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色(功夫巨星甄子丹等推荐)
分類: 图书,小说,都市,
作者: 李黛 著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277印刷时间: 2009/01/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3963162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小说描述了现实与理想中爱情之间的差距,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中的爱情是怎样经历种种磨难,哪一种爱可能胜出?围绕主人公之间的爱恨情仇展开了一场场爱情保卫战。揭露了作家成名的辛酸、职场的无奈、情场的多变。全书着力描述都市人虚无飘渺的情感,城市人的利欲熏心,爱情在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我们在现实中挣扎。
内容简介
青年服装设计师程袭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她不愿沉浸在家庭的阴霾中,只身来到繁华都市广州,相信“爱情是盛放痛苦的最好容器”,然而在这个充满欲望和诱惑的城市,寻找爱情和归宿却总是事与愿违。
小说围绕程袭精心创作的《原色》服装设计遭受剽窃这一事件展开,描写她从一个服装设计师成长为一个网络作家,期间三位个性完全不同、以各自的方式爱着程袭的男人在给了她关爱和激情的同时,也给了她痛苦、困惑、迷茫与挣扎。一个是初恋情人,当再次邂逅时双方都有了自己的爱人,却难以忘怀最纯真的爱恋;一个是网络情人,寂寞无助时的心灵依靠,但从虚拟的网络到真实的世界却障碍重重;一个是同居男友,真切的关怀与默默的支持,相处让人平静,久之又平淡乏味。
理想与现实,过去与将来,理性与感性,三段感情交织在一起,犹如多彩生命中的三原色,描绘出都市情感生活的丰富型态。
作者简介
李黛,字若水,籍贯四川眉州,某香港上市公司高级品牌顾问、媒体策划人、杂志主编,电影和电视编剧,自由撰稿人,著有近百余篇长、中、短篇小说作品,其风格为城市与乡村结合,文笔清冽、细腻,擅长人物心理刻画,其代表作有短篇《天使的眼睛》、《断裂》、《表情》等,中篇《姻缘树》,长篇《月光倾斜》、《原色》、《功夫甄传——甄子丹传奇》、《天乙神针传奇》等,作品曾入选《金牌小说》文丛及中央戏剧出版社的《电影与电视剧本集》。
目录
1.痛苦的容器
2.拥抱缺乏症
3.德国苍蝇
4.“慕尼黑”争论
5.两代人的悲剧
6.网上升温,网下降温
7.做网上游民
8.初次约会
9.意外邂逅
10.青春梦的破碎
11.他的笑脸
12.少年怀春
13.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14.现实中的爱
15.午后的幸福时光
16.劫后余生
17.初恋综合症
18.埋藏记忆
19.一网情深
20.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1.我只想找一个说法
22.虚拟与现实的距离
23.渴望亲情
24.生活工场
25.我想见你
26.我们的爱隔了汪洋大海
27.心理变态
28.面目狰狞
29.好人有菩萨保佑
30.车祸和律师
31.假如有来世,你愿意陪我吗
32.爱情保卫战
33.左右为难
34.退一步海阔天空
35.无可挽回
36.你要的温暖我可以给你
37.仁义道德
38.现实和虚幻
39.爱我的人结婚了
40.我的蓝色容器
41.迷恋上一种感觉
42.拒绝做美女作家
43.一场精心导演的闹剧
44.机遇不是谁都可以把握
45.谁是闹剧的制造者
46.幸福是不是一夜的激情
47.分手才是爱的开始
48.有一丝想念,是不是爱情
49.管子式的爱情
50.相爱容易相处难
51.犯了错的男人值得原谅吗
52.我们的爱是否还有明天
53.爱情不需要救世主
54.上帝愚弄了谁
55.因为孤单而爱
56.永远有多远
57.另一种幸福
58.幸福是不是相互间的依靠
59.给爱找一个出口
60.当我们都遍体鳞伤时
61.没有结果的结果
62.犯得着和市场较劲吗
63.生死契阔
64.坚实的手印
65.谁是骗局的导演
66.独身的解释
67.爱情游戏
68.遗忘是最好的疗伤剂
69.因为相爱所以分手
70.做一回爱的逃兵
71.盗版书
72.纠缠不清
73.多情总遗憾
74.物是人非事事休
75.如果爱可以重来
76.逝者如斯夫
77.破碎的容器
78.香巴拉之魂
79.死里逃生
80.做一个盛放痛苦的湖泊
书摘插图
1.痛苦的容器
我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自我记事起母亲就没有快乐地笑过,我甚至怀疑她生来就不会笑。我和外婆、母亲住在一块儿,因为外公在外面组建了新家,外婆的皱纹里拥挤着痛苦不堪的记忆。
十二岁那年我才知道我还有个父亲,而抚养我长到六岁的人却是我养父,他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从此坍塌了,我一时想不开,差点离家出走。外婆给我讲了母亲的过去,我那时才知道一个从来不会笑的人,在很多年前也曾像花儿一样绽放。母亲也有一个爱她的男人,而当那个男人抛下她远走高飞时,她便从此萎谢了。之后她不得不嫁给我的养父,而作为埋葬那段爱情的代价是孕育了一个小生命,这个小生命就是我。外婆说那是痛苦的结晶,母亲生我时难产,她当时侥幸没死,为此她一直忿恨不平,她觉得是上苍捉弄她,连死都不让她死得痛快。
