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枕上卷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马未都 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20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2006911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马未都不谈收藏谈人生、谈社会、谈文化,语言一如既往的干净利落,分析一如既往的入情入理。
三五百字的小文,真实生动的人生故事,借成功人士的头脑,提升对自我人生的理性认识,而文中的一两句话也极可能让你如醍醐灌顶,久久缠绕你的生活中的困惑,从此烟消云散。
内容简介
写这套丛书时马未都五十三岁,自称此套书是对前半生的一个总结,也是个人生经验的大汇集。马曰:如果我的出生是起点,现在算是一站,下半生决没有等长的时间了。所以古人常常发出哀叹,人生苦短。其实短长都罢,关键是要活得明白。这套小书理应叫“明白集”。
《马未都说》一套三本,分别用了“枕上篇”、“车上篇”“厕上篇”,每篇都按照人情、事理、文化、杂谈四个部分分类,写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人生的感悟,并用自己半生的经历和观察力,拨开纷纭的现象,直接探究事理的本质,而书中提出的一些关于艺术的普及和创新的观念,无不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忧。
作者简介
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著有小说集《今夜月儿圆》,1992年出版的《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在《收藏家》、《文物报》上发表《明清笔筒》等文物鉴赏、研究的专著和上百篇文物研究论文小品文章。参与编写《中国鼻烟壶珍赏》。2002年出版《中国古代门窗》,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目前他又致力于关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2008年出版【百家讲坛系列】《马未都说收藏》(共五本)。
目录
人情篇
在川之乐
闹钟
西红柿
糖包
油水
炒豆
四条腿的鸡
理发店
染发
拔根儿
柳絮
麻雀
灰灰
黄枪枪
角色
黄历
亲人
父亲
天津小贩儿
玉信
大雪
编辑生涯
聚会
三十七年
如意
花肥肥
事理篇
书是什么
读书
猫书
豢养动物
巴菲特
情爱
爱情马拉松
曲直
“二”
小红旗
忠诚
习性
文明进程
饭香
干扰
牧羊犬
六角亭
求知
说教
信条
自信
坚强
认真
宽容
人之寿
文化篇
熟能生巧
真假道理
古董医院
陶瓷
五大名窑
元青花
春节
三八节
祭黄帝
兵马俑
武则天
南京
东山
红楼梦
茶
魂牵苏州
宫墙柳
劣根性
进步
民主
缠足
剃发易服
四九城
成三破二
杂谈篇
地震了
祈祷
人性光芒
诠释坚强
纪念碑
默哀
获得幸福
感官幸福
狗熊掰棒子
寿数
哭
人生百年
感恩
相声
旗帜
除夕
情人节
狗与人
皮货
盗版
洋胰子
博物馆免费
音乐会
莲花
书博会
书摘插图
人情篇
在川之乐
我上了《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怀里坐着一只紧张的黑猫,背景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旧漆大门上的门神,黄花梨圈椅显得幽暗。
最引人注意的是猫的双眼和我的双眼。
这个封面像一个时髦电影的剧照。尽管我多次上各类杂志,这个酷封面还是给了我一阵紧张感。标题出于我的意料,《平地崛起的一代》,干净利索,像这部电影的梗概,把我想说而又说不清楚的经历一语道出。
我是一介草民,无师承、无家传,平地抠饼,旱地拔葱。我不比别人强,尤其不比前人强,宋元明清至民国,所有收藏大家令我辈高山仰止,望而生畏。收藏这样耗钱财、耗精力、耗知识的雅事,本与草民无关;可谁知几十年对文物的漠视,对文化的敌视,让我在夹缝中得以落脚,而恰恰这夹缝中尚有一点点泥土,又让我生根。
我只能说,我是极为幸运的幸运儿,没有可比性,像一株山崖上的盆景,生成是个偶然。几千年来都值钱的物件,在我刚刚有支付能力时突然不值钱了,并展现在我眼前;长达十年的谷底让我充分体会了在大峡谷中徜徉捡拾的乐趣;我怎么也不清楚我对文物的兴趣如何与生俱来,如何乐此不疲,如何如醉如痴……
那十年,我是鱼,天天享受在…之乐。时间一晃,满头黑发,忽已成霜。手捧“三联”,翻阅文章时,事情一幕幕地再现,回忆一点点清晰。我说过,如果经常回忆或者注重回忆,那一定是老了。即使抱上目光炯炯年轻的黑包包,仍无法掩饰岁月在我脸上留下的沧桑。
警枕
儿时记忆中的闹钟顶着两个大铃铛,中间藏着一个球形锤。那时人小,就觉得闹钟个大,上足了弦后,一旦响起惊天动地。每天早晨,天还没亮,闹钟忠于职守地响起,其铃声酷似上课铃,让我分不清是起床还是上课。
闹钟背后有一个止闹开关,摁下去就可以不去听那烦躁的声音,可有时摁下去后又会马上进入梦乡,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这,我主动地将闹钟放到手不可及的地方,任它早晨震天动地地响完。
说来可悲,我在后来漫长的工作生涯中天天都被闹钟唤起。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不记得自己真正睡醒过。不过,闹钟在进步,那种机械大闹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文物,电子小闹钟的蜂鸣舒缓美妙,也能把人从甜美的梦境中唤醒。
我至今的生活仍然多半被闹钟唤醒,不同的是这闹钟已设计在手机的程序中。尽管手机是关机状况,但不影响其努力工作,你如不处理它,每隔五分钟它就会重新响起,锲而不舍。
