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故乡为异客——二十年后返乡手记(比尔·布莱森散文系列)
分類: 图书,文学,外国随笔,
作者: (美)布莱森著,夏菁译
出 版 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164000版次: 1页数: 305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274596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当代知名的非虚构作家比尔布莱森创作的一本由七十篇精彩散文的合集。可以说是布莱森抒写美国的作品中最至性的。作品以作者在英国客居二十年,之后返回美国定居为时代背景,叙述他本人回到故乡后的种种不习惯,便产生“人在故乡为异客”的奇异感受。此后当他逐渐适应之后,便有一种对故乡五味杂陈的感觉,便付诸笔端。最吸引读者的仍然是他的招牌俏皮文字,冷不丁地在结尾处挠到读者的笑穴,情趣盎然,读来意味深长。
内容简介
“少小离家老大回”。比尔布莱森年轻时离开故乡美国,漂到英伦三岛,做编辑写书成家生子,乐不思蜀。一晃二十年过去了,他又举家迁回美国,却发现时移世易,保留在他记忆中的美国已经和从前大不相同。虽人到中年,他仍如稚子一般天真烂漫。在他眼里的美利坚故土,处处皆新奇,事事皆文章。于是,我们能见识到邮局、五金店、汽车旅馆、免下车露天电影院、车牌标语、公路边的蹩脚展览、餐车店、新英格兰地区的特殊口音和方言,还有超大型室内购物中心。填字游戏、垃圾食品、秋日登高、租车、看棒球赛、看电视看电影、买房置业、就餐、喝咖啡、厨房秘籍、汽车杯托这些美国生活中不为我们中国读者常见的点点滴滴在布莱森的笔下一点也不琐碎枯燥,他的文字总是有种让读者身临其境的魔力。待你读完后掩卷回想,一幅美国普通人生活的长卷便在你的脑海里慢慢展开。
这七十篇精彩短文的合集可说是布莱森抒写美国的作品中最至情至性的。它涵盖了作者与美国重逢后五昧杂陈的心情,以及他力图重新认识美国的“歇斯底里”的过程。就在这种夹杂矛盾、掺和恐惧、带着惊喜、充满诙谐的省思下,布莱森也找到了一条回家之路!最吸引读者的仍然是他的招牌俏皮文字,冷不丁地在结尾处挠到读者的笑穴,让你忍俊不禁喷饭之余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手不释卷。
作者简介
比尔布莱森,世界知名的非虚构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曾任职于伦敦《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撰文。作品主要包括旅游类随笔、幽默独特的科普作品——比如《万物简史》、《母语》等等,横跨多种领域,皆为非学院派的幽默之作。他的作品诙谐嘲谑的风格堪称一绝,整体上举重若轻,能让普通读者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不失为雅俗共赏的典范,深受读者喜爱,也获得很高的评价。每部作品均高踞美国、英国、加拿大畅销排行榜前茅。
比尔布莱森之所以能在二十世纪的旅游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成为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是因为他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他真切地捕捉到了一个旅人的内心感受。自然地理、生活情趣、社会时态,布莱森信手拈来无不奇趣。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智慧、机敏和幽默。作为在英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国人,他的作品又兼具了开朗风趣、绝不怕粗俗的美式调侃和冷峻犀利、一针见血的英式嘲讽。
目录
楔子
重返故里
邮件来了
药品文化
就餐之惑
唉,大夫,我只不过想躺下
规则第一条:遵守所有规则
带我去看棒球吧
救命啊!
