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丛刊(2002.1)2002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王杰 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3-1字数: 230000版次: 1页数: 255印刷时间: 2002/03/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3474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东方丛刊》创刊十周年了。这十年,她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峥嵘岁月,备尝了人世的崎岖和沧桑。无疑,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人心惟微,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全球化风暴愈演愈烈的今天,在希望与困惑、进步与艰难并存的今天,我们尤应珍视中华传统人文资源,守卫充溢着诗性智慧和东方哲理的精神家园。这里,《东方丛刊》显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舞台,但我们愿以此与各位学人一道为建构东方语境而努力,也祝愿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走向新的辉煌!
目录
东方美学、文艺理论
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审美随笔:写意画与中国艺术传统
为建构东方语境而努力——《东方丛刊》创刊十周年感言
哈姆雷特之谜新解:菲勒斯中心论
语言与理论——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一个侧面
“美的范畴”与理解“美”的前提
文体文本话语——文学文化研究中的三个概念和三个层面
胡适与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学林新语
艺术、人工智能与网络:世纪之交的走向
中国诗学
论古典诗学的“中和”美特征
中国古典接受理论的独特范畴:亲证
论两汉时期的文学批评模式
文白与畛域——论《学衡》的基本文学观念
论民初思想界的传统选择——兼及康有为思想的转变
比较文学
《摩罗诗力说》与比较文学
篡改浸润误读——浅析古代两河流域文学对希伯来文学的影响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省思
“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比较研究
命运担当救赎——论《俄狄浦斯王》与《雷雨》的命运观
中国文学
东方情思的凝结——论世纪年代初期的小诗诗潮
一源三水:《桥》、《边城》、《受戒》比较略论
从自居易到苏轼——唐宋文人心路历程之一瞥
论西晋诗人的隐逸心态及隐逸诗创作的独特性
书摘插图
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一、当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实背景
中华古代文论的研究已经被公认为“国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在经过了五四新文化的激烈的反传统运动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商业大潮的洗礼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在这新世纪开篇之际,所谓的“国学”又会热起来呢?这是偶然的吗?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这不过是某些知识分子“为学术而学术”,以逃避社会喧嚣的无奈的行为?
这里我们有必要谈一谈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90年代的“国学热”之间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种呼唤中华古老传统文明的热潮。从先秦诸子学派、汉代儒学、魏晋玄学、隋唐达到高峰的佛学,到宋明理学、明代心学、清代乾嘉小学,等等,都被重新拿出来研究。传统的文学艺术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热潮也有增无减。对中华传统文化评价之高,可以说是空前的,更不用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大量印刷和广泛流传。《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的发行,可能创造了书籍发行之最,目前一切所谓的畅销书都在其面前“相形见绌”了。曾经在五四时期被认为要打倒的“孔家店”(孔子),在近70年后,又被尊为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古代文明的先驱和圣人。一部由中国书店1994年出版的、规模达280万字的《孔子文化大典》,就是为“隆重纪念孔子诞辰2545年”而作的。编著者在题为《孔子——永远的人类伟人》的“代序”中赞美说:“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儒家哲学的开山鼻祖,首创儒家学说体系。他的学说、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等诸多人文科学领域内均有独创与建树,其博大思想,符合中华民族的需求,适应了当时的中国国情,形成了传之久远的时代精神。”编著者甚至认为,“孔子站在中华民族的前列。‘背着因袭的重担,肩着黑暗的闸门’,使中国奔向新的未来”。耐人寻味的是作者用当年反孔先锋鲁迅的话来赞美孔子,其美化孔子之“用心”可谓“良苦”。所谓“新儒学”更是不胫而走,成为学术时髦。老子和庄子开创的道家哲学,也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一时间,“国学”又成为显学。连五四时期为革命开路的“反传统主义”也受到各种质疑和诘难。林毓生那本广为人知的《中国意识的危机》,集中批判了五四时期陈独秀、胡适和鲁迅的“反传统主义”,他说:“这三人在性格、政治和思想倾向方面的差异影响了他们反传统主义的特质。但他们却共同得出了一个相同的基本结论:以全盘否定中国过去为基础的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是现代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的根本前提。因此,对五四反传统主义所以激烈到主张中国传统应该予以摒弃的问题,是无法从心理的、政治的或社会学的概念来加以解释的。”这本书于80年代中期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学界引起广泛注意。不少学者沿着这条思路对五四的“反传统”进行这样那样的批评,似乎五四“反传统”精神不行了。当然,也有人不能理解对传统文化的鼓吹和对五四反传统的否定,认为这些人又要躲到“故纸”堆里去讨生活,对现实生活采取隔离的态度,争论甚为激烈。这个新的学术景观是怎样出现的呢?是传统文化变了呢,还是人们的观念变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