这就是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我原以为古人不受闹钟之苦,时间观念也没那么重,睡醒是常态。后来翻阅古书时,发现古代有一种警枕:截一段圆木,两头缀上铃铛。睡者极不舒适,需小心翼翼,保持半睡半醒状态,避免沉睡过久。一旦沉睡,枕动铃响人醒。
宋朝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破缸救人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成年后编纂洋洋三百余卷的《资治通鉴》,乃史学界的鸿篇巨制,令人景仰。但有一点恐怕鲜为人知,司马光常睡警枕,足见其珍惜光阴。
西红柿
睡觉前有点儿饿,又不愿吃点心,怕肥,忽然发现菜筐里有西红柿,随即洗了两个,切开撒上白糖,吃得愉快。
我们这一代人对西红柿大都有感情,没感情的也有深刻记忆。小时候,水果很贵,西红柿便宜,最便宜的时候一分钱一斤,几毛钱可买一大筐。我记得一到西红柿下来,父亲就忙着做西红柿酱,窗台上一溜葡萄糖瓶子装得满满的。西红柿在担当蔬菜这个主角时,还担当了水果这个配角。
我家住军队大院,大院内只种花草,没有菜地;可院外有菜地,黄瓜、扁豆、西红柿整齐划分,一目了然。我们几个孩子最愿在西红柿地旁边溜溜达达,趁看菜园的老农不留神时,摘下几个西红柿就跑。每次得手后都会高兴地唱歌,享受成果。
后来,去农村插队,劳动休息时坐在地头上,由队长允许,一人捧一个大西红柿解渴又解馋,今天想起来,口水还流了一嘴。
西红柿吃的方法不多,大名鼎鼎的有西红柿炒鸡蛋,会做一个菜的人恐怕就会这道菜。其实做这道菜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鸡蛋大有学问,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我可以说的是糖拌西红柿,想好吃有两点,一是要冰镇,二是用手撕,不动刀。
今天生活好了,吃个西红柿就感慨良多,早年吃啥也没想过。但仔细一想,还有缺陷,西红柿吃得愉快,但不知其价是高于水果还是低于水果?
糖包
吃午饭时,厨房知我少吃,仅给了我一个糖饼。咬第一口时,红糖就顺着拇指流淌,好在不烫。这让我想起插队在农村时,每月一次的糖包。
我酷爱吃甜,可能是早年缺嘴留下的根儿。生活清苦时,甜的东西给味觉带来的快感妙不可言。小时候在家偷吃白糖,直接用勺入口中,装作若无其事时,嘴角的白糖末子让母亲逮了个现行。我深刻记得母亲嗔责地拍打我后脑勺的情景。需要说明的是那时白糖每户限量,仅供应半斤,有钱也没地儿买去。
我们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正值青春,能吃能睡,单纯无忧。以为与农民一道可以改变山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今天不提共产主义理想了,让青春无处释放,没了目标。
当时我们这些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每天也遇到诱惑的小事。比如每月吃的糖包。哪天包糖包也没一定,一百多号知青,这事我说了算。热吃成,凉吃甜,吃也有技巧。天热出汗,吃成补充体内盐分,所以天热吃成特香;而天凉时吃甜,显得更甜。
吃糖包都安排在晚饭,早上食堂窗口就贴出食谱,晚上糖包稀粥,让知青们一天都精神。我们知青食堂有位李师傅,人特瘦,发面手艺特好,同样分量的糖包(包括馒头)他蒸得就是比别人大。
糖包在北京又称糖三角,包的技术不好会流糖,一个知青一手捏三个刚出笼的糖三角,一挤,热糖流淌。顺着指头烫起一串大泡,但他也没舍得扔掉。
油水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桌子人对着菜单发愁,不知点什么菜好。
这个营养过盛的年代,吃饭成了负担。这在我年轻的时候不可想象。
我的记忆里生活最苦的年代是我十八到二十岁。我二度下乡,独立生活。第一次下乡是跟随父亲去东北五七干校,虽苦但有父亲照顾,加之年龄尚小,属于“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再苦再累也没什么大的感觉。但独自下乡就不一样了,要学会生存的一切技巧,包括处世。
“知识青年要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为今天的年轻人翻译一下这句政治色彩极强的口号,就是作为城里的学生要和农民一样地生活。口号归口号,反正两年下来,我没看见谁真正与村里农民“打成一片”,倒是时不时地发生冲突,“打成一团”。
那时最苦的记忆是常常吃不饱,肚子里没油水,今天的人想象不出来肚子里没油水是啥滋味,也没法设想一个人那时的饭量。
我曾给一个公社的拖拉机手做饭,本来是想多做一些吃蹭儿,于是称了三斤面,买了两斤肥肉,摘了一大筐豆角;面烙成饼,肉炒豆角,外加两暖壶开水,他在我眼巴巴的注视下全部吃光,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今天,连我自己也不能想象,一个涉世未深、饥肠辘辘的孩子,怎样去忍受眼睁睁看着别人享用这样一顿香喷喷的午餐。那个让每一个人背负社会灾难的时代,虽然今天听来有些残酷,但正是这样的残酷,让我及我们这一代人逐渐坚强。
四条腿的鸡
1969年1月23日,父亲带着我们兄妹三人启程去东北空军五七干校。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我清楚地记得欲行不行的人都冻得缩手缩脚。火车断断续续走了近一周,今天说起来都不可思议。
空军的五七干校条件还算好,利用废置的机场改建而成。我们全家四人与空政文工团的一位杨姓叔叔一家三人,分得一间房,七个人团结在一起。两个大人,五个孩子,本不相识的两家人由于革命的需要,攒成了一家人。多年以后,老有《红灯记》李奶奶的台词在我头脑中萦绕,就是这句:“咱们祖孙三代本不是一家人哪!你姓陈,我姓李,你爹他姓张!”
