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通史 (第三卷):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党政读物,
作者: 沙健孙 主编
出 版 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9-1字数:版次: 1页数: 80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5525864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通史》的第三卷,主要叙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本书第一章概述了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局,揭示了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必然性和进行这场革命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第二、三、四章主要叙述了从1927年南昌起义到1931年九一八事迹以前党领导的农村斗争的情况。第五章着重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等问题。第六、七两章分别论述了有关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倾向的情况及其历史教训。第八章叙述了红军进行胜利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的情况,阐明了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第九章论述了遵义会议。第十章所反映的,就是党的文化战线上作战的情况等等。
作者简介
沙健孙,1934年生,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中国共产党史学会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史党建学科组组长。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是中共第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目录
前言
本卷题记
第一章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局
一、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建立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
三、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与新军阀的混战
四、中国革命的人低潮
第二章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举起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旗帜
二、武装起义的发动和工农红军的创建
三、井冈山的斗争——中国革命的新方向
第三章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一、中共六大的路线与中国革命的逐步复兴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三、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四、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第四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一、土地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社会内容
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开展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
三、中共六大后各根据地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
四、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
五、土地革命的意义
第五章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三、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纲领的制定
四、反对本本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章反对王明等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左”倾盲动主义
二、革命的复兴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
三、红军斗争的发展与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
第七章反对陈独秀取消主义、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的斗争
一、反对陈独秀取消主义的斗争
二、反对罗章龙分裂党的活动的斗争
第八章工农红军的反“围剿”战争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
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
三、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红四方面军的反敌军围攻
四、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
五、湘赣等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
六、毛泽东关于红军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第九章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一、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二、遵义会议——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张国焘对抗中共中央与中央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
四、陕甘边和陕北红军的反“围剿”,红二十五军、陕甘支队长征到陕北
五、红二、六军团长征,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六、南方红军游击战争的坚持
第十章文化战线上的反“围剿”斗争
一、坚持革命的旗帜,开展左翼文化运动
二、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围剿”
三、文化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的发展
一、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中共六大后少数民族工作的开展
三、长征中党和红军的少数民族工作
四、西北地区党的民族工作的加强与“民族自治”政策的初步实施
第十二章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一、九一八事变与中华国土的日益沦丧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共产党人与部分国民党人合作武装抗日
四、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第十三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华北事迹与一二九运动
二、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三、倡导国共再度合作,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四、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而奋斗
第十四章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土地革命战争
二、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
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历史经验
四、在农村和战争的环境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结束语
书摘插图
第一章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局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改变
由于国民党曾经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和几个革命阶级联盟的组织形式,由于它暂时地实现了中国在形式上的“统一”,由于它在叛变革命以后,仍然以改良主义自我标榜,因此,比起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在一个时期内,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过在这个政权之下中国可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之路的幻想。然而,国民党政权既然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使中国走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只能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对此,毛泽东在当时就说过:“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比以前更加厉害。”“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仍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事实上,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也更加严重了。
南京国民政府是在反共反人民的政变之后建立起来的,其统治基础很脆弱,对帝国主义势力的依赖性很强。为了换取外国列强的支持,它必然对它们的侵略采取丧权辱国的媚外政策。南京政府建立后,它在第一次外交声明中就表示,对外“不采暴力手段”。英美帝国主义率先表示对蒋政权给予大力支持。为了取得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蒋介石在他第一次“下野”之际,于1927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偕张群等去日本进行活动,受到黑龙会头子头山满等日本右翼势力的接待。头山满对蒋说:“不论您或是别人,背离日本,绝不会得到宽恕,应该按着那个打算(即让蒋介石消灭中国的共产主义势力)去做,不要忘记,背离日本,中国连一天也难存在下去。”蒋立即回答说:“是的,我发誓,一定讨伐赤色分子。”蒋介石还同日本首相田中义一进行了秘密会谈。田中对蒋说:共产主义能够“在日本蔓延”,是由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这是“大忧大患”,日本对此“绝不能置之不理”。他要蒋“一心一意”地在江南铲除共产主义,建立其“坚固基础”,并强调说:“只有你(指蒋介石)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别无他人。”田中还让蒋保护日本在华的特别是在满蒙的一切“权益”。蒋介石则表示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和帮助,并说“如果能这样做,满蒙问题也容易解决,排日运动会绝迹”。日本方面在进一步了解到蒋介石的反共决心,并得到对其利益予以保证的承诺后,即借给蒋介石4000万元的巨款,以支持国民党政权。
南京政权对南京惨案和济南惨案的处理,集中地反映出其不惜牺牲民族利益、投靠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