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中国学术思想抉隐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近代哲学/当代哲学,
作者: 严寿澂著
出 版 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47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20808340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清代学术思想史所作的研究的成果。该书通过对清代代表性学术人物的个案研究,深刻而清晰地揭示了有清一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内在规律,对清代学术思想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作出了科学的判断和定位。
作者简介
严寿澂,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现执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及美国克莱蒙研究生大学(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宗教学院经典诠解研究所(Institute for Signifying Scriptures)特约研究员。治学领域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与古典文学,旁涉政治思想及宗教学。近年刊有专著《近世中国学术通变论丛》(台北2003年版)以及期刊论文多篇。
目录
自序
引言
明末大儒王船山的人格与思想
庄子、重玄与相天——王船山宗教信仰述论
“两行”与治道——读王船山《庄子解》
“思主容”、“涣其群”、“序异端”——清人经解中宽容平恕思想举例
近代实用型儒家循吏之学——袁简斋论治发微
焦循“一贯忠恕”说与儒家多元主义
道光朝士风与学术转向——读沈垚《落帆楼文集》
嘉道以降汉学家思想转变一例—读丁晏《颐志斋文集》
经学、史学与经世——朱一新学述
从改善民生、革新行政到议员政府、普及教育——蒯光典政治思想述论
此意深微俟知者——吕诚之先生史识述论
今文学之转化——吕思勉经学述论
刘咸炘诸子学述论
察变观风,史有子意——读刘咸炘《治史绪论》
儒道二家思想与价值多元论
中国现代学术与文化自觉问题
书摘插图
明末大儒王船山的人格与思想
(一)
王船山是所谓清初三大儒之一,且于光绪三十三年从祀文庙。然而船山以明衣冠终其身,决不承认是清朝之民,从其《自题墓石》可见:
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侧其继配襄阳郑氏所袝也。自为铭日:
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其中最可留意的是“全归”二字,指的是《礼记祭义》所载乐正子春引“曾子闻诸夫子”的话(亦载于《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所谓“不亏其体”,亦即《孝经》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隐含之意,便是终生不薙发,不易服,故日“全而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