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的观念与体系构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马龙潜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66印刷时间: 2005/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335427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包括: 文艺学观念和文艺学的发展与变革、文艺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特性、文艺的主客体关系结构形态、附录(网络文学漫谈)。
内容简介
该书共分3编,第一编在评论各家学说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当代中国文艺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轨迹,作了深入细致的阐述。第二编在主客体结构论的视野中,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文艺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特性作了分析论证。其中既有对文艺创作、文艺鉴赏和文艺批评等不同文艺实践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的深入分析,又有对古今中外不同历史形态、社会形态的文艺作品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的全面考察,从而在更为具体的逻辑的和历史的层面上对艺术的本质作了具体的规定。第三编通过对各种艺术形态具体的主客体结构方式的分类研究,提出自成一家的主客体结构论的艺术分类理论。
目录
第一编 文艺学观念和文艺学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章 文艺学观念的历史演变
一、文艺学发展与变革的本质与机制
二、对文艺本质研究的历史反思
第二章 当代中盈文艺学基本观念的确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基本观念与毛泽东文艺思想
二、邓小平文艺思想与当代中国文艺学基本观念的确立
第三章 文艺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东西方古典美学的美学方法论与艺术本质观
二、当代文艺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三、当代文艺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编 文艺的主客体关系结构特性
第四章 主客体结构论文艺观
一、在文艺主客体关系结构中把握文艺的本质
二、文艺主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受动性和主动性的和谐统一
三、文艺主客体的动态组合
第五章 不同文艺活动方式的主客体关系结构
一、文艺创作的主客体结构
二、文艺欣赏的主客体结构
三、文艺批评的主客体关系结构
第六章 不同历史形态文艺的主窖体关系结构
一、西方古代艺术的主客体关系结构
二、中国古代儒道融合的美学和艺术
三、西方近现代艺术的主客体关系结构
四、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主客体关系结构
第三编 文艺的主客体关系结构形态
第七章 文艺主客体结构对艺术类别与形态的规定
一、东西方艺术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
二、艺术建构的方式所规定的艺术类别与形态
三、作为历史范畴的艺术类别与形态
第八章 偏于客体结构的艺术
一、雕塑
二、绘画
三、文学
第九章 偏于主体结构的艺术
一、工艺美术与建筑
二、书法与舞蹈
三、音乐
第十章 客体结构与主体结构内在统一的艺术
一、戏剧
二、电影
三、电视艺术
四、摄影文学
附录: 网络文学漫谈
1 异彩纷呈的网络小说
2 与“网络写手”同行——走进网络原创文学的世界
3 新世纪的网络原创文学
4 浅议网络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变迁
书摘插图
第一编 文艺学观念和文艺学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章 文艺学观念的历史演变
一、文艺学发展与变革的本质与机制
对于什么是文学艺术的问题,尽管古往今来有各式各样的理解,但其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要依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的基本特征,还是为人们所基本认同的。实际上,当我们在探讨一个抽象、普遍、理论意义上的文学艺术概念的时候,已经在把它融入各个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时代的背景之中,已经在面对各种具体存在的文艺形态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抽象的、一般的、亘古不变的文学艺术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具体的地域、民族和时代的文艺和由它们所汇成的流传不绝的人类文学艺术的历史长河。这首先要从以文学艺术为研究对象的文艺学发展和变革的本质与机制谈起。
包括文艺科学在内的人类一切科学的发展,都遵循着一条共同的规律,即知识的量的增殖与理论的质的飞跃的对立统一。早在1844年,恩格斯就依据知识的增长同前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的客观事实,提出了科学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论断。科学的这种遵循指数规律加速发展的过程,显然是由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这两个相互依存的阶段交替完成的。
进入20世纪以来,关于科学的发展不仅是知识的量的积累,也还包括整个理论体系的质的飞跃的理论,已成为科学哲学的主流。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集中讨论的就是科学发展和变革的本质和机制的问题。他在书中提出了科学发展的“革命性”与“进化性”的概念,认为任何科学上的重大进步都是由于旧理论遇到危机,“在实在跟我们的理解之间发生剧烈冲突时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