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

分類: 图书,法律,高等法律教材教辅,经济法,
作者: 严振生 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19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20152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此次修订的理由可以归纳如下:
自2007年以来,我国对几个实体税法进行了改革,如在企业所得税法方面,为了统一内资和外资企业所得税,使内资企业与涉外企业能够公平竞争,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在个人所得税法方面,为了更好地调节收入差距、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个税征管和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2007年两次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具体为: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耕地占用税法方面,为了加强对耕地的保护,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紧缺问题和土地供需矛盾,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日批准并公布了《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修订案)。为了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立法及相关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修订。此其一。
原目录中的个别标题与其内容不太吻合,为了对读者负责,有必要对其进行修改。此其二。
原教材在财产税法、资源税法和行为税法的体系方面不够成熟,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地调整。此其三。
作者简介
严振生,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中国法学会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我国最早从事经济法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著有《税法新论》、《税法理论与实务》、《税法》。主编有《税法教程》、《财税法教程》、《税法》等。合著有《经济法概论》、《国际税法》。其中,《国际税法》l993年被司法部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税收概述
第二节 税法概述
第三节 税法原则
第四节 税法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第五节 税收法律关系
第二章 税收立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税法历程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税法历程
第三章 增值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增值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消费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消费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五章 营业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营业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八章 财产税法
第一节 契税法
第二节 房产税法
第三节 土地使用税法
第四节 车辆购置税法
第五节 车船税法
第九章 行为及目的税法
第一节 印花税法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法
第三节 资源税法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法
第五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十章 关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关税法的基本内容
第十一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税务管理
第三节 税款征收
第四节 税务检查
第五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税收救济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税务行政复议制度
第三节 税务行政诉讼制度
第四节 税务行政赔偿制度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导论是税法的基础理论部分,是学习和研究税法首先接触的内容,必须认真掌握它。本章先从税收和税法的原理入手,论述了税法的调整对象和税法的作用及其基本原则。为了给读者学习后面章节提供条件,本章对税法按征收对象的性质、管理权限和适用税法的纳税主体不同进行了分类,介绍了税法的构成要素,并对税收法律关系作了论述。本章涉及税收、税法的基本理论,是税法的基础,是税法课程的重点。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本质和特点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在这种分配关系中,其权利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和积累的社会财富,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一般的社会共同需要。
税收既是一个财政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税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恩格斯指出:“捐税是以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独立的氏族组织,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剩余劳动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不可能出现和存在税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氏族内部逐步形成了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这种矛盾逐渐加深以致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国家产生以后,随之也就有了税收。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决定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