为了父亲的事我和母亲吵架,一个月没和她说一句话。我偷偷去了一趟峨眉山,我想许愿后就远走他乡。在万年寺许愿时我偶遇一和尚,那时我愁眉不展,他说我有慧根,便叫住我给我讲了个故事。
他说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个总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大师问:“味道如何?”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唾沫大叫:“真苦!?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老者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大师问他什么味道,弟子答道: “很新。”大师问:“你尝到咸味了吗?”年轻人回答说:“没有。”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生命中的痛苦就像盐,不多,也不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我们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当我们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那么你的痛苦会相对少一些。
我从此知道痛苦是可以融化掉的,于是在很多年里,我试图寻找能融化痛苦的容器。当我长到可以飞时,我毅然选择了离开,用母亲的话说我的翅膀长硬了,她管不住了,实际上我只是想换一个痛苦的容器。我以为广帅有多大我的容器就有多大,可我到了广州多年,却只找到三只容器,他们就是我生命里的三个男人。
我以为爱情是盛放痛苦的最好容器,我以为会比母亲更幸运,因为她永远都在等待,而我却可以主动去寻找。母亲说繁华都市绝不适合我,我需要成都的安静磨砺我的锐气。可我却不想磨掉锐气,我想找个地方释放自己,广州就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在召唤我。我也以为我找到了盛放痛苦的容器,直到我遇到袁慕尼和宁海,直到白云再次出现,我发现他们都是我的容器,而我的苦痛却不知释放在哪个容器里。
2.拥抱缺乏症
我常常回想起和宁海相识的情景。
记得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真想抱抱你。”如果这不是玩笑话,那只能说宁海的“拥抱缺乏症”已病人膏肓。我当时和朋友在白云山上,那是个二十多个人参加的烧烤聚会,我站在一群人高马大的男人之中,细长的身子格外惹眼。别人都说我不像四川人,足有一米七五的身材,高挑颀长,除了我特别白皙的皮肤外,轮廓倒像北方人。
来了广州后,我就像一只飞出笼子的鸟儿,无人管束,自由自在。
那晚,当我和同事们笑闹着,一边斜睨着一声不吭的宁海,对他产生了好奇。我以为一般参加聚会的人都热爱群居。他的外表不算帅,皮肤略黑,五官比例略显失调,长得算是很有个性。我之所以那么注意他,原因有二,一个是他是那晚唯。一的陌生人,李直向我介绍说宁海是他的高中同学,四川夹江县人,和我的家乡彭山县离得并不远,在广州算是又多了个老乡,亲切感油然而生。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很特别,从头到尾就没出过声,如果不是他说过一句“请大家多关照”,我会怀疑他是哑巴。
从李直那里我得知他以前在公安局做档案工作,后来有了变故才到了广州,算是南下流浪一族吧。我当时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除了他一米八零的魁梧身材外,他的经历让我觉得很神秘,心里有种诡异的感觉。李直说他身上有很多故事,我再次忍不住多瞟了他一眼,看他样子顶多三十出头,年纪轻轻会有什么故事?我怀疑李直故弄玄虚。
这件事过去很久,我一直都认为是李直捣鬼,他明知我这人好奇心强,再加上业余写作,他要是不加最后一句,我怎么可能去注意一个陌生人?
当我不停地看他时,嘴里吃着烤得香喷喷的火腿肠,嘴角流着油水。我禁不住抓起纸巾在嘴角抹了一把,这时他便对我说了那句话,他说: “我真想抱抱你一”我震惊不已。
“我的意思是说,我这样的高个子,抱你这样的高个子会怎样?”他有些尴尬。
当他发现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齐刷刷看着他时,他的脸禁不住火辣辣烫起来。当晚夜色遮掩,再加上忽明忽暗的火光,他的神色有些高深莫测。他尴尬地笑了笑,再次向众人解释: “她的样子有些像我幼儿园的同桌,我读幼儿园时是班里最大个的,经常看别人父母来接小孩都是抱着他们,而我从小没人抱,我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乡下的外婆带着我,她身体不好,我长得大一点儿她就抱不动了——”
没等他说完,在场的所有人都开始起哄。宁海皱了皱眉,没有再说下去,李直却笑得一脸稀烂,不怀好意。我横了他一眼,眼睛也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天晓得我怎么会和幼儿园的娃娃有相似之处?我舞动着手里的半截火腿肠,有些激动。
“哟,还有这种人?没被人抱过,想抱抱别人?那不是拥抱缺乏症吗?”
