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面对的87个教育难题(小学版)
分類: 图书,家庭教育,家教方法,
作者: 孙笑秋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4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204120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教育界领军人物、北京市杰出校长——孙笑秋,引领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小学老师,向您传授最新教育理念,讲授实用教育方法,指点家庭教育迷津。
千万别让您心中的困惑阻碍孩子前进的脚步,学用书中介绍的方法,您将成为教育孩子的高手,帮助每个孩子成为优等生。
这里讲述的87个故事,汇集了众多父母经常面对的教育难题,也是小学老师日常教学生活中经常回答的疑问。
内容简介
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令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问题,但这些问题要是不予纠正,可能就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本书选取87个孩子易出现的不良行为,如不会预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记不住、爱玩、做作业总图快、经常抄错、不会积累写作素材等问题,经教育专家的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纠正方法。采用故事形式讲述,内容浅显易懂。相信您读完本书以后,可以掌握一些教育知识和教育技巧。
本书适合小学生的家长及小学老师阅读。
目录
学习上的难题
1.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2.高年级孩子不会预习怎么办?
3.孩子学习马马虎虎不认真怎么办?
4.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怎么办?
5.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怎么办?
6.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7.孩子上课听讲不专心怎么办?
8.孩子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怎么办?
9.孩子上课只顾举手、不会发言,怎么办?
10.孩子经常不完成作业怎么办?
11.如何督促孩子先做作业再玩?
12.孩子写作业图快不图好怎么办?
13.写作业总是涂涂改改怎么办?
14.如何检查孩子的作业?
15.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16.孩子很乖,但学习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17.孩子学习成绩差怎么办?
18.孩子不把小考成绩当回事怎么办?
19.孩子考前焦虑怎么办?
20.孩子不会审题怎么办?
21.孩子经常抄错数怎么办?
22.孩子计算能力差怎么办?
23.孩子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24.孩子记不住字怎么办?
25.如何让孩子不怕写作文?
26.如何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以积累写作素材?
27.如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28.如何提高低年级孩子的阅读能力?
29.孩子不爱学英语怎么办?
30.孩子背不下来单词怎么办?
31.孩子说不好英语怎么办?
32.孩子的学习总是依赖家长怎么办?
33.如何帮孩子安排课外班?
34.孩子的学习与兴趣如何结合?
35.孩子爱表演,不爱学习怎么办?
36.孩子只报喜不报忧怎么办?
37.如何为孩子升学设定理性目标?
生活上的难题
38.刚上小学的孩子怕上学怎么办?
39.刚上学的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的作息时间怎么办?
40.孩子不适应新老师怎么办?
41.转学后,孩子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怎么办?
42.孩子说不清事情,引起家长对老师产生误会怎么办?
43.老师偏心怎么办?
44.被老师冤枉了怎么办?
45.孩子做事拖拉怎么办?
46.孩子做事故意磨蹭怎么办?
47.面对“不知道着急的孩子”怎么办?
48.孩子遇事不动脑子怎么办?
49.孩子“懒”怎么办?
50.孩子过分依赖家长怎么办?
51.面对包办代替的老人,父母该怎么办?
52.怎样教孩子做家务?
53.孩子说谎怎么办?
54,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不一样怎么办?
55.如何教会孩子收拾书包?
56.如何培养孩子收拾书包的好习惯?
57.孩子乱放东西怎么办?
58.孩子不爱护学习用具怎么办?
59.孩子总把别人的东西带回家怎么办?
60.孩子不与人交流怎么办?
61.孩子不会倾听怎么办?
62.孩子不会与人交往怎么办?
63.孩子孤傲,不愿与同学交往怎么办?
64.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65.孩子成绩很好,但没有人缘怎么办?
66.如何教会孩子心中有他人?
67.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办?
68.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
69.面对大手大脚花钱的孩子怎么办?
70.孩子乱花零花钱怎么办?
71.怎样帮孩子选择夏(冬)令营?
72.孩子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怎么办?
73.女孩子像个假小子怎么办?
74.孩子身体不协调怎么办?
心理上的难题
75.如何面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76.孩子不会与人分享怎么办?
77.孩子任性怎么办?
78.孩子只喜欢表扬怎么办?
79.孩子自卑怎么办?
80.如何面对采用过激的方法维护自己“尊严”的孩子?
81.孩子总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怎么办?
82.孩子的性格孤僻怎么办?
83.孩子有逆反心理,家长该怎么办?
84.如何帮助孩子改掉暴躁脾气?
85.青春期孩子乱发脾气怎么办?
86.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怎么办?
