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贺雪峰著
出 版 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6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0904656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2000年前后,中国农村悄悄地发生了一场巨变,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汇集了来自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陕西、浙江、江苏、吉林、福建11个重要农业大省15个村庄的调查研究报告,描述巨变中的乡村中国图景,展现北方农村、中部农村和南方农村的非均衡性,透视中央农村政策在不同地域村庄的实践逻辑,为关心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读者提供生动的村庄现场,为政策研究部门提供有益的观点,为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贡献微薄的力量!
内容简介
经过作者2004年以来在全国七省九村细致的个案调查,形成《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书中讨论了不同地区村治的特点,建构了若干区域性的典型村治模式,提出了划分中国农村区域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区域乡村治理的差异。《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试图在大量经验资料的基础上达到三个目标:一是证明区域比较对于乡村治理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二是尝试提供一个区域比较研究的进路,三是提出大量值得深入研究和检验的初步观点。
《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为贺雪峰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研究》(批准号:04BZZ015)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贺雪峰,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乡村治理研究和乡村建设实践,著有《新乡土中国》(2003)、《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2003)、《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2004)、《乡村的前途》(2007)、《什么农村,什么问题》(2008)等多部著作。
目录
总序
自序
导论
中国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以在全国九个农村地区的调查为例
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
南方农村的村治模式
徽州村治模式的关键词——以安徽绩溪县宅坦村为例
武义村治模式研究——以浙江武义县后陈村为例
中部农村的村治模式
村民组与农民行动的单位——安徽肥西县小井村调查
衡阳村治模式的关键词——湖南衡阳三湖镇文光村调查
农民的闲暇与价值问题——辽宁省大古村调查
北方农村的村治模式
关中村治模式的关键词——以陕西武功县新庄村为例
小亲族与派性——山西夏县董西村调查
地方性规范与农民行动单位——河南开封西姜寨乡调查
联合家庭、门子与宗族——豫北吕村镇调查
附录
论村治模式
后记
书摘插图
南方农村的村治模式
徽州村治模式的关键词——以安徽绩溪县宅坦村为例
为了理解徽州村治的特点,我们以在绩溪县宅坦村的调查为基础,对徽州村治模式作一些粗略的讨论。
徽州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不仅指现在徽州地区(已改名黄山市),而且包括赣北、浙西的部分地区。我们调查的绩溪县,也已在1987年从原徽州地区划归宣城市管理。但无论是在文化认同还是在村治特点上,徽州本身具有自成一统的特点。
一、微州村治的主要特点
1.宅坦村概况
宅坦村是绩溪县上庄镇的一个行政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在,全村有1700余口人,辖宅坦、山脚、董家、葫芦岭、西村等五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全村由18种姓氏的家庭构成,其中,胡姓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村人均为汉人。宅坦村共有面积5.21平方公里,耕地1267亩,其中水田1179亩,旱地88亩;林山面积5223亩,其中人工林688亩,人均耕地约0.7亩。
宅坦五个自然村中,宅坦本村最大,有1250人,95%以上的人姓胡,划分为八个村民组。山脚自然村,现有85人,以叶姓为主,是一个独立的村民组;西村自然村,现有130人,97%的人姓胡,也是一个独立的村民组;葫芦岭自然村和董家自然村,共有约200人,胡姓占90%以上,两个自然村合为一个村民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