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贡献者:怀尧访谈录(中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思想秘籍和文艺青年的枕边书)

贡献者:怀尧访谈录(中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思想秘籍和文艺青年的枕边书)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吴怀尧 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180000版次: 1页数: 205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101309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界“南朱北何”联袂推荐:

朱大可:这是跨越代际、岁月、领地、事物表皮的追问与倾听。

何三坡:一本无与伦比的访谈录!堪当中国媒体从业者教科之书,它的迷人魅力不只于相谈甚欢的亲切,更在于它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切的人性关怀!若非天才,不可为也。难怪作者有80后首席记者的坊间美誉。

朱大可:中国文坛是个垃圾厂,此乃恨铁不成钢还是肺腑之言?

何三坡:史上最牛诗集《灰喜鹊》诞生后,中国文学远超西方。

李银河:她期待过温柔而优雅的生活,坐观日升月落四季轮回。

陈丹青:有人说他是画家,有人称之为作家,事实上他是多面的。

岳南: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揭秘两千多年前的古墓被盗细节。

于坚:最具国际影响的诗人如何将日常生活提高到哲学境界。

阎连科:他的作品为何一而再再而三被禁?真相及谜底皆在此。

阎安:离时代最近又最远的人,如何成为文化界的精神贵族?

沙叶新:《陈毅市长》还记得么?“闲谈不超过三分钟”幕后。

时白林:《天仙配》是其作品之一。他坚信中国戏曲天下无双。

郭敬明:一个从未对外袒露的小世界,震惊四座的观点和事实。

余秋雨:是什么样的九个问题,让这位媒体红人至今保持沉默?

这本访谈录不会解答太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跟文化有关,与你看世界的角度,与你看问题的方法有关。它是有趣的,但前提是,你不仅仅是一个满足于庸常生活的人。

——《第一财经周刊》执行总编 伊险峰

通过阅读这些文化名流的直面访谈,足以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为人处世之道。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并且受益无穷。

——香港领袖传媒集团总编辑 施袁喜

内容简介

本书在出版之前,部分访谈已经发表,并引起社会广泛议论,其衍生的话题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尚。此次整体结集出版,读者将见识文态优雅的朱大可。鬼才浩天的何三坡。渴望过温柔生活的李银河。宝刀未老的时白林,放言无忌的陈丹青,卡夫卡式的阎安,语出惊人的郭敬明等精神贵族的内心世界。吴怀尧的提问。被访者的回答,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景,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他人。最重要的是,书中的每一篇访谈,都是一座迷人的城堡。任何迷恋文字的人,都会深入其中。乐此不疲。

作者简介

吴怀尧,“80后首席记者”。1984年12月生于湖北红安。初中时期迷恋武侠小说,师从《现代汉语词典》。17岁在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游历、讲学和生活过的二程镇上高中。后因不满应试教育制度而退学,18岁赴京从事编辑工作。21岁担任《财经时报》封面报道记者,其间因“中国作家富豪榜”闻名。22岁签约排行榜网站,成为中国首位职业制榜人。2008年推出文化名家高端访谈《怀尧访谈录》,并兼总策划及制作人。现居北京。

目录

序:中国惊雷

自序:本命年

朱大可 先锋评论家

岳南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于坚 写诗取悦世界

阎连科 我未妖魔化北大

时白林 老兵永远不死

李银河 优雅而温柔的生活

何三坡 燕山上的灰喜鹊

郭敬明 文学史避不开我

沙叶新 我天下无敌

陈丹青 多面丹青

阎安 圣地守夜人

号外 九问余秋雨

跋:《怀尧访谈录》获奖与媒体生态嬗变

书摘插图

朱大可 先锋评论家

朱大可印象

门开之后,朱大可出现在我们面前:圆脸,淡眉,目光炯然,中等身材,微胖,表情自然而丰富,没有想象中的肃然或张扬。“好多人都以为我是凶神恶煞,有的还把我想象成又高又瘦的电线杆。”他笑着说,普通话里夹杂着些吴侬软语。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被视为中国文化批评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以独特的话语方式见长。现为同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这次他来北京,是作为嘉宾参加中央三套的一档节目。“昨晚在这个房间和一个朋友喝酒,一直喝到凌晨五点多,睡了三个多小时我就起来啦。”他拉开窗帘,烧水沏茶。坐定后,我们开始对话,准确地说,是闲聊漫谈。话题涉及某些人或事时,他会忍不住哈哈大笑,此间眼珠必定灵活地转动,说到兴奋处,则是眉飞色舞左右顾盼,在强调某个观点时,双手在空中比划,时不时作出类似拧螺丝钉的动作,让人联想到他的钳工生涯。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这个被誉为“文化恐龙”的中年上海男人,时而激情恣肆,时而冷峻沉稳,唯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傲慢与偏见。