在那个没有隐私概念的年代,两家人同住一房,只在床之间拉一道半截子床单,完全是象征意义。反正我们都是孩子,我最大,也就十四岁,属于少年不识愁滋味。但我们的父亲呢?我那时不懂事,从未问过父亲的感受,后来时过境迁,也没想起让父亲回忆一下。杨家孩子的名字都忘了,一男一女,当哥哥的老是欺负妹妹。那时吃食堂,杨父为培养孩子自立,将半月饭票交与哥哥,并制定原则:荤菜两人吃一个,素菜一人吃一个。食堂窗口有一天有烧鸡,标价两元。哥哥与妹妹一合计爸爸的原则,遂买下全食堂唯一的一只烧鸡,大吃。待杨父瞧见时,鸡已剩其骨。
杨父大怒,一巴掌拍在哥哥脸上问:“没过年过节,凭啥吃鸡!”
妹妹告状:“哥哥只给我一只鸡腿!”杨父回头大声斥责:“你还想吃几只腿?!”妹妹哭泣中反问:“鸡不是有四条腿吗?”
理发店
我们在生活中一般很难让生人长时间摆弄身体,医生可以,但生病的时候总是少数,剩下就是理发了。
小时候去理发没有不排队的,所以看理发成了必要程序。那时理发店的价目表上第一栏一定写:洗理刮,很长时间固定在两毛钱上,这让今天的年轻人听起来匪夷所思。洗理刮是三道程序,刮是刮脸,就是剃须,今天的北京市恐怕此项目稀有,不知外地多不多。。
刮脸是道大活,理发师将理发椅放平,固定,然后用胡须刷在一块肥皂上反复揉搓泡沫,最后涂满脸颊;一把剃刀锃光瓦亮,用前在一块牛皮上使劲地钢几下,姿态优美的操作和沙沙刮脸声,不能忘怀。可惜那时我小,从未享受过被人刮脸的乐趣。
后来的某一天,理发店改换门庭,成了发廊。按过去老话说是换汤不换药。年轻人不知,早年的理发店稍大一些的都分男部女部,为自己方便,也为客人尊严。理发不是洗澡,还分什么男部女部!我最初也是这么想的,可当有一天我在发廊闭目享受理发的乐趣时,耳朵里却传进蜂狂蝶乱的笑声,我才知道先人的心机。
说起来理发是个头等大事.清朝人关时,满人瞧不惯汉人的发型,发出政令,要求剃发易服,使政府和百姓部付出了血的代价。
染发
经常出镜,有朋友劝我染发,说那样显得年轻。我说,皮都松了,染了未必有用。再说我还得过心里这关,否则晨起照镜子时还得重新认识一下熟悉的自我。
又有朋友听说后马上来劝我,千万别染发,否则痛苦不堪。
寻其原由,他以亲历告诉我,染了就要永远染,几天不染,寸发高升,根部一层白茬,黑发腾云驾雾一般,不像头发了,像个帽子,难看之极。
我小时候头发浓黑,听老人讲,贵人不顶重发,心里还曾怪怪的。父亲头发不多,属过桥式,出门刮风时就辨风向戴帽子,好在他是军人,有帽子可戴;我的头发随了母亲,可早白不随,母亲七十多了头发还不算太白。
在头发这个问题上,上帝是公平的,浓密硬发早白,稀疏软发早脱,很少见老人一头又黑又硬的头发。康熙皇帝晚年头发也白,大臣们拍马屁,弄了些中药丸子让皇上吃,康熙就问:“这是什么药?”大臣说:“这叫乌发丸,皇上吃了不白发。”康熙的回答载入史册:你们见过历史上有几个白发皇帝,朕若须发皓然,岂不成为千古美谈?!
说康熙是个伟大的皇帝从这等小事就可以看出。辩证看别人的人生易,辩证看自己的人生难。我去理发,常被理发师规劝:“染染发吧!”我开玩笑说:“我还指望这一头白发蒙事呢!”理发师遂说:“那就染成全白的,包您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