我站起身双手撑腰,笑得快窒息了,在场的人一起哄笑,宁海被我们笑得有些手足无措。
那一晚,烧烤场的火光映照在我们的脸上,就像涂了一层蜜。
后来我一直没告诉他,那晚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真想对他说,你可以抱抱我的,可我最终没敢说。
我其实和宁海是同一类人,我们都患有拥抱缺乏症,准确地说是“亲情缺乏症”。
3.德国苍蝇
和宁海初次相识,像心湖里扔进一颗石子,波光潋滟。我从未想过和他会有交集,更没想过未来会和他纠缠不清。在认识宁海之前,我还有个网上男友,那时我常在文学网站上贴小说,他常在那里神出鬼没,我们的相识纯属偶然。
我是个快乐网民,平常不开心可以谁都不理,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听歌、写作、上网,自得其乐。性格看似柔弱却又坚强,像蜗牛的壳里藏着柔软身体,怕坚硬的东西伤害,常躲藏起来。所以业余时我除了写作,大量时间都花在网上,在五花八门的文学BBS上,在虚空里去填充无止境的虚空。
在认识宁海之前我曾以为网络是个最大的容器,它可以释放我身上压迫的重负。
我和袁慕尼的相识有些戏剧性,正印证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老话。
我在网络上和袁慕尼狭路相逢,源于他古怪的名字,他在网上叫“慕尼黑”,我当时在论坛上和他初次相遇,还以为他是德国鬼子,我一向对希特勒没好感,看见他的名字便突生歹念,想教训教训他,省得他跑到中国的地界逍遥。
碰巧那时另一个网友在线,我就叫住他,我说和你猜个谜,如果啤酒里有只苍蝇,美国人会马上找律师,法国人会拒不付钱,英国人会幽默几句,而德国人会怎样?
那个网友正不知如何作答,慕尼黑却突然掺和进来,他说:“我知道德国人会怎样。”
“会怎样?”我笑着问,心里却暗自窃喜。
“德国人会用镊子夹出苍蝇,并郑重其事地拿去化验,看啤酒里是否有了细菌。”他从容回答。
“错。德国人会测量一下苍蝇的翅膀,以便算出它的飞行速度。”我笑着说。
‘‘有这么夸张吗?你对德国人又不了解。”另一个网友插进来说。
“为什么要测飞行速度?”袁慕尼果然很好奇。
“他想看看德国苍蝇用什么速度飞进啤酒瓶,而我更想知道它飞越欧亚大陆,到中国需要多久!”我忍住笑说,心里却得意非常。
“你讽刺我?”他终于感觉出我在取笑他。
“哟,你不是人吗?怎么突然变成苍蝇了?还是德国苍蝇,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故作严肃地说。
“但说无妨。”他说。
“不知德国苍蝇来我们中国要不要护照?”
我在论坛里说出这句话,像一颗炸弹扔进了人群里。在线的网友都涌了进来凑热闹,大家纷纷回帖,发表对“德国苍蝇”的看法,一时间论坛跟帖子的竟然多达上百个。我发现袁慕尼那天还真沉得住气,他说不管德国苍蝇也好还是德国人也好,要比中国人更严谨,德国人做事向来一丝不苟,也从来不会造假,不像中国人,制造假货给自己人吃,写作还要剽窃他人情节,有些人还美其名日叫“拿来主义”。
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人去德国的柏林旅游,花了七马克买了块巴掌大的柏林墙作纪念。带回中国后,他拿给朋友观看。可几乎所有朋友都问同样一个问题:这花了近四十元人民币从德国买来的水泥块,真的是柏林墙上的一块吗?会不会是假的?
中国人对假货的畏惧心理由来已久,殊不知德国人却从不会制造假货。
那天我们的唇枪舌战到最后我并没捞到半点便宜,用一句俗语说叫“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当我们各自心怀鬼胎下线时,都记住了彼此的网名。我曾想一定要找个机会报这一箭之仇,伺机再戏弄他一番,却想不到这样的机会干载难逢,他倒是一向以捉弄人而闻名,我也得甘拜下风。
4.“慕尼黑”争论
作为一个忠实网民,我常在租的小屋上网,屋里一贯的凌乱,花花绿绿的服装挂得满墙都是,都是我的即兴之作。从地摊上淘来的二手书、设计稿摆了一地,乍一看不像女人的香闺,倒挺像鸟窝。除了一台二手笔记本,一无值钱的东西。我平时除了上网聊天,就是写小说在BBS上乱贴,别人称这叫灌水。
有一群网友给我一个雅号叫“抽水机”,他们说只要我一抽水,论坛就会洪水泛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