理发心慌慌
热线电话
设计缺陷
客房服务
消费乐融融
数字游戏
垃圾食品之天堂
居家之乐
北方森林传说
杯托革命
公事公办
邻人友善
人人心忧
危险因素
反毒品战
消亡的口音
低效报告
懒得走路
大地广阔
偷窥肆虐
烂片当道
妇唱夫随忙园艺
炎炎夏日
海边一日
长子离家求学
公路娱乐
新英格兰之秋
感恩佳节
圣诞装饰
雪中寻趣
圣诞之谜
寒带生活
总统逸闻
愚笨电脑
纳税登记表格填写须知
巡回售书
浪费的一代
聪明反被聪明误
汽车电影院
官样文章
人生之惑
诉讼大国
作茧自缚
航班惊魂
餐车颂歌
疯狂购物
肥胖之国
新电脑
租车记
电视荒原
飞行噩梦
商品泛滥
四十仍惑
陈年旧事
生活法则
小镇点滴
文字游戏
“泰坦尼克号”上的最后一夜
房产新闻
生存的技术
演讲稿
重返故里:第二部
书摘插图
重返故里
我曾经在一本书里调侃道:人生中有三件事是做不成的。其一,打官司赢了电信公司;其二,侍者还没准备看见你的时候,你就引起他的注意;其三,重返故里。可是,自从1995年的春季以来,我就在静静地甚至是带着点冒险的勇气,重新审视上述第三点了。
那年五月,我在客居英格兰近二十年后,带着英国太太和四个孩子搬回了美国。我们把家安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镇,原因只有一个:这地方看上去漂亮得不得了。小镇建于1761年,邻人和善,整洁有序,漂亮的尖塔点缀其间。市中心有一大片绿地,还有一条充满怀旧风情的主街。财力雄厚的著名学府达特茅斯学院也坐落于此,虽面积庞大却毫不盛气凌人。整个小镇被那优雅的建筑物环绕,沉浸在象牙塔的高雅氛围之中。学院共有五千名学生,个个过起马路来都是横冲直撞,置安全于脑后。有了大学,其他一些好去处也随之而来——好学校、好书店、图书馆,一家历史悠久的电影院(名叫“金矿石”,建于1916年),还有上好的餐馆以及一家名叫“墨菲”的酒吧,可纵情饮乐。我们完全为这一切所倾倒,便在小镇中心购置了房产,搬了进去。
去国离乡多年以后再返回,让人感觉又奇怪又不安,有点像是从长长的昏睡中突然醒来。你会发现世易时移,只剩下自己有点傻乎乎地无法融入其中:买点小东西却乱给小费,呆立在自动取款机、自助加油泵和付费电话前不知所措,而且当你的手臂被人猛然抓住时,才惊讶地发现加油站的地图再也不是免费的了。
就我而言,少年离家中年返乡,问题就更严重了。所有那些成年人做的事情,比如还房贷、养孩子、攒钱养老、关注家里屋檐上排水沟的状况,我都只在英国做过。在美国生活中诸如暖气炉和防风窗之类的东西,都是属于我父亲的事。所以发现自己居然拥有一座新英格兰风格的老房子,以及那些谜一般的管道和自动调温器、变化无常的垃圾处理器和极其危险的自动车库门,我感觉既紧张又兴奋。
置身于一个你既熟悉同时又陌生的环境里,总感觉惊惶不已。我能历数出那些能证明我是美国人的种种细节,如,五十个州里有哪一个州实行一院制议会;棒球赛里的“抢分战术”是什么;电视上扮演“袋鼠上校”的是谁;我甚至还记得《星条旗永不落》三分之二的歌词,比在公共场合唱过的某些人记得多。
可是让我去五金店的话,就算是现在我还是摸不着头脑。几个月以来我和镇上“真正好”五金行的工作人员是这样对话的:
“嗨!我需要一些黏糊糊的东西填充墙上的钉眼,我太太那边的人把那东西叫做‘保力胶’。”
“哦!你说的是填泥料。”
“可能是吧。我还要一些塑料的小东西,安装架子的时候套住螺丝拧进墙里。我知道那东西叫‘螺丝栓’。”
“我们叫‘塑料壁虎’。”
“我应该记住才是。”
真的,就算我当时站在那里穿着德国巴伐利亚式的吊带花皮裤,都没有这对话让我感觉自己更像是个外国人。这让我十分震惊。尽管我在英国过得非常愉快,可我从来没有忘记美国是我的故乡,最朴实意义上的家。我在这里生长,这里是我真正了解的地方,也是我衡量其他事物的出发点。
