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知识产权科学发展战略

分類: 图书,法律,民法,知识产权,
作者: 杨枝煌 著
出 版 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8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47239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美国金融海啸的最新解读,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制度设计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核心逻辑,人民币国际化的思径选择中国科学发展的战略总署。
内容简介
本书在精读国内外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有关优秀元素,按照科学发展观和金融领土理论的理念,延续本人的金融现代化研究,对金融知识产权这一前沿课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力图构建自己的金融知识产权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金融知识产权制度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的基础制度,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第二黄金时代的战略资源,面向人民币全球化的金融知识产权治理将是新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因此,问您必须构筑中国知识产权科学发展战略,提高金融知识产权的社会主义运用水平,优化中国金融业务结构,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质量,并能够发挥所有资源特别是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的作用,实现科学技术化、技术专利化、专利资本化、知识产权产业化,成为中国金融外交的博弈优势,拓展中国金融版图,提升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有效地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型国家。
作者简介
杨枝煌(原名杨杞煌,笔名杨之煌、岂煌),闽南人,1975年9月30日生,汉族,英语专科;中文硕士,师承汪文顶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师承李顺荣教授;浙江大学法金融学博士后,师承史晋川教授。曾经参与985重大课题“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WTO与中国商业银行改革及创新”,独立承担国家课题“中国金融知识产权治理研究”。长期关注中国经济、中国金融、法经济学等前沿学科的研究,提出“中国民营银行理论”和“中国金融双轨现代化理论”,并从意识形态领域补正了“金融生态理论”,在国内外首创“金融模块化”理论。首创英文词组“FINANCIAL MODULARTION”、“FINANCIAL MODULAR DECOMPOSITION”、“FINANCIAL MODULA RINTEGRATION”;首次系统提出“金融知识产权(FIPR)及其治理理论”。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金融知识产权治理文献综述
第一节 外国关于金融知识产权的探讨
第二节 中国关于金融知识产权的研究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金融运用
第四节 文献综述结论
第二章 现代经济理论与金融知识产权治理
第一节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知识产权治理
第二节 法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知识产权治理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与金融知识产权治理
第四节 机制设计理论与金融知识产权治理
第五节 优势理论与金融知识产权治理
第三章 金融知识产权的全球实践
第一节 金融知识产权发展语境
第二节 域外金融知识产权管窥
第三节 中国金融知识产权现状
第四节 全球金融知识产权评价
第四章 中国金融知识产权治理战略
第一节 充分认识金融知识产权治理的重要性
第二节 大力增强金融知识产权治理的紧迫感
第三节 建立中国金融知识产权科学发展战略
第四节 构筑金融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保障机制
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能力(代节语)
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期间著诉
博士期间著诉
博士后期间著诉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金融知识产权治理文献综述
第二节 中国关于金融知识产权的研究
一、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知识产权研究
中国对金融知识产权的研究最早始于台湾地区,而且台湾地区在全球的金融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中处于领先地位。1994年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已经觉察到美国金融专利战略的冲击,认识到自己的后发劣势并开始采取措施强化专利保护力度,但其成熟运用专利战略能力还有待加强。具体而言,台湾地区IT产业界虽然拥有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研发能力,但是实绩不多。政府则修订了相关政策和法律,例如依据WT0《服务贸易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国际规则,积极修订完善金融法律、专利法律,酝酿调整专利审查基准。相较而言,学术界的成绩最大。2000年台湾地区交通大学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刘尚志及其学生陈佳麟出版专著《电子商务软件之专利保护——发展、分析、创新与策略》,系统研究了计算机软件专利、电子商业方法专利;2001年3月,台湾地区元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厚达270页的《创新金融专利探索》一书,据称为全球第一部专门探讨金融产业相关专利的著作,囊括多篇海内外知名金融产业的专利研究报告,并专门探讨USPTO商业方法专利白皮书对电子商务及金融证券专利的影响,以及近百项金融商品及服务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要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