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张唯嘉著
出 版 社: 湖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1字数:版次: 1页数: 37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382833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在我国研究“新小说”的学人中间,张唯嘉女士是一位辛勤耕耘、成果丰硕的学者,其新作《罗值一格里耶新小说研究》就是她在这个学术领域做出的新贡献
阿兰罗伯一格里耶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新小说派”领袖人物,其小说理论和创作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曾于1984年被东京国际笔会评选为世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我国对罗伯。格里耶的介绍始于20世纪的60年代。从1961年底到1966年初,《世界文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文艺报》等报刊纷纷发表关于评论和凳绍新小说的译文和专稿,罗伯一格里耶的名字开始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罗伯一格里耶的作品与新小说理论也得到了我国批评界的重视。但是直到1979年,罗伯一格里耶的小说才开始陆续翻译成中文,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对象。此后罗伯一格里耶在中国:不断受到重视,其创作被写进我国教科书,进入了大学课堂。
目录
谢辞
序
引论
上编新小说创作
第1章 《橡皮》:用传统擦抹传统
1.仿侦探小说:摹写与戏拟
2.“俄狄浦斯王的幽灵”和《尤利西斯》模式
第2章 《窥视者》:看不清的现象世界
1.马第雅思“源初的生活”
2.方向莫测的问题世界
第3章 《嫉妒》:凝聚成视觉图像的情感
1.隐蔽的主角
2.建构在视觉活动之上的“嫉妒”
第4章 《在迷宫里》:建构与解构之间的梦魇
1.纯粹的主观性与纯粹的客观性
2.“创造与涂掉的双重运动”
第5章 “城市小说”:后工业文化景观的“仿真”叙述
1.后工业城市“幻象化”的“现实”
2.真实与想象互渗的“超真实”世界
3.遗失了家庭记忆的欲望幽灵
4.“反自然感觉的城市”
5.“仿真”的叙述实验
第6章 “新自传”:重新剪裁现实与自我
1.用虚幻建构真实
2.用真实解构虚幻
下编新小说理论
第7章罗伯一格里耶的现象学思维
1.“现象”与“深度”
2.“虚无意识”与“平面化”写作
第8章罗伯一格里耶的“不确定现实观”
1.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
2.“不确定现实观”与新小说“
3.“不确定现实观”与后工业社会
第9章罗伯一格里耶的“空缺论”
1.“完整”与“空缺”
2.新小说的美学策略
第10章罗伯-格里耶的“非意义论”
1.非难“意义”
……
第11章罗伯-格里耶的“形式本体论”
第12章罗伯-格里耶的写物理论
附录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编新小说创作
第1章《橡皮》:用传统擦抹传统
1.仿侦探小说:摹写与戏拟
1953年,《橡皮》梓行伊始,被书评家称为侦探小说。这种评价在今天看来,固然贻笑大方,但无可置疑的是,它确实有摹写侦探小说的成分。与一些取消情节的西方现代派小说不同,《橡皮》穿着侦探小说的外套,有基本完整而比较曲折的情节。一个势力强大的恐怖组织正在有计划地进行一场谋杀,将一个对国家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的集团的成员一一除掉。他们在每天晚上7点到8点之间谋杀一个对象,且已连续8天成功。第9天,由于杀手格利纳蒂的一个小小的失误——没有严格按照指令及时关灯,致使刺杀未遂。著名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尔.杜邦仅手臂轻伤,死里逃生,随即藏身于老同学茹亚尔医生的家中。教授与内政部长罗雅一都泽电话联系后决定:为防止恐怖分子的第2次刺杀,对外发出迷惑敌人的烟幕。茹亚尔于当晚9点向当地警察局报案,宣称丹尼尔杜邦教授死于一种奇怪的伤口。各媒体立刻发布了丹尼尔杜邦死于非命的新闻。翌日晚,丹尼尔.杜邦乘专车前往罗雅一都泽处避难。临离开小城前——7点30分,他回到自家的书房取一些重要文件,准备随身带走。不料,被负责破案、潜伏在此等候凶手的青年侦探瓦拉斯误杀。与此同时,在恐怖组织的精密安排下,另一名名叫安德烈的杀手又谋杀了他们的第l0号目标——木材出口商人阿尔伯杜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