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发展中的性别关注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徐薇,张黎明,罗虹编著
出 版 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9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44232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国际上有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验也逐渐被引进,由此拓宽了国内学者和实践者的视野,加深了对发展内涵的理解,使之认识到单纯强调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带来农村社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立法、人力、知识、资源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列入发展的要义之中。’95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之后,社会性别概念、理论和方法被引人中国,使学界对农村社区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关注社区发展进程中男性和女性在资源利用、机会、收益、权利等等方面的公正性及公平性,努力探寻缓解或消除社区两性失衡发展的有效对策,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然而,由于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们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其中包括男权意识浓厚和社会性别意识淡薄等。因此,在更广泛的实践领域,如何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农村各个领域的各项活动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这就要求加强社会性别意识和性别分析方法,帮助人们理解和接受性别平等发展理念,了解和掌握社会性别分析方法,使之主动加入到促进农村社区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行动之中。本书出版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由于社会性别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国内学界尚处于吸收、消化和将其本土化的探索过程中,可供阅的文献欠丰富且零散而不完整,本书的编著者在归纳总结自身实践中的经验以外,还借鉴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书作为农村社区发展丛书的一部分,考虑到整个丛书行文的一致性,其引文未能在相关章节以脚注形式列出,而一并列入了参考文献。
目录
第一章社会性别理论概述
第一节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社会性别的理论之源——女权主义
第三节社会性别建构
第四节社会性别的属性
第二章性别平等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社会性别与男女性别平等关系
第二节社会性别理论战略
第三节社会性别与制度、政策
第四节社会性别主流化
第三章基于农村社区发展的性别分析框架
第一节社区及其基本功能
第二节社区发展及其内涵
第三节社会性别分析框架简介
第四章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社区发展
第一节社区发展中的性别问题
第二节社区性别问题成因分析
第五章推进农村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行动
第一节 中国政府推进农村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行动
第二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推进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行动
第三节国际社会推进中国社会性别平等发展的行动
第六章农村社区发展的性别分析方法与工具
第一节农业生产与推广系统研究中的性别分析方法
第二节项目/工程与政策中关于性别与发展分析(GAD)工具
第三节社会性别分析模型
第四节社会关系分析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 性别平等与发展战略
第一节社会性别与男女性别平等关系
社会性别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认知世界、分析世界的新视角与新方法,它让人们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认识社会。李英桃博士在《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2003年版)一书中归纳性地阐释了社会性别概念所反映出的三层主要意思,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性别理论与男女平等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
首先,社会性别理论告诉人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男人和女人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角色以及相互关系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男女社会地位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不平等、支配与被支配,统治与被统治。从芭霍芬、摩尔根到马克思、恩格斯都不同程度地阐述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