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陈玉秋 主编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5-1字数:版次: 1页数: 46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334561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语文课程新目标和教改新理念,系统地分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手段。
内容简介
语文教学理论界的同仁们,在本学科的理论探索上做了很多工作,写出了不少有影响的语文教育方面的著作。首先是1980年,在教育部的关心、指导下,武汉师院等12所高师院校联合编写、出版了我国“文革”后的第一部《中学语文教学法》,这是颇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随后,这方面的著作陆续问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今已有80多个不同版本的“语文教学论”著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朱绍禹的《中学语文教育学概说》,张鸿苓等人的《语文教学方法论》、《语文教育学》,于亚中主编的《中学语文教育学》,阎立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于满川等人的《语文教学论》,李瑛、黄麟生等人的《中学语文教学论》,王世堪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苏立康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等。 当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刘国正和朱绍禹等。
从1924年黎锦熙先生写成我国第一部语文教育专著至今,已有近80年光景。这门学科的名称经历了教授法一教学法一教材教法一中国语言教学法和文学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一中学语文教学法一中学语文教学论一中学语文教育学等不同的演变过程。
在编写这本教材时我们注意到,目前,我国对这门学科的定名普遍流行着三种名称:一叫语文教学法,如1980年武汉师院等12院校的《中学语文教学法》,1988年朱绍禹的《中学语文教学法》,1995年王世堪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二叫语文教学论,如1989年于满川等人的《语文教学论》,1989年黄汉清、黄麟生等人的《中学语文教学论》,1997年靳虎等人的《语文教学论》,2000年李瑛、黄麟生等人的《中学语文教学论》);三叫语文教育学,如1982年朱绍禹的《中学语文教育学概说》,1987年张隆华人的《语文教育学》,1993年张鸿苓等人的《语文教育学》和1996年阎立钦、倪文锦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等。经过反复思考,我们给本书定名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现代语文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育
第二节 建国前的现代语文教育
第三节 建国后的当代语文教青
第二章 语文课程性质与语文课程新理念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
第二节 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三章 语文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语文课程目标概说
第二节 语文课程总目标
第三节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第四节 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第四章 语文教材与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建设及使用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五章 语文教学原则
第一节 语文训练与思想陶冶统一
第二节 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同步
第三节 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协调发展
第四节 语文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辅相成
第五节 语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整合
第六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教学新理念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能力训练
第三节 阅读教学基本过程
第四节 阅读教学基本技能
第五节 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
第六节 各类文体的教学
第七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反思
第二节 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理念和趋势
第三节 作文能力训练
第四节 作文技能训练
第五节 作文教学的基本过程
第八章 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节 口语交际的意义
第二节 口语交际的特点
第三节 听话教学
第四节 说话教学
第九章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反思
第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范围
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法
第十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
第十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现代化手段
第一节 语文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
第二节 语文教学运用现代化手段的要求
第三节 几种电教媒体的运用
第四节 语文教学课件制作与评价
第五节 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第六节 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反思
第十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第二节 语文教育评价的三个维度
第三节 语文考试的趋势
第十三章 中学语文教师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现代语文教育的回顾与展望
现代语文教育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到现在已近100个春秋。大家都知道,我国有着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语文教育更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翻开中国的语文教育发展史,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从深厚的文化底蕴里散发出来的阵阵书香,沁人心脾,引人遐想,启人心智,悦人性情。那优美雅致的文言,铿锵有力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婉转自如的韵律,洒脱超越的气质,以及摇曳多姿的风采,构成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独特风貌。回眸历史,着眼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展望语文教学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语文教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与中国文化一道成长,历经几千年。可以说,人类自有了文字,就开始有了语文教育。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是以人文为核心的教育。进入现代,语文教育在吸收古代和近代可贵经验的基础上,赶上了时代步伐,为国家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育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学科融为一体的,并没有明确的语文学科概念。“语文”一词,是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语文课本之时开始使用,1951年全国统一使用的。古代尽管没有“语文”二字,但语文教育早就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