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编
出 版 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1字数: 706000版次: 1页数: 359印刷时间: 2008/11/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960412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现在我国工业化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通过不同于以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是继续固化原有的发展模式和原有分工格局。与此相应,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问题的讨论也日益激烈。
一条路是最省事的路,那就是借用跨国公司的力量,发挥比较优势,纳入世界分工体系之中。但是,简单地遵循比较优势,很有可能会强化现有的分工格局,导致工业所占比重居高不下,服务业需求外溢,贸易条件恶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更加加重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甚至使其难以为继。
另一条路是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革命的机遇,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然而,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浪潮为新型工业化尽管提供了可能,但这只是可能,要使可能成为现实,还需要很多条件。
国内传统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带来的压力与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为我们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可能。为此,要求我们加快发展战略的转变、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变。
第一,要积极推进发展战略的转变:摆脱对传统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实施提升比较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但是,它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经由企业来实现。而提升比较优势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则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比如,应通过降低外部风险,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面向国际竞争,通过促进能够有效改善市场结构的排头兵企业和战略产业的发展,促使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得到快速提升。
第二,积极推动要素投入模式的转变:从物质要素投入中由主要依靠不可再生的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更多地依赖可再生的物质要素;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传统产业在我国所占比重大的现实在短期内不会改变,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更多地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清洁化和循环化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另一方面,在物质要素投入中由主要依靠不可再生的物质要素投入为主,转向更多地依赖可再生的物质要素,更多地用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更多地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然而,从更长期来看,需要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自主创新、管理水平提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第三,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也是与我国当前产业结构主要矛盾的演变相一致的。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并不主要是数量的不协调,更主要的是研发、设计、营销、管理、品牌、分工深化细化等关键环节滞后的制约。也正是这些关键环节的滞后,使得第二产业单兵独进,三次产业之间缺乏协同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花更大的力气,鼓励自主创新,鼓励建立与全球化相适应的营销体系,鼓励分工深化细化,鼓励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和融合,推进制造业、农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
要实现上述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并不容易,有很多工作要做,涉及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等方方面面。
比如,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而且应该同样重视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品牌培育和营销创新,推进多维创新。
又如,需要构筑全方位的支撑体系。目前的发展模式与当前的体制机制是密切相关的。推进多维创新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和体制条件。要求建立与新的发展观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政绩考核体系,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适应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分工深化、细化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和法律法规建设,以及与促进竞争力和效率提高相适应的能够有效竞争的体制、要素流动的体制,等等。
还比如,在全球化条件下,需要有国际视野,统筹产业发展和布局,谋求更加和谐的国际关系。在国际分工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改善分工地位,并不只是通过技术升级所能解决的,品牌、营销等都是提升分工地位的关键环节。从利用全球资源、整合资源出发,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技术创新机构要“走出去”,劳动密集型行业要“走出去”,资源密集型产业也要“走出去”。以扩大制成品进口、扩大海外投资、技术交流等来促进国际分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国内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影响。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是我们根据上述线索,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的一些思考,有宏观层面的分析,有行业案例分析,也有主体行为分析。期望这些思考和分析,能够对关注这些问题的同仁及读者有所参考和裨益。
目录
综合篇
第一章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形成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矛盾的原因分析
四、结论与启示
第二章我国出口结构变动特征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出口结构变动特征
二、我国商品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出口结构变动趋势
四、促进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对策
第三章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国际经济环境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二、社会需求变化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三、供给条件变化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四、机制及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五、主要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
第四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与对策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总体特征:粗放和低度化
二、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后果
三、造成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原因
四、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
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
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农业篇
第五章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升级的特征、问题及思路
一、农业结构升级的概念及评价方法
二、农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三、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升级现状和问题
四、新时期我国农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重大挑战
五、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取向
六、促进农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六章我国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对策
一、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
二、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特征
三、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制约
四、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因素
五、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
六、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方向
七、政策建议
第七章我国畜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一、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及测度
二、新阶段我国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状况
三、新阶段畜牧业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因素实证分析(以养猪业为例)
四、新阶段我国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新阶段加快我国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第八章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研究
一、农村中小企业:概念、数据与现状
二、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现状
三、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问题的成因及今后调整升级面临的制约因素
五、促进农村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对策建议
第九章小规模经营农户技术行为选择对农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一、引言
……
工业篇
服务业篇
高技术产业篇
附录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综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工业化的推进,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前比较特殊的工业化过程的基点上进行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通过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以抑制消费和以农补工、以轻补重的强制性积累方式,推行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使我国从一个工业化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地步人了工业化国家行列;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超前特征,国民经济中工业比重和工业经济中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相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到1978年,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到32.76%,比1952年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工业所占比重则上升到49.40%,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35.57%上升到1978年的57.32%。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战略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发展目标和工业化战略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之相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针对改革以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过度扭曲,改革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产业结构处于一个“拨乱反正”的时期,因此,在改革初期工业结构演变出现了与一般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不尽一致的过程,而进入80年代中后期,产业结构基本上步入了正常演变的轨道。我国产业结构变化所呈现出的阶段性与发达国家所经历的一般发展过程是有所不同的。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又是以渐进的方式进行,并且在经济发展战略上采取了混合型的发展战略,一方面重点满足人们消费需求,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发展,以缓解当时属于“瓶颈”的基础产业的制约,提高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并鼓励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的阶段性特点。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改革开放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结构的“拨乱反正”时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产业结构的初步升级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高级化和重化工化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