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油田大事记-1976-2005年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
作者: 《华北油田大事记》编委会编
出 版 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5-1字数: 424000版次: 1页数: 363印刷时间: 2006/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154875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华北油田大事记》详细介绍了华北油田30年发生的重要事情,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归纳成条,编纂成书,以献给华北油田的创业者和建设者,献给将来参加到华北油田队伍中来的一代又一代新的建设者,献给关心华北油田建设利发展的朋友们。《华北油田大事记》可让大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增强发展的信心;也可让华北油田各级领导者知道华北油田的昨天,掌握华北油田的今天,更好地设计华北油田的明天。
目录
概述…………………………
任丘油田的发现(1956--1975年)
1956年
1958年
1959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9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冀中石油会战(1976--1981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油田发展建设(1981--1999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重组改制后(1999--2005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附录一
关于组织冀中地区石油会战的报告
关于成立中共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核心小组和领导干部任职的通知
关于华北油田改变领导机构名称、改设党委和领导干部任免职的通知
……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编后记
书摘插图
概述
一
华北油田地跨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两市,油气田区域面积15.6万平方千米,职工队伍、施工单位分布在河北省的沧州、廊坊、衡水、保定、石家庄等市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锡林浩特、二连浩特、赛汉塔拉等区域。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冀中、二连两个区域,油田机关设在河北省境内的任丘市。
冀中油气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西起太行山,东与大港油田搭界,北至大兴县,南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南北长300多千米,东西宽80--130千米,面积28400平方千米,海拔10~1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向渤海湾倾斜,坡度为1/200~1/2000。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2℃,年极端低温为一25℃。夏季七月份平均气温26.1℃,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酷暑有10~18天,年极端高温可达40℃。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600毫米。区内交通发达,连接首都北京和全国各地的铁路、公路干线多数经过这里,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人口稠密,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为回族,尚有少数的满、蒙、维、苗等民族散居各地。
冀中油气区地层层序,在区域上除古生界的石炭系下统至奥陶系上统缺失外,有新生界第四系、第三系,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古生界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中上元古界的青白口系、蓟县系、长城系和太古界。中新生界地层以砂泥岩为主,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地层以碳酸盐岩为主。盆地内以第三系沉积为主。区内几乎所有层系中均获得工业油流,其含油层系自下而上为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第三系孔店组、沙河街组、东营组及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