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在中国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柏桦主编
出 版 社: 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220000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7522058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自古而然,东两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由来已久。然而自两方工业革命兴起以来,由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超过了胜界其他地区,以致于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不少东西方学人都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乃至生活方式视为衡量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尺,把社会进步的理想目标定位于以西方发展模式为蓝本的现代化,或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普世文明。所谓西风东渐、西学东移,一相当一批东方学人和政客也把工业化、信息化等现代科技进步看做西方文明的必然产物,为此他们不遗余力地向西方寻求真理,甚至将扬弃本民族的传统,从器物、制度到生活方式上全面模仿西方作为实现现代性改造的唯一模式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归宿。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遂呈现为单向的态势——以先进的西方文明征服、影响和改造其他“落后”或“野蛮”的文化似乎成为人类走向现代化生活的必然趋向。
目录
序言
上编外国诗人在中国
第一章“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波德莱尔在中国
第二章冯至:《十四行集》与中外诗歌文化
第三章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
第四章从里尔克到德里达——郑敏诗学资源的两翼
第五章从模仿到互文——论帕斯捷尔纳克对王家新的唤醒
第六章同写平凡的“世界性因素”——韩东和拉金诗歌的平行比较
下编外国诗潮在中国
第七章闻一多的“文化抵抗”与新诗“格律”的确立
第八章卞之琳:象征主义诗艺与中国古典精神的“主知”化结果
第九章还原:“非非”的零度情缘
第十章闯荡江湖——莽汉主义的“漫游性”
第十一章感受即反叛——杨子诗歌的反现代性凝视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
——波德莱尔在中国
众所周知,是波德莱尔才使得“法国诗歌终于走出了国境。它使全世界的人都读他;它使人不得不视之为现代性的诗歌本身;它产生模仿,它使许多诗人丰饶”①。他的这种诗歌精神繁殖力(借自瓦雷里的一个观点),他那“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这句诗出自《恶之花》中《乌云密布的天空》一诗),不仅漫卷了整个欧洲,甚至波及了亚洲,冲击了中国自李金发以来的中国新诗。他不仅给老雨果带来新的战栗,也给全世界的诗人带来新的战栗。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位有西诗修养的中国文人都会立刻从波德莱尔的“冰和铁”中见出他的作诗法,即波氏之诗并非典型的象征主义,而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象征主义这三种诗法的融合,正是这三者的融合,才又使得他成为一个T.S.艾略特所说的那样的诗人:“他确实是浪漫主义的产物,但是由于他在本质上又是第一个反浪漫的诗人,他只能像其他诗人一样利用已经存在的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