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总论,
作者: 刘思峰,谢乃明等编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4页数: 22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2847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第一版1998年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著作奖)二等奖,第二版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著作奖)二等奖,第三版2005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应广大读者要求,在前三版基础上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要编写的普及版。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灰色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技术,是作者长期从事灰色系统理论探索、实际应用和教学工作的结晶,同时还吸收了国内外同行近年来取得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新成果,精辟地向读者展示出灰色系统理论这一新学科的概貌及其前沿发展动态。
全书共9章,包括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序列算子与灰色序列生成、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评估、灰色系统模型、灰色系统预测、灰色组合模型、灰色决策、课程实验等内容。其中,序列算子、缓冲算子公理系统及系列弱化和强化算子、灰数灰度测度公理、广义灰色关联度(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灰色综合关联度)、定权灰色聚类评估和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新方法、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以及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G-E)、灰色生产函数模型(G-C-D)、灰色投入产出模型(G-I-O)、灰色马尔可夫模型(G-M)和离散灰色模型等系作者首次提出。另外,本书附有灰色建模系统软件包。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各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亦可作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以及系统分析、市场预测、金融决策、资产评估和企业策划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序一
序一(中译文)
序二
前言
第1章 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1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动态
1.2 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3 灰数及其运算
1.4 灰数白化与灰度
1.5 灰数灰度的一种公理化定义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序列算子与灰色序列生成
2.1 引言
2.2 冲击扰动系统与序列算子
2.3 均值生成算子
2.4 光滑比与级比
2.5 累加生成算子与累减生成算子
2.6 累加生成的灰指数律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灰色关联分析
3.1 灰色关联因素和关联算子集
3.2 灰色关联公理与灰色关联度
3.3 广义灰色关联度
3.4 关联序
3.5 优势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灰色聚类评估
4.1 灰色关联聚类
4.2 灰色变权聚类
4.3 灰色定权聚类
4.4 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灰色系统模型
5.1 引言(五步建模思想)
5.2 GM(1,1)模型
5.3 残差GM(1,1)模型
5.4 GM(1,1)模型群
5.5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5.6 GM(1,N)和GM(0,N)模型
5.7 Verhulst模型
5.8 离散灰色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灰色系统预测
6.1 引言
6.2 数列预测
6.3 区间预测
6.4 灰色灾变预测
6.5 波形预测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灰色组合模型
7.1 灰色经济计量学模型
7.2 灰色生产函数模型
7.3 灰色一周期外延组合模型
7.4 灰色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7.5 显性灰色组合模型的基本建模方法
7.6 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
7.7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灰色决策
8.1 灰色决策基本概念
8.2 灰靶决策
8.3 单目标化局势决策
8.4 灰色层次决策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课程实验
9.1 灰色建模系统(IV版)软件安装与使用
9.2 序列算子与灰色序列生成实验
9.3 灰色关联分析实验
9.4 灰色聚类评估实验
9.5 灰色系统建模与预测实验
9.6 灰色决策实验
参考文献
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书摘插图
第1章 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1.1 灰色系统理论的产与发展动态
1.1.1灰色系统理论产生的科学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了高度综合的大趋势,导致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系统科学学科群的涌现。系统科学揭示了事物之间更为深刻、更具本质性的内在联系,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整体化进程;许多科学领域中长期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随着系统科学新学科的出现迎刃而解;人们对自然界和客观事物演化规律的认识也由于系统科学新学科的出现而逐步深化。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60年代末70年代初产生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分形理论以及70年代中后期相继出现的超循环理论、动力系统理论、泛系理论等都是具有横向性、交叉性的系统科学新学科。
在对系统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系统内外扰动的存在和认识水平的局限,人们所得到的信息往往带有某种不确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各类系统不确定性的认识逐步深化,对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