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皇帝

中国皇帝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白钢 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56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340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皇帝》是把史学与政治学有机结合的,独树一帜的成功之作。无论在国内外的史学界还是政治学界,白钢是第一个用政治文化的眼光审视中国皇帝的学者。这部书没有空话,废话,也没有一句非理性的文字,是面貌一新的著作,值得学术界刮目相看。

——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王春瑜教授

作者立意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观察皇帝现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各个侧面来探讨中国皇帝形态,是很有价值的努力,对于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突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高华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取名《中国皇帝》,但却不是按照历史学的规范为历代皇帝作评传,而是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观察皇帝现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各个侧面,来探索中国皇帝的形态。笔者粗疏谫陋,不敢妄称有多少创造,然而,努力运用两个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考察中国君主专制政治的方方面面,试图在营造独立的学术体系方面,却是颇为认真的。不过,“始生之物,其类必丑”,本书亦概莫能外。

中国出皇帝,其数量之多,权力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皇帝是封建国家的象征,标志着国家政体的类型。因此,不把皇帝作为历史人物去评说,而把他们当作一种政治现象去考察,应当说是可以的。这种研究方法孕育出来的或许是个“四不象”,但倘能引起方家先进的思考或诘难,那么,笔者的目的也就算达到了。学术研究,本来就不应当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路要靠自己去走。顾炎武说过“文须有益于天下”的话,很发人深省,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是应当遵循的。只有研究成果真能赢得社会承认,才能说做到了为社会上的广大人民服务。这正是笔者经年伏案所孜孜追求的。

本书的内容宽泛,时间跨度大,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历时两千一百多年;从社会政治形态、阶级结构到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多所触及。然而,中国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即使穷毕生之精力,也是读不完的。因此,笔者在从事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十分留意参考国内外前辈与同辈史学家的有关论著,注重吸收他们的优秀成果。如果说本书还有某些可取之处的话,那是因为其中凝聚了学术界师友们的劳动,而本书如有论证不当、史料失误、参考未备之处,则是笔者功力不足所致。对此,竭诚期待学术界的师友们批正!

作者简介

白钢,1940年1月生于江苏,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学兼政治学与历史学,间或涉足公共管理学与法学;著有《中国皇帝》[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1992—1994)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政治制度史》[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1977-1991)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卷)[获第三届(1997)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中国农民问题研究》、《选举与治理》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皇帝的产生及其形态

第一节皇帝的由来

第二节皇帝制度

第三节军功专制主义

第四节宗法专制主义

第五节皇帝形态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中国皇帝的类型

第一节创业型皇帝

第二节守成型皇帝

第三节鼎革型皇帝

第四节荒淫型皇帝

第五节误国型皇帝

第六节残暴型皇帝

第七节傀儡型皇帝与太上皇帝

第三章皇权的发展阶段、范围与限度

第一节君臣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相权的消长

第三节军权与财权的变化

第四节皇权的范围及其本质

第五节皇帝权力的限度

第四章皇权运行方式——决策

第一节决策的依据与信息传递渠道

第二节皇帝决策的方式与程序

第三节皇帝决策的特点

第五章皇帝权力的异化(上)

第一节后妃临朝与外戚专擅

第二节后妃临朝的特点和社会后果

第六章皇帝权力的异化(下)

第一节宦官专权与皇权异化

第二节宦官专政的政治特征

第三节宦官专政与社会危机

第七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官僚政治

第一节专制主义在制度上的表现

第二节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第三节官僚政治与官僚主义

第八章皇帝与封建特权

第一节封建特权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封建特权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封建特权与社会矛盾

第九章皇帝的文化政策

第一节“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第二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三节经义取士与八股文

第四节宋、金、明代的文字狱

第五节康熙、雍正朝的文字狱

第六节乾隆朝的文字狱

第七节文化专制政策的特点与后果

第十章皇帝制度与宗法关系

第一节父权家长制与宗法制度

第二节宗法关系的特征与实质

第三节宗法关系的政治功能

第十一章皇帝制度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小农经济不是独立的社会经济体系

第二节地主制经济是皇帝制度的经济基础1

第十二章皇帝与农民

第一节根本对立的阶级关系

第二节农民战争是反对专制皇帝的

第三节专制主义对农民领袖的影响

第十三章专制主义对近现代社会的影响

附录正统悖论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皇帝的产生及其形态

第一节 皇帝的由来

“皇帝”一词,最早见于《书吕刑》。其曰:“皇帝哀衿庶戮之不辜”;又云:“皇帝清问下民。”

