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学习指南:阅读、分析、讨论案例和撰写案例报告(哈佛商学院案例(第二辑))

分類: 图书,管理,一般管理学,经营管理,
作者: 威廉埃利特著,刘刚,钱成译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289000版次: 1页数: 196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10202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如果你参加了管理培训或春MBA项目,那么你很有可能会用到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商业案例。很多人都觉得分析案例、撰写案例报告难度很大。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因为案例并不是简单的故事,优秀的案例通常都是非线性的,有时还会特意设置陷阱。使用传统方法来理解商业案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难以得出有力的结论。
《案例学习指南》提供了一种分析讨论案例、撰写案例报告的新方法。作者以哈佛商学院的案例为例,向读者阐明了:如何识别案例情境,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进行评估;如何快速掌握案例信息;如何撰写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报告;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讨论案例。
目录
引言
第1章 说服、论证、案例学习
第2章 什么是案例
第1部分 案例分析
第3章 如何分析案例
第4章 案例分析示范
第5章 问题
第6章 决策
第7章 评估
第2部分 案例讨论
第8章 如何讨论案例
第3部分 案例报告
第9章 如何撰写案例报告
第10章 问题类案例报告
第11章 决策类案例报告
第12章 评估类案例报告
第4部分 相关案例
《阿伦敦物资公司:电子产品分部(删节版)》
《通用电气:大家电业务集团(删节版)》
《通用汽车:帕卡德电气公司》
《20世纪90年代的马来西亚(A)》
《惠斯勒公司(A)》
书摘插图
第1部分 案例分析
第3章 如何分析案例
案例并不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应当如何对案例进行解读呢?
首先通过背景因素的识别,有助于框定和缩小分析的范围。案例通常是为某门课程准备的。营销学案例要求你以营销人员而非战略研究者或生产经理的视角进行思考。课程又往往根据各类情境以及相应的概念、理论、实践分成不同的单元或主题。你完全可以预期,会在案例中碰到相关单元的某些主题,并有机会将所学的分析工具和最佳实践付诸使用。过去的案例讨论为新案例的思考提供了一个基础,案例中列出的问题也为你点明了重点。你应当充分利用这些背景因素,但并不是说这就是分析案例的方法。
理解的起点
案例学习法是启发式的——即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得出关于某个情境的结论并从中学习。“Analysis”(分析)一词源自希腊语,本意是“溶解”。在英语中,Analysis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定义:一是把整体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二是研究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因此,要分析案例,你必须学会识别与理解情境中的重要方面并弄清它们相对于整体情境的意义。
商学的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步骤、实践以及定量工具。它们分别适用于各类具体的情境。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概念对于分析竞争优势而言是有益的,但用来决定是否以某个特定的价格投放产品或为企业成长选择最佳融资方案就不怎么合适了。
波特的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可以描述并解释公司的产业环境。但没有人指望利用波特的框架来指导产品投放决策。专门方法由于做到了量体裁衣,所以往往富有成效。然而,它们通常非常复杂,难以施用,对于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