87.父母离婚又再婚,孩子情绪不稳定怎么办?
书摘插图
学习上的难题
1.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案例
男孩子小亮,上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那天,他一分钟也坐不住,一会儿歪着坐,一会儿回头,一会儿又跪在了地上,一会儿从后面爬到了前面。放学时老师找到了小亮的奶奶,奶奶对老师说:“我们家的孩子从1岁起就有多动症,也吃了不少的药,请老师多多谅解!”
开学第一周,老师高兴地发现他对感兴趣的事也能坐得住,半个小时没有问题;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如果积极地鼓励他,他也能站得很好。这一些表现说明他没有患多动症,为什么家长要说孩子有多动症呢?
小亮的妈妈找到老师说:“我们家的小亮是一个内心特别敏感的孩子,我是导游,长期在外,他爸爸工作忙,主要是老人带孩子。虽然孩子有点多动,但不严重,大夫说先不用吃药。他到陌生的环境时,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表现出害怕、内敛,而是表现出躁动、不安,一会儿也待不住。一旦他适应了环境,适应了老师,就不会多动了。他在家里特别听话,看书、画画坐一个小时也没问题。”
难题症结与分析
(1)孩子这样的性格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小亮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妈妈是导游长期在外,爸爸工作忙,早出晚归,一天也就只看孩子几眼。小亮很少有机会和父母沟通。全家在一起时,把他宠得像个“小皇帝”。当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发脾气时,父母就立即满足他,这就强化了小亮发脾气的行为。
(2)孩子自身性格的原因
小亮是一个心理过度焦虑的孩子,他的内心承受力很弱,不能受到一点挫折。老人带大的孩子从小与人接触少,孩子的世界只有熟悉的老人;当遇到陌生人,他就会过度焦虑,表现出多动、烦躁。
(3)父母的原因
父母用病症来为孩子掩盖不足,而不帮助孩子树立信心,适应新的环境;长期放纵,总想让新的环境适应孩子,使孩子的表现成了习惯。
破解方案
(1)家长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的过度焦虑,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品格
心理学分析过度焦虑的孩子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在生理上,出现睡眠不好、讲梦话、食欲不振、心跳加快、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家长不应用孩子有病来避讳孩子身上的缺点,应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鼓励孩子。当孩子犯了错,要适度批评,该严厉时要严厉。当孩子有了进步,适当用积极的话语鼓励,而不是用物质刺激。
(2)鼓励与惩罚要恰到好处
家长可以给孩子设一个时间表,每天进行注意力集中训练。每天评比,记录孩子专注做事的时间,每周总结,如果一周内都表现得很好,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特别注意鼓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不要太难得到,让孩子看不到希望;鼓励也不能太随意,每天都有,孩子也不会去珍惜。当孩子不能坚持,表现得不好时,不能随意迁就,改变评比的条件。如果表现得不好,要有惩罚。惩罚是为了使孩子进步,所以惩罚要适度,如周末不能到公园踏青,延迟买他喜欢的玩具等。让孩子知道自己表现不好是要付出代价的。
(3)与老师及时沟通,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孩子进步
作为一名小学生,一天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的教育可以纠正孩子身上的缺点,其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多与老师联系,可以当着孩子的面点评孩子的进步与错误,使孩子明辨是非,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
(4)多为孩子提供与人相处的机会
孩子是家庭的成员,更是社会的一部分,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多结交好朋友,如:过新年了,让孩子为好朋友做贺卡,说上一句祝福的话,让孩子心中有他人;家里的老人过生日了,让孩子用自己的零用钱为老人买一份小礼物,让孩子有孝心;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让孩子体验获得他人夸奖的快乐。相信通过努力,孩子一定会克服心理上的焦虑情结,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2.高年级孩子不会预习怎么办?
