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知青终结

中国知青终结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纪实文学,

作者: 邓贤 著

出 版 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82000版次: 1页数: 236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112764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他们是切格瓦拉的狂热追随者,他们的传奇经历和悲怆命运是一代知青的缩影。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被人们渐渐淡忘的历史:当1989年最后一个知青怀着壮志未酬的心境,带着被战火创伤的肢体回到国内,这场历时20年、国家耗资300个亿的中国知青运动到此就终结了。鲜为人知的是,在知青中曾有这样一批精英,他们怀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理想,奔赴金三角战场,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谱写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作者简介

邓贤,1953年生于四川,1971年到云南边疆当知青7年。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现已出版作品五百余万字,多次获国家及地方政府文学奖,并有作品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在国外出版。现在四川某学院任教。

目录

第一章 高山下的花环

第二章 知青壮歌

第三章 谁主沉浮

第四章 天地英雄

第五章 青春似血

第六章 天上有个太阳

第七章 历史黑洞

第八章 昨夜星辰

第九章 灯火阑珊

第十章 峥嵘岁月

第十一章 铁马金戈

第十二章 地狱晚钟

第十三章 苍山如海

第十四章 灵魂如风

第十五章 同船过渡

第十六章 桃花带血开

第十七章 同船过渡

第十八章 返城风暴

第十九章 天涯萍踪

第二十章 天堂花园

第二十一章 大地之子

第二十二章 魂归何处

第二十三章 安魂曲

第二十四章 走不出的金三角

第二十五章 尾声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高山下的花环

1 葬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天,云南边疆某县城,

一个残疾人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这是一个金桂飘香的秋夜,人们在中秋圆月下团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是享受改革开放之后幸福生活的人们中不再包括那个不幸的死者,他独自躺在冷冰冰的黑暗中进入天国。

残疾人走得很偶然,死因为心脏破裂,医生认为这种疾病并不常见。残疾人在小城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所以好几天后邻居才发现他已经死了。民政局派人料理后事,他们清点死者财物,根据他们的工作经验,一般来说残疾人没有多少财产,有钱人不会一辈子住在破房子里。当然没有财产不等于没有欠债和债务纠纷,而处理这类后事往往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所以民政局同志很有经验,对死者的东西检查得很仔细,力求处理得干净彻底,跟死者告别人世一样不拖泥带水。

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在残疾人家里发现一张银行存折,上面的金额竟然有一万元之多,这笔钱在许多年前平均月收入只有一百元的小城人眼里决不是个小数目。残疾人平时靠替商店守夜和捡破烂为生,他居然积攒起这么大一笔财富来,着实令民政局同志感到惊讶。后来他们又在死者枕头下面找到一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许多姓名地址,这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死者在这些人的名字下面都加注了一些数字,民政局的同志把这些分散的数字加起来刚好是一万元,所以他们猜想死者生前可能欠了别人的钱,或者这些人曾经帮助过残疾人,所以他在死后要把这些人情债了断。

民政局的同志按照本子上的地址发出通知。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很快从全国各地赶来了.他们中间有一些也是残疾人,拄着拐杖或者坐在轮椅车上,当然更多的是手脚健全的男人和女人。这些人都是一些衣着朴素的中年人,他们看上去个个庄严肃穆,都把悲痛隐藏在一种钢铁般的坚强表情后面。这些从天南地北赶来送葬的人群激发起小城居民极大的好奇心,他们纷纷瞪大眼睛打听: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他们跟残疾人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为一个不起眼的守夜人送葬?难道残疾人生前还有什么重要的秘密不为人所知?

下葬那天,人们的好奇心终于达到顶点,他们看见那个默默无闻的死者被换上新军装(没有领章帽徽),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那些远道赶来的人们好像为亲人送葬一样悲痛,送葬队伍络绎不绝。类似这样隆重的葬礼在小城居民的记忆中有过一次,那是一九七六年为毛主席开追悼会。

死者骨灰葬于城外一座荒山上,山上光秃秃没有树,那些外地人就动手在山坡上植下一片小树林。有树林做伴,那座坟墓也就不再寂寞,残疾人当含笑九泉,化作一片浓浓的绿荫与大地同在。

客人们临走前把那一万元捐献给当地希望工程,以救助贫困失学的孩子。客人们留下的唯一心愿是,希望孩子们每年清明节为荒山种下一棵树苗,以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

后来当地人在那座残疾人坟前看见一方小小的墓碑,墓碑上铭刻的字迹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革命战士×××之墓。大家对此第一反应是惊讶,始料不及,第二是感到兴奋,像揭开一个谜底。残疾人原来是个隐姓埋名的英雄,就像从前那些解甲归田的老红军老八路一样,那些人当然都是他的战友,不然他们怎么会那么崇敬他,大老远赶来为他送葬呢?

