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突破人性的弱点【修补版】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自我完善,
作者: 李志敏 编著
出 版 社: 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2页数: 19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23182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总有一本书让你爱不释手如沐阳光,总有一个智慧故事滋养你的心灵激励你的成功潜能,总有一种思想让你改变人生成就辉煌。
博大精深的东方古老智慧,传世已久的世界经典名著,她告诉我们身处逆境时怎样用理智克服困难,在人生之路上怎样把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内容简介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是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正如糖或咖啡一样。因而我愿意对这种能力付酬,而且酬金比世上任何知识和技术都多。”不论你是一位商人,还是一位会计师、家庭主妇、建筑师或工程师,人际交往恐怕是你所遇见的最大问题。《人性的弱点》一书的作者卡耐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从根本上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书之一,在世界各地至少已译成五十八种文字,全球总销售量已达一千余万册。究其畅销的根本,在于它的内容绝不是枯燥的说教,更不是不切实际的编造,而是卡耐基一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当你翻看了本书的内容后,就会明白这一点。
阅读本书,将使你改正自身的种种弱点,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学会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从而具备面对现实生活的绝对能力。相信它将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本书。
目录
第一章 指责他人是引发事端的导火索
第二章 赞赏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第三章 真诚地关心他人
第四章 微笑是一种万能剂
第五章 姓名是人最重要的商标
第六章 善谈者说得少听得多
第七章 恰当地恭维和赞美
第八章 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第九章 争论不能改变他人的思想
第十章 尊重他人的意见
第十一章 以友好的方式开始
第十二章 让对方说“是”
第十三章 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第十四章 善于从他人角度看问题
第十五章 激发他人高尚的动机
第十六章 用戏剧化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意图
第十七章 动力来自于挑战
第十八章 说服他人从赞扬和欣赏开始
第十九章 含蓄委婉地指出他人的过错
第二十章 指责别人之前最好先降低自己的高度
第二十一章 建议比命令更能让人接受
第二十二章 送人一个好名声
第二十三章 鼓励激发潜能
第二十四章 学会授人以权威
第二十五章 喋喋不休会毁掉婚姻
第二十六章 不要试图改造对方
第二十七章 批评导致家庭不和
第二十八章 不要忽视生活小节
第二十九章 激发他人的强烈需求
第三十章 改掉不良的工作习惯
第三十一章 不要报复自己的敌人
第三十二章 别指望别人感激你
第三十三章 越是逆境越要挑战
第三十四章 学会取悦他人
第三十五章 拥有自己的信仰
第三十六章 不要让他人的看法左右自己的行动
第三十七章 为何别人要喜欢你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指责他人是引发事端的导火索
大师金言
无论犯何种错误,也没有谁会为了任何一件事来自我批评。这种情况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
1931年5月7日,纽约市发生了一起耸人听闻的凶杀案,凶手科劳雷绰号“双枪”,是个烟酒不沾的家伙。在西莫街的一个情人公寓里,科劳雷最终被警方包围。
在150多名警察的包围下,科劳雷被逼到公寓顶层。警察在屋顶上凿了个洞,并使用了催泪弹,试图把科劳雷熏出来。在周围的建筑物上,警方都安置了狙击手。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整个西莫街的住宅区,都响着刺耳的枪声。科劳雷躲在一张破沙发后面,用手枪不断地向警察射击。有成千上万带着兴奋心情的人在观看这幕警匪格斗的场面。纽约的老住户都知道,这里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科劳雷最终被警方逮捕,当时纽约市警察局局长玛洛南指出:这个凶手是纽约治安史上最危险的一个罪犯,他杀人就像切葱一样……他最终会被处死!
但是,“双枪”科劳雷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当警察包围他藏身的公寓时,科劳雷曾写下一封公开信,当时他已经受伤了,所以在信上留下了他的血迹!科劳雷在信中写道:“在我衣服下面的那颗疲惫的心是仁慈的,是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
而导致科劳雷被追捕的案件是这样发生的:当时科劳雷为了和女友调情,把汽车停在马路中央。警察走过来,对他说:“请让我看一下你的驾驶执照。”科劳雷二话没说,拔出手枪就向警察开火,这个警察身中数枪倒地而死。科劳雷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而是从汽车里出来,捡起警察的手枪,又向尸体开了一枪。这就是科劳雷所说的在他衣服下面的那颗疲惫的心是仁慈的,是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
科劳雷被判处死刑,当他走进死刑室准备坐电椅时,你如果猜他会说“这是我犯罪杀人的下场”,那你就错了,他在临死前还在为自己辩解,他说自己是无辜的,他是为了保护自己才这样做的。
直到死,科劳雷对自己也没有一点自责。这是在罪犯中常见的一种态度。再来看看下面这一段话:
“我把一生中最好的岁月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别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让他们获得幸福,而我所得到的只是遭人搜捕的侮辱。”
