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丛书 北京与莫斯科从联盟走向对抗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外交、国际关系 ,
作者: 李丹慧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0-1字数:版次: 1页数: 52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334940包装: 平装目录
编者前言战后中苏关系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角度
战后东北问题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49)
中苏结盟与苏联对新疆政策的变化(1944~1950)
毛泽东、斯大林与满洲的斗争(1945~1946)——民族主义还是国际主义
斯大林、冷战与中国的分治
论中苏同盟的起源
刘少奇秘密访问莫斯科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谈判:愿望和结果
中苏同盟与美国:战争、政策与理解(1950~1961)
苏联的对华援助及民间合作
中苏经济合作的瓦解(1950~1960)——从文化心理角度所作的解释
中苏分裂的军事因素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远东与苏中关系
毛泽东苏联观变化原因剖析
毛泽东对苏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演变(1954~1960)
毛泽东与中苏同盟的兴衰
苏联非斯大林化运动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苏联外交部对分裂前夕苏中关系的估计
对60年代中苏论战中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从结盟到破裂:中苏论战的起因
回顾和思考——与中苏关系亲历者的对话
对1962年新疆伊塔事件起因的历史考察——来自中国新疆的档案材料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前东德统一社会党档案的新证据
中苏边界冲突:对亚洲冷战的新探讨
书摘插图
战后东北问题与中苏关系走向(1945~1949)
近年来,学者们就新中国外交对苏“一边倒”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出版了一些与此问题有关的专著。这些文章和著作深入挖掘各方面史料,不乏精辟之论,但大都对东北问题与“一边倒”形成的关系未加注意或未予应有的注意,而且没有将中共对苏“一边倒”与国民党对美“一边倒”合并考察。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憾,并以此就教于各位先行者。
一、战后东北问题是中、苏、美关注的焦点
中国东北地区东邻日本,南抚朝鲜,西控蒙古,北连苏联,更是中国京津腹心地区的屏蔽,兼以幅员广大、物产丰饶,其战略意义在远东地区处于无与伦比的地位。因此,从19世纪末开始这里一直是远东国际矛盾的焦点。日本侵华战争首先在这里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在这里结束。战后东北集中了最多的日本战俘,有除日本本土之外最强大的日资产业和武器储备,显然战后东北问题如何解决、东北地区将由何种政治力量主宰,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而且直接关系到远东局势甚至世界格局的变化与发展。因此,战后中(国共两党)、苏、美三国四方都把注意力集注于东北。
战后美苏关系和世界格局是雅尔塔会议确定的。《雅尔塔协定》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它构筑了战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则是《雅尔塔协定》的派生物。因此《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将美、中、苏三国紧紧地连接到了一起。《雅尔塔协定》的达成使苏联出兵东北,《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则是苏军占领东北全境的产物。苏联出兵东北的直接作战目标是日本关东军,但其最终目的则是恢复沙俄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失去的侵华权益。《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满足了苏联的要求,这样,美苏就以牺牲中国的利益达成了联盟,战后出现了美苏协调一致的对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