夏曾佑认为:“皇帝之称,唐尧已有之。今疑古人天子对异族则称皇帝,对本族则称帝,稍有亲疏之别。至秦乃一切自号皇帝耳。”

但是,对于《书吕刑》中所提到的“皇帝”,历来却都理解为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孔传注疏中“皇帝哀衿庶戮之不辜”一语里的“皇帝”乃“帝尧也”。至于“皇帝清问下民”一语,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说:“郑康成以皇帝哀衿庶戮之不辜至罔有降格,皆说颛顼之事。皇帝清问下民以下乃说尧事。”而王先谦《孔传参正》则说:“据《表记》皇帝谓舜。”显而易见,“皇帝”或谓颛顼,或谓尧,或谓舜,虽各不相同,然其为尊称前代帝王,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皇帝”作为当代君主名号,盖始于秦始皇。

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所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初并天下”,就下赦令给丞相、御史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于是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赢政说: “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他如议。”同时,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这就是中国皇帝与皇帝制度的由来。

按照秦王赢政与大臣们的讨论,“皇帝”一词,是“三皇”、“五帝”的兼称。赢政改“王”为“始皇帝”,这不只是名号形式的变化,而且表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在西周的时候,只有“王”而没有“皇帝”。西周的王与秦以后的皇帝,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周武王克商以后,按照王室血缘亲疏关系,实行“受民受疆土”的分封制。周天子称王,王封属下为诸侯,诸侯享有领地,称为诸侯国,周初曾分封诸侯国71个。诸侯的领地,就是高高在上的王也不能干预。而诸侯又封属下为卿大夫,卿大夫也有分地,称“采邑”,亦是世袭的。起初,卿大夫采邑的土地和居民还直属于诸侯,到后来,随着卿大夫势力的增强,采邑的独立性几乎与诸侯的领地差不多,诸侯对他们只是莫可奈何。卿大夫下面有士,也被封予食地。于是形成了一个“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的等级结构。王、诸侯、卿大夫,这是一个特权的贵族等级,权力是分散的。因此,西周的统一,实际上不过是由诸侯国组成的一个松散的联盟。到了战国时代,众多小诸侯国互相兼并,最后形成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并立,是谓战国七雄。原来的周天子,已经成为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之君,今非昔比,反而要靠大国的保护了。这七国曾先后称王,每一国的王,又相继实行变法,各自在自己的国内用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随着封建制的确立,他们便各自在自己的国内把政权力量统一起来,集中到自己手里,初具专制主义的雏形。但是七国之间,各个国王自行其政,互为角抵,谁也不是绝对的霸主。因此,就全国而论,这时的“王”,与后来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所改称的“皇帝”,仍然有很大的差别。赢政称“始皇帝”以后,情况与西周、战国时大不一样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命为制,令为诏”,“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所以,“皇帝”自作为当代君主的称号出现于历史舞台之日起,就显示其一人独裁的本质。专制主义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下来。

从秦始皇起,“皇帝”一词成为当代君主的正称。正称之外,还有别称。别称有很多,它与正称一样,具有排他性。

一 天子

“天子”是从西周继承下来的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称呼。如《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又如《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日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日予一人。”

按:“予一人”是古代王者的谦称,犹如称“孤”或称“寡”,自谓“己材能当一人”的意思,一般用于王者自罪时。例如:

《论语》卷23《尧日》:“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国语》卷1《周语》上:“在汤誓曰:‘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又如《吕氏春秋》卷9《季秋纪》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下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再如,《后汉书》卷66《陈蕃传》曰:“昔禹巡狩苍梧,见市杀一人,下车而哭之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见它是古代王者自责的通用语。在古代,“余”、“予”相通,是一个意思。

中国人关于“天子”的解释,历代大同小异,就是将人神格化。最著名的“天人感应”说,具有代表性。我的朋友周良霄先生有感于专制主义的毒害,著有《皇帝与皇权》一书,扼要地列述了历史上关于“天子”的一些解释。他是从宋人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一释“天子”一词开始的。我们知道,高承书的特点,是一事一物皆考索古书,求其缘起,虽不能尽确,但可以资博识。其曰:“《说文》曰:‘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故日天子。’《春秋元命苞》曰:‘安登生子,人面龙颜,始为天子。’《帝王世纪》曰:‘神农氏之母有蠕氏,名安登,则帝王之称天子,自炎帝始也。”’不言而喻,这里关于“天子”的解释,是“天人感应”说的典型表述,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历久而靡衰。随着专制主义的确立,“拍马屁”便成为皇帝周围大臣们的基本功。于是关于“天子”的颂德式的诠释,在秦汉之际,达到了巅峰。例如:

