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刘丹青编著
出 版 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版次: 1页数: 63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444158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关于该问卷的宗旨、特色、使用方式等,原作者的“引言”已作了解释。关于该问卷出版的学术背景,以及在国内引进此问卷的意义,在“引言”后的说明部分也作了介绍。简而言之,问卷为各地人类语言的调查描写提供了一个尽量客观、全面和包容性强的语法框架,让调查研究者可以尽可能摆脱语种局限和学派成见,调查到尽可能多的语法事实。这正是主要习惯于汉语眼光的国内语法学界所非常需要的。
本手册以科姆里(Bernard Comrie)和史密斯(Norval Smith)所编制的《Lingua版语言描写性研究问卷》(1977,刘丹青、吴可颖译)为提纲,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详尽的注释、例示、补充和分析,包括对不足之处或不适合中国语言之处的评述。总篇幅约相当于问卷的十倍。该问卷的翻译和出版得到了科姆里和史密斯两位教授的授权和鼓励。问卷的主体是语法项目,本书的说明也主要围绕语法项目,因而书名为《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目录
序(沈家煊)
卷首语
Lingua版语言描写性研究问卷引言
[引言说明]
1 句法
1.1 一般问题
1.1.1 句类
1.1.1.1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1.1.1.2 疑问句:是非问句|疑问代词问句(特指问)|回声问句
1.1.2 从属句关系(从句关系)
1.1.2.1 从句标志手段:语序|助词|动词修饰|其他
1.1.2.2 名词从句(补足语从句):标记手段|与主句的位置关系|从句次类|限定与非限定
1.1.2.3 形容词从句(关系从句):标记手段|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核心名词的位置|无核关系从句|可关系化的范围|非限定式
1.1.2.4 状语从句:标记手段|语序|类别:时间、方式、目的、原因、条件、结果、程度|非限定式
1.1.2.5 时态呼应链
1.2 结构问题
1.2.1 句子的内部结构
1.2.1.1 系词句:名词性表语句|形容词补足语句|副词性补足语句|系词隐去的条件}系词的不同类型
1.2.1.2 动词句:傀儡主语旬|无宾动词|间接宾语|其他动词论元|主语、直接宾语和其他论元的组合关系|
动词、主语、直接宾语的语序
1.2.1.3 状语:类别:副词、前/后置词短语、格、从句|语序
1.2.2 形容词短语
1.2.2.1 形容词短语的操作性定义
1.2.2.2 形容词带论元问题:用于无主句|带直接宾语的形容词|带间接宾语的形容词|其他论元|可能的论元组合|论元组合的语序
1.2.2.3 修饰形容词的状语种类:副词状语|前/后置词短语|格|状语从句|语序
1.2.2.4 形容词、论元和状语同现时的语序
1.2.3 状语短语
1.2.3.1—1.2.3.4 操作性定义|修饰状语的状语|语序|状语修饰状语的种类限制
1.2.4 前置词/后置词短语及其论元
1.2.4.1 前/后置词短语的操作性定义
1.2.4.2 前/后置词短语与其论元的关系:前/后置词论元(宾语)的隐现|与多个论元同现|与非名词短语的论元同现|
前/后置词的悬空
1.2.4.3 修饰前/后置词的成分:副词|前/后置词短语|格|状语从句|语序
1.2.4.4 支配不止一种格的前/后置词:格的选择的决定因素
1.2.5 名词短语(名词性成分)
1.2.5.1 名词短语的操作性定义
1.2.5.2 修饰语种类:形容词|关系从句|领属“形容词”|冠词|指示“形容词”|量化词|副词性成分|强调代词
……
2 形态
3 音系
4 象声词
5 词汇
引用文献
汉语书面语料文献版本目录
语种索引
后记
书摘插图
1句法
1.1一般问题
1.1.1 句类(sentence-types)
[说明]句子类型(sentence-types)或曰句类,主要指的是句子的功能类型,即按交际中的作用所分出的句子类别,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对于句子的结构类型,通常称为句子模型(sentence pattern)或日句型。1.1.1节的调查基本上围绕句类展开。
1.1.1.1所调查语言是否区分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如果区分,以什么方式表示?
〔说明〕直接引语指说话人直接引用另一位说话者的话语,不作任何改造。书面上可以用引号括起来。间接引语的内容是另一位说话者的,但引述时的人称则按当时说话者的视点来表述。如张三对李四说了一句“我骗了你”。李四给王五引述张三的话时,可以有下面两种方式:
a.张三(曾经对我)说:“我骗了你。”
b.张三(曾经对我)说他骗了我。
a式回答就是直接引语,b式回答就是间接引语。调查时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其他方面表现出的差别。比如,英语中直接引语的动词时体照录引语的原状,而间接引语的时体要与引述时的主句时体照应。上述两句的英语翻译分别是:
a.Zhangsan said:“1 deceived you.”
b.Zhangsan said(that)he had deceived me.
a句主句用“一般过去时”(过去时,一般体)(引号中是教学语法的说法,括号中是理论语法的说法。下同),直接引语按原文也用“一般过去时”。b句主句用“一般过去时”,间接引语就需要将“一般过去时”改造为“过去完成时”(过去时,完成体)。此外,我们注意到,英语的直接引语不能用“关系代词”(宾语从句标句词)that介引,而间接引语可以用或需要用标句词。汉语书面语中,直接引语可以用相当于标句词的“道”介引,如前面a句中的“说”可以说成“说道”。间接引语不能用“道”介引。“道”的用不用正好与英语that的规则相反。其他类似“说道”的组合还有“讲道、骂道、叫道、写道”等等,“道”后都是直接引语(关于标句词“道”的共时和历时分析,详见刘丹青(2004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