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墓志词汇研究

分類: 图书,历史,考古 文物,
作者: 姚美玲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1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1763216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一、书中所引墓志例句一般情况下字词不加任何改动,维持原文。如需改动时,另加说明;标点有误时,则直接更改,不附说明。
二、直接引用的墓志例句绝大部分录自《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个别例句录自《新中国出土墓志》、《唐代墓志汇编附考》等。为便于读者核查,书中标记录文出处时,《唐代墓志汇编》省作《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省作《续》。
三、每节内所释词语、所校误例,均按词、句所在墓志的年号顺序排列。所释词语,只标明墓志例句的出处,其他例证不一一标注;所校字词,也只标明该例出处。
四、为读者核查检索方便,墓志的年号顺序依据《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之体例、以志主落葬日期先后为序,并不加改动。若墓志年号缺失,缺失年号用口代替。如《慈润寺故大明歆律师支提塔记》,志文中未刊刻年号,故作贞观口年《慈润寺故大明歆律师支提
塔记》。
五、录自《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新中国出土墓志》、《唐代墓志汇编附考》的墓志,墓志题名一律使用简称,例如:《大唐故秘书省司赵意府君之墓志》省作《赵意墓志》;《大唐故仇君夫人袁氏墓铭并序》省作“仇道夫人袁氏墓铭”(夫人或依题名作妻);显庆元年《唐故夫人张氏墓志》,称为《张氏墓志》;《唐故隰州永和县令韩才君口夫人墓志铭》省作《韩才侯夫人合祔墓志》。如果名、字有缺时,用口代替,如显庆五年《大唐魏君志铭》省作《魏口墓志》。志主为佛徒(包括道士),直接以原题为名,不省称。如贞观廿年《慈润寺故大慧口法师灰身塔》,仍为贞观廿年《慈润寺故大慧口法师灰身塔》。
六、墓志别称繁杂,如“墓志”、“墓志铭”、“志铭”、“墓表”、“权厝志”等,文中一律省作《某某墓志》或《某某墓志铭》。
七、所引墓志录文在使用规范简化字排印时,原文中的繁体字、异体字全部改为对应的简化字,但个别字因无对应的简化字,仍保留原来的字形。
目录
序
凡例
前言
第一章唐代墓志口语词汇研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方言俗语词释
第三节口语称谓词释
第四节生活用语散释
第二章唐代墓志佛教词汇研究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佛徒称谓词释
第三节佛徒丧葬词释
第四节佛教名词组释
第五节佛教词语散释
第三章唐代墓志特色词汇研究
第一节特定句式
第二节家谍与国史类词群
第三节志石类词群
第四节住所类词群
第五节同义词组例释
第四章唐代墓志录文校勘与辨伪
第一节录文失误类例
第二节标点疑误举例
第三节“礼也”释读与辨误
第四节录文校勘篇例
第五节附录辨伪篇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唐代墓志口语词汇研究
第一节 概况
唐代墓志词汇既有文言词汇也有口语词汇,二者相较,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文言词汇远远多于口语词汇
多数墓志以文言词汇为主体,口语词汇散杂其间。例如:
(1)贞元八年《张威德墓志》:“公之独守,痛伤灵机,四时定省,赖之半子。”(《汇编》1868页贞元044)宝历元年《卢子鸷墓志》:“况其伯氏,乃予之半子,见托斯文,遂为铭日。”(《汇编》2086页宝历007)“半子”,口语中称女婿,如《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2)大和元年《卢士琼墓志》:“君晓之日:俸钱职田手力数既别官品矣,此食钱之馀,不当计位高下。从此后,自司录至参军平分之。”(《汇编》2099页大和006)“手力”,唐代配给官吏的人力;“食钱”,指饭钱,为唐宋时口语。宋吕陶《净德集奉使回奏事状贴黄》:“其监官有食钱,有驿料,有公库供给,有役人四名,并系雇募。有兵士七人,岁费共约二千缗,所买铜锡不多而所费不少。”
二、唐代中晚期墓志中的口语词汇多于唐代前期墓志中的口语词汇
究其原因,是因为墓志定型于魏晋时期,定型之后的墓志,它的内容、体例、形制几无变化地被延续下来。所以唐代前期的墓志文,模仿因袭魏晋南北朝墓志文的骈偶之风,多四六对仗句式,语言典雅华丽。
例如:
贞观元年《关道爱墓志》:“君挺生世德,降诞弄璋,孝友天然,仁义庭奖。澜横万顷,似黄陂之巨澄;墙高数仞,类孔室之难睹。”(《汇编》9页贞观001)其序言部分几乎全是四六骈文。咸通八年《崔行规郑氏合祔墓志》:“公性仁孝谦畅,以善名于亲知族类问,敬上而厚下,行宗泛爱,动必用和。平居多雅尚乐艺,植筠篁卉药异花珍木辈。”(《汇编》2434页咸通071《汇编》原文标点为:平居多雅尚,乐艺植筠篁卉药异花珍木辈。)同样是描写志主品德,其句式更近散文,语言更接近口语。“乐艺”为唐宋口语词,指歌舞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