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展望(145)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 编,华东师范大学 译
出 版 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17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44221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教育展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编辑出版的教育学术季刊,也是国际教育界的主流学术平台,目前已经拥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文等多种语言版本。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在2005年签订的协议,国际教育局授权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翻译出版《教育展望》中文版,并同意在该刊中文版中增加介绍中国本土教育改革实践、探讨教育改革问题的栏目,以反映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成果,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信息的国际交流。
目录
前言
专栏导言
全纳教育:跨越边界
专栏 全纳教育
全民教育全纳化:下一步在哪里?
民主、公民教育和全纳:一种多维的方法
改变模式:实现全纳面临的挑战
全纳教育和社会不平等:当前问题和地域因素的思考
面向全纳教育:芬兰的案例
“我们不要遗留这个问题”:南非农村地区全纳教育的探索
动向/案例
全纳教育的地区与国际趋势:问题与挑战
教育家简介
卡塔琳娜托马舍夫斯基(1953-2006)
中国教育发展与研究
中国全纳教育的发展:从随班到全纳
中国随班就读20年
西部视障儿童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全纳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书摘插图
专栏 全纳教育
全民教育全纳化:下一步在哪里?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要使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EFA)的战略具有全纳性,全纳教育的目标和使用该词的统一标准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并不需要引进新的技术,而是需要学校内部和不同学校之间的协作、学校和社区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不同社会和地区的联络以及相关证据的收集和使用。作者的研究证据主要来自教学过程、学校发展以及教育体系的领导和发展等。这项研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同时也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80多个国家的教师教育项目的经验,并参考了促成教育网(该网络主要帮助南方国家的实践者记录下他们在全纳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提供的案例研究材料。
导言
本期《教育展望》专刊中的论文将重点讨论全球学校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及我们是否能为所有儿童和年轻人提供有效的教育。在经济较贫穷的国家,约有7200万名儿童上不了小学(UNESC0,2008)。确保所有儿童都能完成小学教育是减少贫穷不可少的一步,Hulme(2007)更是把它作为千年发展目标中对世界的最大承诺。与此同时,在较富裕的国家,尽管各类资源丰富,但仍有许多年轻人毕业时未获得有效的证书或学位;而其他一些人依靠政府的救济生活,远离主流教育;有的则选择中徐辍学,因为所学课程与他们的生活就业关系不大。
面对这些挑战,全纳教育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兴趣。然而,令人困扰的却是我们将采取怎样的行动来推动相关领域的政策和实践。在一些国家,全纳教育仍旧被看作普通教育中帮助残疾儿童的一种手段。然而在国际上,人们越来越把它广泛看作一种支持和欢迎学习者多样性的改革(UNESC0,2001)。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消除社会排斥,社会排斥是人们对种族、社会阶层、民族、宗教、性别和能力等多样性的态度和反应(Vitello&Mithau9,1998)。因此,全纳教育的出发点是把教育视为一项基本人权,这是建立公平社会的基础。
14年前,关于特殊教育的萨拉曼卡世界会议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UNESC0,1994)。作为特殊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文件,《萨拉曼卡宣言》认为,拥有全纳教育定位的常规学校是“打击歧视性态度,建设一个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最有效的手段”。此外,《萨拉曼卡宣言》还认为,这类学校可以“为多数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效益”(UNESC0,1994,para.3)。
值得注意的是,萨拉曼卡会议是在1990年的宗迪恩会议召开后不久举行的。极具开拓性的宗迪恩会议号召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致力于实现全民教育。这次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承认大量的弱势群体和边缘学习者被排除在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之外。然而,尽管宗迪恩宣言明确提出了全民教育,但萨拉曼卡会议的决定又似乎暗示“全民教育”其实指的是“几乎所有人的教育”。它接受了这样的历史假设,即少部分的儿童被视为“局外人”,他们的教育属于一个单独的、并行的系统,通常被称为特殊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