有趣的是,没有什么比居住在异国他乡更能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国别身份了。过去的二十年里,“美国人”就是我的性格身份标签,人们就这样认识我,把我和他们区分开来。有一次,甚至就因为“美国人”这一身份,我还捡了份工作。那时我年少气盛,给《伦敦泰晤士报》的执行编辑写信,说我大概会是他手下唯一能够准确无误地拼写出“辛辛那提”这个词的人了。(事实也的确如此。)
让我开心的是,这种客居故土的状况也有好处,让许多美国的优点都带上了点新奇而令人着迷的味道。这里的日常生活简捷便利,举世闻名,我就像外国人一样对此惊讶不已:商品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陌生人永远那么热情;美国式的地下室庞大无比,怎么放东西都放不满;还能碰上那些似乎真正乐于自己工作的侍者们和服务生们,以及让人好奇得要晕过去的种种事情,比如,冰块不是什么奢侈品,还有房问里的插座绝对不止一个。
当然,还有一种快乐常常在不经意中出现,那就是再度碰上那些伴随我成长却已大部分被我遗忘的事物:收音机里的棒球赛、夏天开关纱门发出极其满意的“呜一砰”声、闪闪发光的昆虫、突袭而来让人仓皇逃命的雷雨、漫天鹅毛大雪、感恩节和国庆节,还有臭鼬的味道从某处传来,刚好你能嗅得到,疑惑地问:“是臭鼬吗?”以及里面有馅的果冻、自己穿着短裤的那副滑稽可爱的模样。所有这些都珍贵无比,让人说不清道不明。
因此,正负抵消,我确实错了。返乡当然是可以的,只不过记得多带点钱买地图,然后要说买“填泥料”哦。
邮件来了
居住在小巧而又老派的新英格兰小镇乐趣颇多,其中之一就是这种地方通常都有一家小巧而又老派的邮局。我们镇上的邮局就特别漂亮。那是座联邦式砖结构房子,满怀自信却毫不炫耀,我理想中的邮局就应该是这副模样。此外,它的气味也美妙极了——温度调得略高的老式中央空调混着胶水散发出的气息。
柜台后面的工作人员总是笑脸相迎,热情而高效。如果你的信封口看上去粘得不牢,他们总是很乐意多给你一张胶纸。美国的邮局基本上只处理邮递事务,不管养老金发放、汽车税、电视执照、彩票、储蓄以及名目繁多的其他杂事。英国的邮局可不一样,大家成天都要耗在那里,正好让那些唧唧喳喳的人们有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娱乐场所,他们只喜欢打开手袋七掏八掏弄上好长一阵就为了凑出数目恰好的零钱。在美国的邮局里绝对看不到长蛇阵,几分钟事情就办完了。
最好的莫过于美国每一家邮局网点每年都有一个“回馈顾客日”。我们镇上的就是在昨天。我从来没听说过这种节日,但是我立刻就喜欢上这个日子了。邮局工作人员扯起小旗,搬出一张长条桌,铺上漂亮的格子布,再摆上丰盛的甜甜圈、小糕点和热咖啡,全部免费。
在英国居住了二十年后,这种好事虽让人开心却有点不真实的感觉。想想吧,那面目模糊的政府官僚机构居然感谢我和整个镇上的居民光顾。可是,我真的被此打动而且充满了感激之情。我要说的是:邮局雇员们并不只是没有大脑的自动机器,成天撕坏邮件然后不知怎么搞的把我的版税支票寄给佛蒙特州一位名叫比尔布巴的人;相反,他们是敬业的个体,受过高级培训,每天的工作就是撕坏邮件然后把我的版税支票寄给佛蒙特州一位名叫比尔布巴的人。提醒大家记住上述事实是好事一桩。
不管怎么样,我是被“糖衣炮弹”给腐蚀了。如果你这么想:就凭着沾了点巧克力汁的甜甜圈和一塑料杯咖啡这种廉价的东西,就能收买我,赢得我对邮局系统的尊重,我会恨你的。不过,事实的确如此。我对于英国皇家邮政也够仰慕了,可它从来没有给我提供过早餐小点。因此,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从邮局出来后散步回家的路上,一边抹去脸上的点心屑,在心里也一边将美国的整体生活质量,特别是美国邮政局,抬到了举世无双的高度。
