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日本
分類: 图书,文化,世界文化 ,
作者: 汤祯兆著
出 版 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4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904669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从整形丰乳内窥浴血人妻,由误认腐女子远视误读M型,插手日本,预警香港。
如果日本算是抄袭,香港流行文化可能连二手的也不是。在这个意义底下,也许没有人会找不到理由去读汤祯兆的这本《命名日本》,尤其是连大学通识课程也和你分享“Ga妹是怎样炼成的”。
——朗天
“应景”也许是日本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机制,从大众心理上说,不仅是一个消费对象,而且是把“流行”延续下去的链条,他们的流行文化之所以层出不穷,无怪乎这样一个机制存在。汤兄的《命名日本》,对这一点把握十分到位,值得称许!
——毛丹青
内容简介
一起脱掉命名的外衣,去见识一个真正的流行日本吧
人妻、女子铁道迷、主妇、悠长假期、落水狗、化妆狂.巨乳、购物狂、腐女子、老头、武士道、AV、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货公司,感泪、郊外、M型社会等等。眼花缭乱的名词背后是冷静清晰的追索,谁为谁命名,谁又被谁命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捕捉东洋图景,深思自身处境!
人妻、女子铁道迷、女子高生、主妇、悠长假期、落水狗、化妆狂、巨乳、购物狂、腐女子、老头、武士道、足球、寅次郎、欺凌、百货公司、感泪、郊外、文坛、御宅族、M型社会、AV等等。知道这些字词的意思,并不单为追赶潮流。这其实是为读者提供认识日本社会当地语境的新线索,让大家考察日本人在过去二十年,如何透过创作新的词汇与概念去面对社会不安,重新认识自己及他们身处的环境。 从窥看日本的文化现况,预警香港的文化断层。
作者简介
汤祯兆,香港作家,长期从事文化写作,兴趣由文学至电影,再扩展至文化研究。主要写作领域包括日本文化研究、社会文化观察、电影解读、文学创作及评论等,著作发表也由香港延伸至台湾及内地。曾任香港电台“开卷乐”及“东洋现场”节目主持人。目前为《亚洲时报》网络版,香港《文化现场》,台湾《台湾电影笔记》,内地《城市画报》、《上海壹周》、《新视线》及《南都周刊》等的专栏作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教授“创意媒体写作”。 2008年个人新著: 1.《整形日本》,山东人民出版社 2.《情热四国》,香港:知出版 3.《全身文化人》,香港:文化工房 4.《香港电影血与骨》,台湾:书林 5.《日本映画惊奇——从大师名匠到法外之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个人博客 http://blog.roodo.com/tongsiu http://blog.sina.com.cn/tongsiu
目录
序一 阅读日本的快餐法则
序二 命名从来是一种策略
1 容易命名的女人
1.1 “人妻”的易容术
1.2 女子铁道学入门
1.3 日本女性的AV下半生
1.4 日本中学女生的时代变化
1.5 专业主妇的去向
1.6 腐女子的前世今生
1.7 落水狗的美学
1.8 电车厢内的化妆狂
1.9 丰乳传说的现代神话
1.10 购物女王的浴血人生
1.11 十年《长假》有时尽,濑名小南去无从
对谈:姐姐妹妹自发功直到香港的尽头
2 男人名字就是苦
2.1 老头的夕阳美学
2.2 武士道电影的新诠
2.3 为何会是足球?——J-League的民族心理及国族认同考核
2.4 寅次郎的流浪传奇
2.5 欺凌的失焦——受害至加害的转化
2.6 运动教坏人?——日本青少年的育成误航
2.7 自行车的人车合一美学
2.8 反乌托邦者的选择——野泽尚自杀之路
2.9 寺山修司2006札记
2.10 十一月,去看寺山修司
对谈:怎么天生不是女人熟到陌生
3 消费男女的文化原像
3.1 文坛偶像畅销构造攻略
3.2 百货公司城市末日?
3.3 郊外病理学的思考
3.4 香港与日本在流行文化上的“友好”关系
3.5 泪之消费——感动市场的思考
3.6 《禁室培育》的文化根源
3.7 宠物狂的两极化年代——人的动物化世纪?
3.8 手机文化的研究新潮
3.9 “M型社会”的误读
3.10 香港对日本AV的色情想象
3.11 社区重建的地缘动力
3.12 “新新宗教”的幻想光环
3.13 温泉与日本性
对谈:命名大起义上下而求索
附文一 下一站,命名
附文二 离陆的思想与着陆的思想
后记 由《整形日本》到《命名日本》
书摘插图
1 容易命名的女人
1.1 “人妻”的易容术
《现代人妻读本》(1938)又或是《人妻的教养》(1940)之类的作品.当时并不罕见,都是由一些医学博士执笔,用来教导妇女在婚后生活中所需的医学及实用常识的指南式读本。当然今天假若在日文的网络搜寻机器中输入“人妻”,大抵出来的九成均与色情产物有关,时代的变化绝非语言本身所能自主操控。
“人妻”的浮世相
在当代的日本传媒语境中,“人妻”确属针对的焦点,即使不刻意从色欲角度去描摹,现实上的切入取向也是以负面为主。母亲以及妻子的角色,往往令不同年纪的日本女性感到沉重压力,因而产生奇异的行径。《周刊大众》在2002年6月24日便曾报道,不少年轻的新婚女性出现下厨偏执症,对食品的味觉出现怪异的沉溺。例如有主妇无论弄任何菜肴也一定要有沙拉酱,亦有人包饺子时加上薄荷作馅料,更甚者在芝士蛋糕中加上豉油等等。传媒认为这是传统家庭结构崩坏的恶果,年轻主妇再没有参考对象,亦没有为家人服务的律己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