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全四册)
分類: 图书,文学,民间文学,
作者: 陈群慧,徐继素编著
出 版 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1501000版次: 1页数: 全四册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106757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典故依据《词海》解释:1.典制和掌故;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这样看来,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来得宽泛。以编者个人的理解,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与逸闻、逸事往往成双出对;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因此,它更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典故运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在民众中约定俗成。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在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读者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录
第一册
一、安邦治国故事
安居乐业
拨乱反正
百废俱兴
半部《论语》治天下
扁鹊见秦武王
澶渊之盟
朝令暮改
楚王好细腰
定于一尊
多难兴邦
飞龙失乘
分崩离析
各自为政
更令明号
广开言路
国人皆日可杀
黄池大会
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
揭竿而起
近悦远来
晋国苦奢
宽猛相济
离朱之明
路轼怒蚌
民为邦本
牛头马肉
平定鲁国
秦庭之哭
青蝇报赦
掣肘难书
三家分晋
三家灭智
赏罚分明
上行下效
十二金人
食鱼无反
王室完了
尾大不掉
文事武备
下车伊始
虚堂悬镜
亚相迁钟
一国三公
以人为鉴
以羊易牛
殷鉴不远
雍门刎首
与民偕乐
……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书摘插图
第一册
一、安邦治国故事
安居乐业
“安居乐业”,用来比喻居有定所、乐于工作的社会安乐蓝图。
此典出自《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又见《汉书•货殖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老子生活在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当时,阶级斗争非常激烈,人民不满意自己的“食”、“服”、“居”、“俗”,不“重死”,敢于犯上作乱,暴动起义,因而就产生了频繁的战争。
针对这种状况,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建立一个国小人少的社会。这个社会不要提高物质生活,不要发展文化生活,人民无欲无知,满足于朴素、简单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让人民感觉到他们的饮食香甜,衣服美好,住宅安适,生活满足。
老子的这种理想是复古倒退的,但他的意图是反对奴隶制,反对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这一点,有其积极的一面。
拨乱反正
“拨乱反正”,用以比喻治平乱世,使恢复正常,将国家政事导人正轨。
此典出自《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在我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和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为了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了一些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称作礼或礼教。统治阶级对于礼是非常重视的。儒家从孔子开始就提倡礼治,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分守己,遵守礼制,不得僭越,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论语•宪问》中有“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同时也要求对人民“齐之以礼”,《苟子•修身》中有“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