当地民政部门否认了人们的猜想,他们证实残疾人身份只是一个普通知青,在他的档案材料和简历中并没有立功受奖的证明和伤残军人的退役手续。

二○○○年我专程来到这座交通不便的边疆小城,看见山头上那些人工林树木已经有碗口粗,领路的朋友通过一番努力才找到被荒草湮没的石碑。我看见石碑上字迹已经剥落,就像一张陈旧而模糊的老照片。我站在凉风习习的山坡上,目力所及的小城之内有一座树木葱茏的烈士陵园,那是在一九四九年为解放小城而献身的革命烈士的栖身之所。我看见更远处的山坡上还有一座规模更加宏大的烈士陵园,那是在一九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的长眠之地,人们纪念他们是因为他们完成为国捐躯的神圣责任。而我面前这座不起眼的土堆里栖息着一个被人遗忘的残疾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但是朋友告诉我,每年清明都有小学生上山植树,这项活动已经成为当地一个传统。

后来我终于得悉死者的部分人生简历。他是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一个下乡知青,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切格瓦拉式的理想主义者,一个从金三角战场上归来的红色游击队战士。

2 修车匠

修车匠姓唐,是个伤兵。我认识老唐的时候他穿一件快要分不出颜色的军便服,坐在一辆旧自行车改装的轮椅车上。他的工作是修自行车。老唐没有腿,他的两只裤腿空空荡荡,尽管他的轮椅车上有一对假肢,但是我看见他大多数时间还是宁愿把自己放在轮椅车上。

我是在街头认识他的。我问他为什么不去荣军院或者福利院?他抬起头来反问我:我能工作,我有家,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

老唐生于一九五一年,也就是说他与抗美援朝(五十年代)或者抗美援越(六十年代)都没有关系,所以我得出结论,他的轮椅生涯应该是从自卫反击战(一九七九年)以后开始的。但是修车匠不同意,他说你搞错了,我没有参加过自卫反击战,一九七九年边境打仗时我已经在床上躺了整整五年。

我很惊奇,我说那么你为什么失去双腿,一场事故?车祸?

他答:踩上一颗地雷。

我更惊讶了,我问为什么踩上地雷?“文革”武斗?

他笑起来,脸上写满自豪。他说:你听说过境外知青的故事吗?我是个境外知青,曾经为金三角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战。

伤兵老唐至今没有单位,他的职业是一个街头修车匠,依靠一双灵巧的手为顾客修理自行车。我认为劳动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任何自食其力的劳动都值得赞美,问题在于,修车匠的劳动能够养活一家人吗?

后来我们成为朋友。当我第一次按照地址找到老唐家时,我看见伤兵老唐像个国王一样坐在一张大床上,他正在一边津津有味地喝浓茶一边看电视,那台老式的黑白电视机里正在播出一部电视连续剧。老唐妻子也是个残疾人,有一条腿不大方便,他们十四岁的儿子却是个高大、结实和品学兼优的中学生,听说还是个球迷。尽管这个家庭没有一件称得上高档时兴的家用品,但是我却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种温馨、和谐和扑面而来的幸福气氛。老唐告诉我:我每天能修十多辆自行车,我爱人在福利工厂上班。我们生活还行。

我问他:你在境外打过仗,为什么不能享受有关伤残军人的政策照顾?你难道不应该比现在过得更好一些吗?

他看我一眼,没有回答。我继续问:是政府没有出台相关政策,还是政策不落实?其中有什么难处吗?

他苦笑着解释:你知道,下乡那时我们都是中学生,头脑一热就去了国境对面打仗。如今这段历史属于非法越境,后果自负,所以我们不能享受伤残军人的政策照顾。

我叫起来:不管怎么说,那是一段并不仅仅属于你们个人的历史啊!你们在为自己打仗吗?为个人利益流血牺牲?

修车匠又看我一眼,他的表情一点也不激动,然后回过头去继续看电视剧。但是我却从他目光中感觉到有个沉重的东西“咚”地扔进我心里。后来我听见修车匠说:从那边回来的知青,活着就该知足了。你看我这个家,除了少双腿,其他样样都不缺,这难道还不够吗?我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3 读者

一九九八年雨季,我第一次走进金三角并在那里认识了境外老知青刘义、焦昆、曾焰、杨林等等,我把他们当做历史的组成部分,即一群参与创造金三角历史的知青游子写进《流浪金三角》一书中。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该书一经出版,即在海内外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无论下过乡的知青读者还是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以及没有经历过

“文化大革命”的年轻学生,他们无一例外都对那些境外老知青的曲折命运抱有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他们又对三十多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表示了某种难以理解的困惑。一位女研究生在来信中这样问我:当年那些红卫兵和知青为什么一定要偷越国境去打仗?他们热爱战争吗?他们为什么不珍惜和平呢?难道下乡当农民就那么可怕,比进行一场战争更加令人不能容忍吗?

一位研究东南亚历史的新加坡教授这样谨慎地向我发来e—mail询问:你的朋友到外国所进行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侵略,还是国际雇佣军?是国家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有多大规模?人数有多37

一位社会学者希望同我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这是红卫兵暴力倾向延续的结果吗?“文革”时期的“世界革命论”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什么关系?红卫兵运动是封建文化的产物吗?这种文化对于你们这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影响?有哪些影响?

还有读者问道:金三角的游击战争为什么没有成功?失败原因何在?听说许多境外知青至今没有返回祖国,他们在干什么?金三角毒品泛滥同他们有关系吗?……

如此等等,等等。

老实说,面对无数广泛深刻的提问,我感到自己的经历变得像纸一样单薄苍白,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段不该被忽略的历史。北京一位编辑朋友提醒我:你是不是应当考虑重新走进金三角,重新捡拾那些遗落在亚热带丛林里的历史碎片呢?

……

中国知青终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