不过,就像大多数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一样,我们对它的好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等我到了家,今天的邮件就堆在门垫上。有很多常见的那种邀请函:办张新信用卡啊,拯救一片热带雨林啊,成为“全国大小便失禁基金会”终身会员啊,(交一点钱)把你的名字加入到《新英格兰名人录——比尔卷》啊,助“全国来复枪协会”发起的“武装幼儿”活动一臂之力啊,以及几十封其他那些每天每个美国家庭都会收到的不请自来的诱惑函、恳请函还有特价活动通知函。好了,在这堆东西当中有一封撕得破烂惨遭遗弃的信,那是我四十一天以前寄到我加州朋友的公司去的,现在被退了回来盖了个戳,写着“地址不详——查清之后再行邮寄”或者差不多这个意思的字样吧。
看着这封信,我绝望地叹了一小口气,并不只是因为刚才一个甜甜圈就让我把灵魂出卖给了美国邮政局。正好我最近在《史密森》杂志上读到一篇关于双关语的文章,文章作者言之凿凿:有人搞恶作剧寄出一封信,地址写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希尔(HILL)
约翰(JOHN)
麻省(MASS)
不过信居然寄到目的地了,因为邮局工作人员解开了谜底,实际地址是:麻省安多弗市的约翰昂德希尔收。(想得明白吗?)
这故事很棒,我也真的相信确有其事,可是我寄到加州的信命途多舛,似乎邮局方面及其“侦探”高手应该警觉。我信上的地址问题只不过是寄给我朋友收,“由加州伯克利市黑橡树书店转交”,并没有写明街道名和门牌号码,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明白这个地址确实不详,但也比刚才那个“希尔 约翰麻省”要清楚明白得多吧。而且不管怎样,黑橡树书店是伯克利市的一家公共机构,任何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我以自己古怪而天真的方式推断伯克利市邮局工作人员应属此列)都知道黑橡树书店。可是很明显事情并非如此。(天知道我那封信在加州逗留了将近六个星期,它到底都干了些什么?不过它皮肤晒得黑亮,并且抑制不住要与自己内心深藏的感情进行亲密接触。)
现在该给这个悲伤的故事加上点让人愉悦的色彩了,让我来告诉你在我动身离开英国之前不久,英国皇家邮政局在信件于伦敦寄出后四十八小时内就递送到了我手中,那封信的地址写的是“约克郡溪谷作家比尔布莱森收”。看来邮局的推理能力真令人吃惊。(也不管那个寄信人是不是有点发疯。)
现在的我空有满腔喜爱之情却难以取舍:一边是从不给我点心但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的邮政局,另一边则是送给我免费胶带、提供迅捷服务但在我忘记街道名称时却没有帮我解决问题的邮政局。当然,我得到的教训就是当你从一个国家搬到另一个国家,你得接受这样的事实:新的地方有的方面更好,有的方面则更糟糕,你无力去改变什么。这也许并非晨起外‘出散步所获得的人生感悟中最深刻的一种,可是我的确得到了一个免费的甜甜圈,总的看来,我想我也就开心了。
那么请恕我失陪,我得开车去佛蒙特州找布巴先生拿回属于我的邮件。
(后记:这篇小文写就后几个月的样子,我收到一封从英国寄来的信,地址是这么写的: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某地居住的《林中散步》一书作者比尔.布莱森先生。此信于寄出后短短五天就到了我手上,信封上没有批注没有修订。祝贺美国邮政局成就了一次不容置疑的胜利。)