吕不韦说:“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所生而铁撄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董仲舒则说:“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祐而子之,号称天子,故圣王生则称天子。”

而班固则更直截了当,说:“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

《乾凿度》云:“天子者,继天理物,改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万民,至尊之号也。”

用蔡邕《独断》的话说,就是“父天母地,故称天子。”《太平御览》引应劭《汉宫仪》也说:“号日皇帝,道举措审谛,父天母地,为天下主。”

如果说,在秦始皇之前,人们指称的“天子”,多半是从天人感应的角度,旨在强调“天子”的神秘性,借以神化王权的话,那么,到秦始皇以后情况不同了。这时的“天子”,则是“继天理物,改一统各得其宜”的皇帝,换句话说,就是执行上天的命令,以至德而君临天下,得到上天庇佑并视为己子,故称“天子”,意在突出君权神授,彰显皇权的合法性,或日正当性。

二 朕

“朕”,是自秦始皇以后皇帝专用的自称词,原来的意思就是“我”。例如,屈原《离骚》开篇就有“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 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皆曰:……天子自称日‘朕’。”

注引《集解》蔡邕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贵贱不嫌,则可以同号之义也。皋陶与舜言‘朕言惠,可底行。’屈原日‘朕皇考’。至秦,然后天子独以为称。汉因而不改。”

简言之,“朕”字本来是贵贱不嫌,上下都能用的一个非常普通的词。然而,自从丞相王绾等谏言“天子自称日朕”,得到秦始皇的认可以后,它就成了皇帝的专用代词,具有鲜明的排他性,标示皇帝的专制主义本质。

除“朕”之外,秦汉皇帝还自称“我”或“吾”。例如,《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条下,就有如下记载:

(1)“……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2)“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

(3)“始皇闻亡,乃大怒日‘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天言以乱黔首。”

汉朝的皇帝亦然。例如,《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 (1)“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通侯诸状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粮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

(2)“二月,诏日……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遵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三 陛下

“陛下”是臣民对皇帝的称呼。据蔡邕《独断》所说:

“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用卑达尊之意也。上书亦如之。及群臣士庶相与言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大王陛下”注引应劭曰:“陛者,升堂之陛。王者必有执兵陈于阶陛之侧,群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以达尊之意也。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

两相比较,应劭的解释出自蔡邕无疑。说明从秦到汉关于“陛下”的称呼,一脉相承。因此,《事物纪原》卷1说:“秦李斯议事始呼之耳。”

四 上

“上”,是皇帝的代称。据蔡邕《独断》卷上所载:“上者,尊位所在也。太史令司马迁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渫渎言尊号,尊王之义也。”如《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云:“九年,彗星见,或竞天……四月,上宿雍。”又如,《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载:“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日‘通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特别是二十四史的各本纪以及《资治通鉴》的各卷中,用“上”作为“皇帝”的代称,更是屡见不鲜。

五 车驾、乘舆

“车驾”或“乘舆”,也是皇帝的代称。蔡邕《独断》卷上载称:“乘舆出于律。《律》曰:敢盗乘舆服御物,谓天子所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渎言之,故托之于乘舆。乘,犹载也;舆,犹车也。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为常处,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故群臣托乘舆以言之。或谓之车驾。”例如,《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载称:“戍卒娄敬求见,说上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异,而都雒阳,不便,不如入关,据秦之固。’上以问张良,良因劝上。是日,车驾西都长安。拜娄敬为奉春君,赐姓刘氏。”注引师古曰:“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是日,即其日也。著是日者,言从善之速也。长安本秦之乡名,高祖作都焉。”注引张晏曰:“春,岁之始也,今娄敬发事之始,故号日奉春君也。”

除了以上五种别称以外,各代民间还流传着不同的称呼。仅据《资治通鉴》所载,东汉时就把皇帝称为“国家”、“朝廷”的。

先说称皇帝为“国家”的例子。如,“冯异自长安入朝,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异稽首谢曰:‘……臣今亦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注称:“东都臣子率谓天子为国家。”

同卷多次用“国家”代称皇帝。例如,“夏四月……先使中郎将来歙奉玺书赐(隗)嚣谕旨。嚣复多设疑故,事事犹豫不决。歙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