在澳大利亚感觉到压抑

1994年,因为一场“不愿详谈的家庭变故”,处于声名鼎盛时期的朱大可辞掉在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职,去国离乡,远赴澳大利亚。7年后他回国定居,就教于大学,又宣布与文学“离婚”。

“很难有谁能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如果我接触的人很多,时间一长就会感到不安,我就喜欢一个人,自在、独立。我对婚姻状态不是太习惯。”谈起那次“变故”,朱大可轻描淡写。

刚到澳大利亚时,他在一家报纸做主编,不久又离开,然后有一段失业经历。期间,“在建筑工地扛过石膏板,做过清洁工。”此后开过广告公司,还在一家上市公司网站做过媒体总监,但时间都很短。“我想那都是非常美妙的经验。”他说,最长的一次是在另一家报社做了4年总编,后来又在悉尼理工大学读博,一直到回国为止。“反正就是什么活都干过了,还包括自己创办网站。”

网站最初名叫澳大利亚新闻网,后来改成“文化先锋”,在中国知识界颇有影响。但由于诸多原因,网站关闭的时间比开放的时间更长,朱大可自嘲似地笑笑:“不过没关系,这显得更有趣了。”现在每天上午,他至少有一个半小时在网上浏览各种新闻,从中触摸中国社会变动的脉搏。

在澳大利亚定居期间,1999年,朱大可的文学批评集《聒噪的时代》出版,国内文学界惊呼朱大可“复出”了。藏象诗歌论坛版主阳正午说:“他那些貌似瑰丽的批评语体后面,蕴藏着摧枯拉朽的‘原创性’力量。在众声喧哗、扑朔迷离的文化语境中,他对当下文化现象敏锐的洞察和大义灭亲式的批判,更显出了他的难能可贵。”

2001年,朱大可回国定居,宣布与文学“离婚”。原因听起来有些令人心酸:“文学一而再再而三地辜负了我的期望。”近年,他又陆续出版了《话语的闪电》《流氓的盛宴》等著作。

事实上,当他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时代,在那些古代器物中寻找、破译和阐释中国文化密码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当下甚嚣尘上的文化现象。他写了不少犀利的文化时评,其中包括对余秋雨散文和张艺谋电影的批评。

回忆国外的那段时光,他觉得“没多大意思”。“那个国家对孩子和老人挺好,但是我的母语是汉语,在那里属于少数民族。连越南人和黎巴嫩人都可以歧视中国人。留学的惟一好处,是得到了文化比较的机会。”说起这些并不遥远的往事,他的神色有些黯然。

童年经验奠定文学道路

朱大可觉得自己童年结束是在17岁那一年,父亲的死让他“突然成熟了"。1974年7月,朱大可中学毕业,进入上海第三机床厂技校读书。其父是在1975年11月一个寒冷的黄昏病逝的。当时正值“文革”后期,“亲友彼此都不敢来往,人际关系非常冷漠。”说到这里,他两眼向上凝视,声音突然低了下去,“我父亲是民主党派人士,在‘文革’中备受折磨。他去世时,病床前就我跟我母亲两个人,四周既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他们都逃得很远。”

在朱大可的记忆里,“父亲是和蔼的,可亲的,宽容的”。小学时,朱大可和母亲住在一起,并且在母亲执教的学校读书。“我母亲最先是音乐老师,后来改做语文老师了,她很严厉,而且不苟言笑,从来没有宠过我,对我就像对其他学生一样。我对音乐和语文的喜欢,主要是受她的影响。父亲是历史老师,所以我对历史也很喜欢。"朱大可的父亲在很远的浦东教历史课,一个礼拜才回来一次。“他从来不打骂呵斥我,因为我超出了他的期待。”

