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性潜山油藏表征与预测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
作者: 周英杰著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7-1字数: 259000版次: 1页数: 156印刷时间: 2006/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15594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埕北30潜山为例,通过井点描述,井间构造裂缝模拟,对裂缝性潜山储层特征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对潜山储集体进行了横向预测,最后,评价了潜山裂缝性储层的产油潜力。
本书可供石油地质人员、油藏工程人员及石油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潜山油藏的概况
第二节国内外潜山油藏研究现状
第三节潜山油藏描述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埕北30潜山地质背景
第一节区域构造背景
第二节地层层序及岩性
第三节潜山的构造解释
第三章井点裂缝描述
第一节潜山裂缝性储层构造裂缝类型
第二节构造裂缝的方位
第三节构造裂缝的倾角
第四节构造裂缝的开度及间距
第五节裂缝的密度
第六节裂缝的充填性
第七节裂缝性储层类型及评价
第四章井间构造裂缝模拟预测
第一节埕北30潜山古构造应力场
第二节潜山储层岩石学性质及岩性定量识别
第三节古构造应力场预测
第四节岩石破裂准则
第五节裂缝发育程度的模拟预测
第六节构造裂缝综合评价及控制因素
第五章储层测井响应及参数解释
第一节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第二节储层测井响应
第三节储层测井识别
第四节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第五节储层物性试井解释
第六章储集体横向预测
第一节潜山储集体地震属性预测
第二节潜山储集体地质异常检测
第三节潜山储集体地震反演预测
第四节储层空间展布及控制因素
第五节储层参数横向预测
第七章油藏特征
第一节油藏类型的识别
第二节挥发油藏流体特性
第三节油藏的连通性
第八章油藏产油潜力评价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藕合二
第二节产油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GIS与ANN藕合评价模型设计
第四节潜山油藏采油指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