又如,“今国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与诸耆老大人共说季孟,若计画不从,真可引领去矣。”

再如,“冯异治关中,出入三岁,上林成都。人有上章言:‘异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帝以章示异;异惶惧,上书陈谢。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这条史料说明,在当时,不仅臣民称“国家”代替称“皇帝”,而且皇帝有时也自称“国家”。

其次,称皇帝为“朝廷”的例子。如,“十七年,春,正月……北海敬王睦薨。睦少好学,光武及上皆爱之。尝遣中大夫诣京师朝贺,召而谓之曰:‘朝廷设问寡人,大夫将何辞以对?’……”。注引李贤曰:“朝廷,谓天子也。”

又如,“冬,十月……甲戌,以司徒杨震为太尉……大鸿胪耿宝自候震,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曰:‘李常侍国家所倚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宝大恨而去。”

第三,称皇帝为“县官”的例子。如,“[霍]禹为大司马,称病。禹故长史任宣候问,禹曰:‘我何病?县官非我家将军不得至是,今将军坟墓未干,尽外我家,反任许、史,夺我印绶,令人不省死。”’注引如淳曰:“县官谓天子。”

又如,“东平思王宇……宇立二十年,元帝崩。宇谓中谒者信等曰:

‘汉大臣议天子少弱,未能治天下,以为我知文法,建欲使我辅佐天子。我见尚书晨极苦,使我为之,不能也。今暑热,县官年少,持服恐无处所,我危得之!”’注引张晏曰:“不敢指斥成帝,谓之县官。”

再如,“夏四月……戊寅,诏曰:‘……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注引《前书音义》曰:“县官谓天子。”

后世各代,特别是皇帝出身少数民族的朝代,民间都有一些特殊的叫法,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只对一种有普遍意义的弥天大谎,略作说明。那就是“万岁”。

“万岁”一词,原本是古代庆贺欢呼用语,不分尊卑,上下通用。自从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卷2对“万岁”作过解释以来,注家不时会有新见。清人赵翼《陔余丛考》卷21《万岁》条的诠释,历来被认为是最权威的。他说,万岁这个词,“其始上下通用为庆贺之词,犹俗所云万福,万幸之类耳!因殿陛之问用之,后乃遂为至尊之专称。而民间口语相沿未改,故唐末犹有以为庆贺者。久之则莫敢用也。”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王春瑜教授在1978年底、1979年初考察了“万岁”的来龙去脉,发表了一篇感篆五中的杂文——《“万岁”考》。他说:“至汉武帝时,随着儒家被皇帝定于一尊,‘万岁’也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让它成为最高封建统治者的代名词。”并且稽诸史乘,详释“山呼万岁”典故的由来。另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良霄教授则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爱听臣民万岁不离口的昏君”的历史故事。他说:“‘万岁’则原是一种庆贺时的欢呼。春秋时,有一位宋康王,自以为武功可称霸主,每天‘为长夜之饮于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于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一。总之,“万岁”变成皇帝的代称以后,滥用者要受到法律惩处,《庆元条法事类》提供了这样的例子。该书卷73《刑狱门三决遣》说:“若以万岁字文刺身体(字虽不同,意涉乘舆者亦是),其受杖处者,增改讫,论决如法。”又如,同书卷80《杂门》,内录一条关于“杂犯”的敕令说:“诸辄呼万岁者徒二年,兵级配本城,再犯配五百里。”可见,早在宋朝,随便乱呼“万岁”,是要吃官司,被判刑的。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侥幸存活者更是历历在目,兹不赘。

第二节 皇帝制度

皇帝地位的确立,是皇帝制度形成的必要前提。秦始皇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立即进行皇帝制度的创立,其后历代专制王朝不断地加以充实与完善,使之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完备的君主专制的形态。

关于皇帝制度的内容,可分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理解。

所谓狭义的理解,就是严格按照历史学研究典章制度的方法,就事论事,即就皇帝制度论皇帝制度。

按照这种理解,皇帝制度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名号制度,包括皇帝及其亲属的名号

自秦始皇确立以“皇帝”为名号之后,到了西汉,皇帝的亲属也分别有了名号。如,皇帝父日太上皇,母日皇太后,妻日皇后,子日皇太子、皇子,女日公主,孙日皇孙等。前揭,“皇帝”是正称,正称之外,复有别称。正称与别称,都具有排他性,是名号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名号之外,生前复有尊号(也有死后追尊的)、徽号,死后还有谥号庙号。

……

中国皇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