案例
在班级中小明的学习成绩中等,爸爸妈妈认为:男孩子大些才会进入学习状态,低年级时没多大关系。现在小明已经上了六年级,爸爸妈妈发现进入高年级,老师在教新课之前,总要先布置一些预习作业。小明认为预习就是读读课本,没什么难的,又想反正课本上的内容老师上课时也会讲。因此,他每次预习课文时只看课后的生字,再读读课文,就请家长签字。小明的爸爸妈妈也不太清楚预习的要求,当小明让签字时就稀里糊涂地签了字。第二天老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小明对课文的主要内容都说不清。因此上课时他听讲很盲目,没有针对性,学习变得很被动,语文成绩渐渐落后了。小明很苦恼,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难题症结与分析
学生到了高年级,语文课文篇幅开始比较长了,老师不会像中低年级时再逐字逐句地分析,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先布置一些预习作业,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标记,上课时才能有针对性的听讲。小明的爸爸妈妈认为男孩子大些才会进入学习状态,不了解孩子此阶段的学习要求,对预习的方法也不太了解,缺乏与老师沟通,缺乏对孩子针对性的辅导,缺乏对孩子预习习惯的培养(自学往往是从预习开始的),小明更没有意识到预习对于深入学习的重要性,也不知道预习的方法,还是像中低年级时只限于念生字,读课文,缺乏对课文的深入了解。
破解方案
小明要了解预习的重要性及预习方法。尝到甜头之后,学习就会逐步越来越好。小明的爸爸妈妈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引导小明逐步培养预习的好习惯。小明的爸爸妈妈首先要对预习方法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小明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1)预习方法
①读。对读不懂和思不透之处,自己要提出疑问。
②划。即划重点。重点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如数学新概念的建立,语文重点训练项目。
③批。将自己的看法写在旁边,这些看法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进行验证。
④写。把自己不懂的问题简单整理出来。
⑤思。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自己是否掌握,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懂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
⑥做。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做几道题,以检验预习效果。
(2)预习时要注意
①预习不必全面铺开,因为预习需要时间。对个人优势的学科,可以减少预习时间;对个人劣势的学科,则必须增加预习时间。
②预习时必须因人而异,因时制宜。时间多,则预习内容可以多点;时间少,则可以预习少一点。
3.孩子学习马马虎虎
不认真怎么办?
案例
贝贝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聪明,思维敏捷,爸爸妈妈对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可是他的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每次都会因为马虎出错,本来都会做,可以得满分的,结果总要丢几分。
每天的作业都要家长检查,而且总能查出错来。一道题,在家里会做,在学校里做错;平时会做,考试做错;难题会做,简单题做错;同一张试卷里同一个题目,前面计算结果写“85”,后面答案写“58”。在学校写作业时,贝贝坐不到半个小时,便东张西望坐不住了。一会儿跟其他人说说话,一会儿借口去卫生间,出去溜达一圈。在家里,他更是匆匆忙忙地写完作业,不管对错,将笔一扔,便跑到电视机前或奔出门外。满桌子的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往往由妈妈收拾整理,作业也由妈妈从头到尾检查,发现错误再叫他改正。而改错时,他常常一脸的不耐烦,直嚷:“怎么改?”如批评他书写不认真,让他重写,则哭闹不止。妈妈拗不过他,心想只要正确就行,书写好坏就不计较了。
难题症结与分析
面对这样的结局,家长应冷静反思:自己是否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对可测量的能够标识孩子学习成绩的那些方面进行要求,而忽视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要知道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自己是否觉得孩子尚小,想为他提供一切帮助,而没有把孩子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使他意识到这些工作是他分内的事儿。结果,就养成了他做作业敷衍了事、有始无终的态度。在他看来,“写完”作业便算万事大吉,无须对作业的质量负责。“检查作业”、“整理书包”理所当然是妈妈的事。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责任意识、责任能力的缺失。孩子对学习越来越不上心,而家长也会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
孩子学习和考试上的马虎,不外乎三种表现形式。
①日常听讲、作业马马虎虎,漏洞百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多与孩子的注意力分散、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有关。
每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孩子喜欢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一心二用造成了做事不专心;有的孩子总想着玩,写作业时着急,想赶紧把作业赶完,好腾出时间玩,从而造成学习马虎;有的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里不能有一点声响,爸爸说一句话他要搭茬,妈妈说一件事他又要关心,注意力一半在学习上,一半在其他事情上;还有的孩子写作业时需要家长陪在一边,家长一离开他就开始玩,结果半个小时过去了,他却没作出一两道题来。
性格的不同是导致孩子学习马虎的重要因素。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好动,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经常是今天丢一支铅笔,明天丢一块橡皮,后天又忘带作业。
性格多数是天生的,但习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并非是与生俱来,而是要靠后天培养的。不良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马虎的常见原因。
②平常学习极少马虎,到了考试就马虎。这往往都是孩子对考试的一种紧张心理的反应。特别是小考小马虎或不马虎,一到大考就马虎。这和家长、老师对孩子成绩的过分期望有关,也和孩子对自己的过分期望造成的紧张有关。还有的时候是考试时间紧张,使得孩子看到会做的题就快做,造成马虎丢分,而稍难一点的题由于着急也容易出错。
③大考不马虎,小考总出错。这样的孩子往往都是因为对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心理过度的放松。在大考的日寸候,精神集中,往往能考出好成绩。而在日常小考,就不认真对待,造成这样那样的疏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