药品文化
你知道如今我人在美国但真正怀念英国的什么吗?我怀念的是午夜从酒吧归家,可以头晕脑胀地欣赏电视上的公开大学课程节目。
说到公开大学,可能我得解释一下,那是英国几年前设立的一个了不起的机构,旨在为任何想要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提供机会,值得大力推荐。其课程有部分在家里完成,有部分在校园里进行,还有一部分是靠电视节目播送,播出时间大都在周日清晨或者深夜这种普通节目播放完毕的空闲时段。
那些电视讲座几乎全都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早期拍摄的,其典型画面就是一个科学怪人一样的学院派,头发张牙舞爪,衣着品位糟糕得一塌糊涂,让人不禁好奇(即使是以那个嗑药年代兼容并包的审美标准来看仍然惨不忍睹)。那人站在黑板前面,身前的桌子上可能放了一个巨大的塑料分子模型,说着令人费解的话:“但是,根据梅索法则,如果我们对微中子加上一个极小的正电荷,这两个自由同位素就会被抛入一个反向坡度轨道当中,同时那个被俘获的正电荷就变成了一个负电子。根据这个公式,反之亦然。”接着他还会在黑板上写下某个那种复杂而毫无意义的公式,就像《纽约客》杂志里经常出现的卡通漫画里的公式一样。
公开大学的电视课程之所以一直受到吧客们在狂欢之后的追捧,绝不是因为这些课程很有趣,其实很明显它们特别没劲。真正的原因在于很久以来午夜过后,英国的电视上除了这个节目别无其他选择。
如今在美国如果我也在午夜时分归家,通常我会看到电视上有彼得格雷弗斯身着军用防水短上衣站在那里讲述未解之谜;天气频道还在播报;华丽铺张的电视剧《我爱露茜》已经播出了四小时;至少有三个频道在重播早先的《陆军野战医院》电视剧版;还有精品电影频道在滚动播出几部电影,基本上都是几位适婚年龄的女演员在吃喝玩乐。我向你保证所有这些节目都各具特色颇为有趣,但是远远及不上灌下六品脱啤酒后看公开大学的电视节目所感受到的那种催人入眠的快感。我是说真的。
我也不清楚究竟为什么,但夜深的时候总是有种奇怪的力量驱使我打开电视,发现有一个人似乎在1973年的一次购物途中把自己所需的所有衣物都买了回来(因此我推测,他就可以毫无牵挂地把自己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奉献给示波器)。他站在那里说话,嗓音奇怪而缺乏个性:“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把两种稳定溶液加在一起,我们就得到另一种稳定溶液。”
大多数时候,我对这些人讲的“天书”完全无法理解——不过这也是驱使我打开电视的大部分原因——但偶尔有些话题是我完全能明白并乐在其中的。我想起几年前曾偶然看到一场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讲座,是给那些想拿市场营销学位的人听的,内容是比较在英国销售专利保健产品和在美国销售同类产品的不同。
此课程的精髓就是:同样的产品在这两个市场所采取的销售策略应完全不同。比如说在英国做一个缓解感冒症状的胶囊广告,只需要保证该药能让你感觉好受一点点就可以了,绝不可过头。你还是会鼻子发红,裹在睡衣里,但你会再次展露笑容,尽管脸色有点苍白。同样的产品在美国做广告的话一定得保证该药能瞬间完全缓解症状。在大西洋另一端的某个美国人服了这神奇的化合物后不仅会一把甩开睡衣马上投入工作,而且那感觉好过他这几年的心情总和,下班后还能有闲情逸致去打保龄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