朱大可的确表现卓越,小学还没有毕业,“已经通读四大名著”。到他十二三岁的时候,父母执教的两所学校的图书馆他全都看遍了。进入中学后,西方古典文学他也过滤了一遍。“这些‘文革’残留的书,被保留得很好,而且传播非常广泛。很多书破旧发黄,封面、书底都没有了,你只能猜它的书名和作者,但我们通常都能破解这种谜案。”朱大可和母亲轮流看书,很多时候通宵不眠。罗曼•罗兰和托尔斯泰的小说,雪莱、拜伦和但丁的长诗,“是我的隐形的精神摇篮”,他神色惘然地回忆说。

1976年7月,朱大可技校毕业,被分配至上海照相机四厂担任钳工。“我是做照相馆用的相机,海鸥牌,”他用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圆,“那种大的。”对于一个饱读诗书、喜欢音乐,想做钢琴家、指挥,后来又想当作曲家的少年来说,钳工无疑是枯燥乏味的。他烦做工人,“开始琢磨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1977年,高考恢复。这一年,朱大可21岁,这个年轻人摸不准考大学究竟意味着什么,所以“没敢考”。次年,他终于明白,只要上了大学,就有可能逃离工厂,改变工人身份。

1979年9月,他考入华东师范大学,“我是新三届里面的最后一届”。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的第一志愿是历史系,第二志愿才是中文系。在他看来,文学是自然天成的,完全不需要课堂教诲。“我曾经想考音乐学院,结果这个梦像泡沫一样破灭了。由于父亲的影响,我想做历史学家。”

没想到阴差阳错,他被分到了中文系。说起当初为何选择华师时,朱大可告诉我们,“当时我母亲每月的退休金是70块钱,我们家的房租是25块,还剩下45块,两个人用是很拮据的。那时华师每个月有18块5的补贴,基本上能够解决我的伙食问题。”

刚进大学时,他兴奋,如鱼得水,“戴着校徽到处走动”。而且挑肥拣瘦,非常清晰地辨认哪门课重要,哪门课不重要,他一直在走读,拒绝住校,“不重要的课完全逃掉”。逃到公共图书馆,“从早看到晚上”。

现在,朱大可自己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当我询问如果有学生逃课他会如何处理时,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从不点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因为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说完后他笑了笑,补充道:“事实上,我的教室都坐满了人。我不需要靠点名来维持出勤率。”

老师希望我“戒骄戒躁”

1983年7月,朱大可从华东师大毕业,被分配至上海财经大学汉语教研室工作,讲授“大学语文”课程。由于与所学专业和研究领域不符,加上失去了大学时代的人文环境,他的心境比较压抑,“失去了方向,心灰意懒,无所事事”。此间,除了一篇《电影系统论》,他几乎中止了所有的写作,蛰伏了近两年之久。

转机出现在两年后。1985年,朱大可受邀参加在厦大举办的全国文艺批评新方法研讨会,“这改变了我的未来”。这次盛会几乎云集了中国当时最优秀和最走红的人才。而朱大可则是“无名鼠辈”。回去后不久,他的第一篇诗歌评论《焦灼的一代和城市梦》问世,并于1986年发表在著名的前卫杂志《当代文艺思潮》上。

“这篇文章完全背离了批评的一般准则,很幼稚,但有杀气,充满奇思怪想,与其说是在阐释他人作品,不如说是在自我卖弄。”对于这篇当年引起文学界普遍关注的文章,朱大可自己并不以为然。

1986年,他发表《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该文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当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钟惦斐撰文指出:“朱大可的文章很有闪光处,除了作为理论的概括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把电影作为文化现象,表现了对整个社会和文艺的责任感。”

之后,凭借一系列文学研究和批评文章,朱大可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并且奠定了自己的先锋批评家地位。“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啊,狂得要死。”他说。在很高规格的学术会上,也可以藐视与会者,自己随性说一通,然后当场退会,“得罪了很多人,因为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

“这和我的成长环境有关。我是独生子,精神上极度渴望自由和独立,打小就自己跟自己玩,孤独惯了。”

从小学到中学,他的成绩单上,评语里总有“骄傲自满”这几个字,“老师总希望我‘戒骄戒躁’”。如今,朱大可很少与人争论,他觉得“那个没意义,浪费时间而已”。他说这个的时候,还是露出了被小心藏起来的傲气。

……

贡献者:怀尧访谈录(中国大学生人手一册的思想秘籍和文艺青年的枕边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