这段话是卡巴尔说的,他曾经被认为是美国人民的头号公敌。他横行在芝加哥一带,无恶不作,是一个凶恶残忍的罪犯。可是他却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对公众有益的人——一个不仅没有受到称赞而且被人冤枉的好人。
人们在事情发生以后,总是埋怨别人、埋怨命运,就是没有埋怨自己。
大师金言
他人的批评是没有作用的,它会使被批评者增强自我防御,并且会竭力为自己辩护。有时候批评更是危险的,因为它可能会打击一个人的自尊,并激起他的反抗。
在德国,部队里的士兵如果遇到了什么不公正的事,是不准许立即申诉的。他需要把满肚子的怨气憋在心里,直到这股怨气自生自灭。如果他申诉了就会受到处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那些嘀咕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斥责怒骂的老板以及吹毛求疵令人讨厌的人,似乎也应该有这样的规定。
在漫长的历史中可以找出很多“批评”毫无效果的例子。比如罗斯福和塔夫特总统那次广为人知的争论,这次争论的结果是导致了共和党的分裂,而将伍罗德•威尔逊送进了白宫。
让我们简单地回忆一下这段历史:1908年,西奥多•罗斯福辞去总统职务,离开白宫去非洲猎狮,共和党的另一位领袖塔夫特当选为总统。当西奥多•罗斯福再回到美国时,发现塔夫特改变了自己在任时的政策,于是他指责塔夫特过于保守,并且另行组建了“进步党”,准备再次竞选总统。这几乎导致了共和党的瓦解。结果在那次选举中,塔夫特和共和党只获得佛蒙特州和犹他州两个州的选票,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罗斯福谴责了塔夫特,但是塔夫特有没有自责呢?当然没有。塔夫特曾经含着眼泪说他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和自己已做的不同。这件事究竟是谁对谁错,是另外一回事,但我们可以发现,罗斯福所作的批评,并没有使塔夫特觉得自己不对,而使塔夫特只想尽力替自己辩护。
我们再来看一下“爱尔克和铁弗敦油田保留地舞弊案”。这件事曾经使全国舆论愤怒,也震撼了整个美国!任何人也不曾料到,在美国国家行政中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件舞弊案实际是这样的:哈丁总统任职时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胡佛,被委派主持政府在爱尔克和铁弗敦油田保留地租赁事宜。这两处油田保留地,是政府预备给海军未来使用的。当时,胡佛并没有主持公开招标。而是把这份丰厚的合约,很干脆地送给了他的朋友杜黑尼。而杜黑尼投桃报李,“借”给胡佛称为“贷款”的美金10万元。胡佛接着利用自己的权力,命令美国海军进驻爱尔克和铁弗敦地区,把附近的其他油田开采商全部赶走了,因为他们附近油井的开采,对爱尔克和铁弗敦油田开采有一定影响。被赶走的油田开采商不甘心,于是走进法庭上诉,这才揭开了“爱尔克和铁弗敦油田保留地舞弊案”的内幕,涉案金额达1亿美元。这件舞弊案轰动了全美国,全国舆论哗然,一致痛恨这件丑闻,其影响之恶劣,几乎毁了整个哈丁政权,共和党也几乎垮台,最终以胡佛锒铛入狱宣告结束。
胡佛遭到干夫所指,万人唾骂,很少有人被这样谴责过!那么胡佛表示后悔了吗?没有,根本没有!在几年后,郝波特在一次公开演讲时透露,哈丁总统的死,是因为神经的刺激和心里的忧虑,因为有一个朋友曾经出卖了他。当阿尔伯特•胡佛的妻子听到这些话之后立刻从沙发上跳了起来,挥舞着拳头,号啕大哭说:“为什么说哈丁是被胡佛出卖的?不,我的丈夫从没对不起过任何人,就算这间屋子里堆满了黄金,我的丈夫也不会被诱惑去做坏事。他是被别人所出卖,才会落得被钉上十字架的下场。”
从上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人类的天性就是做错事只会责备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每个人都是如此。所以,当以后我们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还是先想想卡巴尔、科劳雷和胡佛这些人。他们的前车之鉴让我们认识到:批评就像饲养的鸽子,它们永远会飞回家的。我们更需要了解,我们所要批评和谴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会反过来攻击我们的。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并做到慎独内省;也很少有人能够坦然面对错误;面对指责,他们在竭力地辩解,而这些辩解反过来又加深了自以为是。
大师金言
我们应该明白,当我们和他人相处时,面对的不仅仅是真理,要更多考虑的是他人的情感。而批评就是情感的导火索,是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索。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去批评、指责和抱怨他人。
1865年4月15日,在这个星期六的早晨,亚伯拉罕.林肯躺在一家简陋公寓的床上。这家公寓就在他遭到约翰•布斯暗杀的福特剧院的对面。林肯瘦长的身体,躺在一张破旧的床上,靠床的墙上,挂着一幅“骏马图”的赝品,屋内一盏煤气灯散发出昏黄的亮光。
当林肯生命走向终点时,当时的陆军部长史坦顿评价他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统治者。
亚伯拉罕•林肯成为完美的人的秘诀是什么?林肯是否也曾经有过指手画脚,对他人大肆批评的时候呢?答案是肯定的。在他年轻时,曾住在印第安纳州的鸽溪谷,当时他不但批评他人,而且还写信作诗去讽刺别人,他把写好的东西,扔到一定会被人捡到的街道上,当然,信的内容会很快流传开来。
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的春田镇做了见习律师后,仍然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攻击敌对他的人,其中有一篇文章所导致的后果,使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1842年秋,林肯写文章讽刺一个名叫西尔斯的爱尔兰政客,这个人以狂妄自大闻名。林肯在《春田日报》上刊登了这篇匿名的文章嘲弄他,全镇的人都开怀大笑。西尔斯本来就敏感而自负,这篇文章令他十分生气。当他查出这篇文章是林肯写的时,立刻眺上马去找林肯,要和他决斗。林肯身体瘦弱,平时不愿意打架而且反对决斗,但是为了荣誉和迫于形势,只能接受挑战。西尔斯让林肯选择武器。林肯两条手臂特别长,所以就选用了骑兵的腰刀,同时他向一位西点军官学校的毕业生学习剑术。到了约定的日期,他和西尔斯来到密西西比河的沙滩上准备一决生死。幸好在最后一分钟,他们各自的朋友阻止了这次决斗。
这次事件对林肯来说,是惊心动魄、终生难忘的,也给了他一个极其珍贵的教训,让他懂得了为人处世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