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读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知识读物,
作者: 郑星季主编
出 版 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1字数: 500000版次: 1页数: 502印刷时间: 2007/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172132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方便读者了解《论语》而作的。全书共包括了四部分内容:孔子及其弟子传;《论语》正文及其译文;孔子集语和孔子家语。后两部分虽不是《论语》中的内容,但能帮助读者理解《论语》及孔子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了四卷内容: 第一卷:孔子及弟子传 本卷内容来源于《史记》,该卷内容对《论语》一书提到的人物与事迹是一种很好的佐证。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们对原文进行了白话翻译。
第二卷:论语 本卷部分内容为《论语》的正文部分,其中包括原文、注释、译文、别解、禅解、评析、感悟几个部分,内容非常齐全。
第三卷:孔子集语 本卷内容为清代经学大师阳湖孙星衍所撰,收录了几乎所有古籍中孔子的各种言论,虽然真实性很难保证,但对于理解孔子思想及其《论语》有非常大的帮助。
第四卷:孔子家语 本卷内容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共二十七卷,为孔子门人所撰。
目录
第一卷 孔子及弟子传
孔子传
孔子弟子传
第二卷 论语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第三卷 孔子集语
序
表
劝学一
孝本二
五性三
六艺四(上)
六艺四(下)
主德五
臣术六
交道七
论人八
论证九
博物十
事谱十一(上)
事谱十一(下)
杂事
遣谩
寓言十四(上)
寓言十四(下)
第四卷 孔子家语
相鲁第一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观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入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书摘插图
第一卷孔子及弟子传
孔子传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境邹城)。他的先祖原本是宋国的公族,到了孔防叔的时候。才避祸逃来鲁国。防叔生了伯夏,伯夏又生了叔梁纥。叔梁纥晚年再娶颜姓女子生了孔子。而且是到尼丘去向神明祈祷才生下孔子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孔子刚生下时,头项中间向下凹,因而给他取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出生不久后,叔梁纥死了,葬在防山。防山位于鲁城的东边,因此孔子不知道父亲坟墓的确切所在;母亲年少葬夫,照当时礼俗不能亲自去送葬,所以也不知道坟墓的确切地址。
孔子小时候嬉戏,常摆上各种祭器,学大人祭祀时的礼仪动作。母亲死后,孔子暂时将母亲浅厝在五父衢(鲁城道名)的路旁,不敢贸然深葬远处,可能是为了谨慎起见吧!后来同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他父亲的墓地,然后孔子才把母亲灵柩运去防山与父亲合葬。
孔子腰问系着孝麻还在守丧时,季孙子招宴军役之士,孔子也前去参加。季孙的家臣阳虎拒斥他说:“季氏招宴要服役的士卒。是不敢招待你的。”孔子于是退了回来。
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国的大夫孟厘子跟随鲁昭公去楚国。回来之后,为不能襄助行好应有礼仪而深深自责,所以他在临终前(孟厘子卒于昭公二十四年,以上一段《史记》原文略有疏误,此据昭公七年《左传》文意改译),告诫自己的嗣子孟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裔,在宋国受到华氏之祸才逃到鲁国来的。他的先祖弗父何原本是能继位做宋君的。却让给了他的弟弟厉公。弗父何的曾孙正考父,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朝。做了上卿。他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恭谨,所以考父鼎的铭文上说:‘第一次受命时鞠躬,第二次受命时折腰弓背,第三次受命则将头压得更低,腰背更加屈曲了。走路挨着墙边走,也没有人敢来侮慢我。我就吃些面糊稀饭清俭度日。’他是如此恭谨俭约。我听说圣人的后裔,虽然不一定都能继位当国君,但必然会出现才德显达之人。如今这孔丘年纪轻轻就如此博学好礼,岂不是所说的显达之人吗?我是快死的人了,你一定要去向他学习。”孟厘子死后,孟懿子和鲁人南宫敬叔便去向孔子学礼。同年,季武子死了。由平子继承了卿位。
孔子早年的生活,穷苦且没有地位。成年后,曾做过仓库管理员,他做管理员,将出纳钱粮都算量得清楚准确;也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职务,他当任时,场中牲口越养越多。后来,他还做过主管营建的司空。不久后,他离开了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转到宋、卫两国,生活奔波不定,又被困在陈、蔡两国之问,最后才回到了鲁国。孔子身高达到九尺六寸,人们都叫他“长人”,并且用奇异的眼光看待他。鲁国最后又对他好了.孔子才回到鲁国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