葱葱,莺啼雀啭,流水淙淙,空气清新,景色优美。17世纪末,这里曾是当时墨西哥城豪门德拉托雷家族庄园的一部分。1864年,由法国侵略军扶植上台的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亚诺皇帝以政府名义买下了这块地产,扩展成为查普尔特佩克公园的一部分。1934年,因在拉美率先采取石油国有化措施,而深受墨西哥人民爱戴的卡德纳斯总统,为了把当时作为总统官邸的查普尔特佩克城堡让出来改为国家博物馆,就搬到松林别墅居住。迄今已有12位总统把这座风景幽雅的别墅作为他们的官邸。从别墅正门进去,在通往总统楼的道路两侧,可以看到曾在这座别墅居住过的各位总统的青铜雕像。
在墨西哥,名义上总统的正式办公地点是位于宪法广场(又称索卡洛广场)的国民宫。但真正的总统府却是松林别墅。除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重要礼仪活动尚在国民宫举行外,各届总统都习惯在松林别墅处理日常事务,决定国家大事。1981年,我国总理在参加22国坎昆南北首脑会议后访问了墨西哥。这是我国总理第一次对一个拉美国家进行正式访问。我当时在使馆工作,作为使馆指定的为代表团服务的联络员,在准备工作期间和代表团访问过程中,有机会多次出入松林别墅,观察到一些外人鲜知的别墅内的情况。
松林别墅的中心是总统楼。这是一幢普通但十分宽敞的两层法式建筑。楼上是总统全家的起居室,完全按照总统家人的情趣安排装饰。每届总统搬进去前,一般都要花2~3个月的时间修缮布置。楼下则是总统工作和活动的场所。从正门进去,走过前厅,就是总统的办公室。办公室陈设简朴端庄。房间后半部安放了总统的办公桌,正面墙上,挂着墨西哥第一位印第安人总统贝尼托华雷斯的油画像。华雷斯总统被墨西哥人民尊称为“民族英雄”、“人民赤子”和“最伟大的解放者”。各届总统都把他的画像挂在办公室内,表示将按照他树立的精神处理国家大事,像他那样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办公桌旁边,竖立着一面巨大的墨西哥国旗,象征着总统的绝对权威。办公室的前半部分有4张黑色长沙发,供总统会见客人或召见内阁成员时使用。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问墨西哥时和总统会谈也常安排在此,不作特殊布置。1981年我国总理访问墨西哥时,就是在这里和当时的洛佩斯波蒂略总统举行了会谈。
除了总统楼外,松林别墅还有其他一些建筑和设施,包括因20世纪30年代卡德纳斯将军居住过而得名的卡德纳斯楼、迎宾馆和总统身边工作人员和顾问班子的办公室。墨西哥历届总统多数爱好网球和骑马等体育活动,所以别墅内还设有一个平软如毡的网球场和一片宽阔的草坪。松林别墅里的一举一动受到墨西哥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记者们日夜守候在别墅内专设的新闻办公室周围,以便猎取消息。
总统府的警卫队
谈到松林别墅,就不能不介绍一下日夜忙碌的总统府警卫人员。在松林别墅的北侧。有一座三层楼房,这是负责总统安全和安排总统活动的总统府参谋部大本营。总统府参谋部相当于我们国家的中央警卫局,其成员都是从军队中精选出来的现役军人。参谋部是松林别墅中工作最紧张的部门。总统每去一个地方,参谋部都要事先派出人员去安排日程,采取安全措施。总统外出巡视时,参谋长和陆海空三名副官始终随身护卫,从不远离。他们既是总统安全的保卫人员,又是总统的随身秘书。墨西哥在1981年组织的坎昆南北会议,有2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他们的安全和生活全部由总统府参谋部负责,参谋部的工作获得了与会各国安全人员的好评。我在此期间,以及在以后出任大使的过程中,与参谋部人员有过多次接触交往,深感他们的一大特点是精干,工作效率高。1993年5月,我国朱镕基副总理访问墨西哥,在诸多准备工作中,安排活动和保证安全是我作为大使最关注的问题。应该说.墨西哥一些部门尚有较严重的官僚文牍习气,彼此缺乏协调,与墨方商谈准备工作开始颇为艰难,常常不易落实,我总是放不下心来。后来,经过我反复强调朱副总理在国内的地位和他访问的重要意义,墨方在访问前10天破例决定改由总统府参谋部负责这次接待工作(一般只负责接待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我与参谋部负责人开了两次会后,就把会见总统和其他高级官员等各项活动,包括派总统专机送朱副总理一行去外地参观等细节很快就敲定下来,我终于能在朱副总理抵墨前夕睡上一个安稳觉。参谋部人员也常穿便衣,显得文质彬彬。如果有外人在松林别墅走到不该去的地方。他们就会上前很有礼貌地把他引开。正由于参谋部人员的辛勤工作,松林别墅的活动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危及总统安全的事件。
一个独特的政治体制
墨西哥于1910年发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根据这部宪法的规定,墨西哥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并立。但是,墨西哥的民主体制有它的特殊性。至少在革命制度党长达70年的统治期间,松林别墅的主人——总统,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拥有绝对的权威。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三军总司令和执政党的当然领袖,不仅内阁成员,而且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执政党的领导人选实际上都由总统内定。总统还通过执政党控制着工会等国家绝大多数的群众团体。总统还在其任期结束前挑选自己的继承人,然后再由执政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无例外地形式上予以确认,作为党的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革命制度党在政府的支持下,具有强大的竞选组织能力。从1993年下半年起,墨西哥舆论已开始就萨利纳斯总统的可能继承人进行种种猜测,至第二年初这更成为各界人士的日常话题,但执政党内没有任何风声,被涉及的可能人选也心中无数。可是,当松林别墅内一作出决定,党部接到有关通知后便立即迅速行动起来。第二天(正值假日)我中午去机场送国内来的代表团时,已看到大街和主要建筑物上张贴了被选定的候选人科罗西奥的巨幅相片,听到电台和电视台正在广播下午6时将召开全国党代表大会,以正式通过科罗西奥为革命制度党的总统候选人的消息,号召党员群众届时到党部向科罗西奥祝贺。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动用了各种交通工具,把党政要员、各州州长(当然不包括极少数的反对党州长)和党主席运送到墨西哥城参加代表大会,从下午4时起,革命制度党党部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行动之快,规模之大,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惜,科罗西奥当上总统候选人还不到4个月,在外地开展竞选活动时竟惨遭杀害,革命制度党又推举塞迪略接替科罗西奥为新的总统候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