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辅导(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体系结构,
作者: 邹逢兴主编,陈立刚,徐晓红编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7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2191315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用书。本书章目与主教材的章目完全相同。每章均包括重点内容提要、疑难问题解答、典型例题解析、教材习题选解四部分内容。书末以附录形式,提供了主教材对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览表和三份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课程的学习辅导书或考研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清华版,邹逢兴主编)一书的配套教学辅导书。本书章目与主教材的章目完全相同。每章均包括重点内容提要、疑难问题解答、典型例题解析、教材习题选解四部分内容。书末以附录形式,提供了主教材对应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览表和三份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科“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类课程的学习辅导书或考研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有关课程教学的教师备课参考。
作者简介
邹逢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军队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1945年出生于江西省峡江县,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长期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测控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等各类科研、教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军队级、国家部委级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多项。编著出版了包括全国,全军统编教材,“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课指委”推荐教材等十余本在内的26本教材著作。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
1.1 重点内容提要
1.2 疑难问题解答
1.3 典型例题解析
1.4 教材习题选解
第2章 微处理器和指令系统
2.1 重点内容提要
2.2 疑难问题解答
2.3 典型例题解析
2.4 教材习题选解
第3章 汇编语言及编程
3.1 重点内容提要
3.2 疑难问题解答
3.3 典型例题解析
3.4 教材习题选解
第4章 总线和总线技术
4.1 重点内容提要
4.2 疑难问题解答
4.3 典型例题解析
4.4 教材习题选解
第5章 存储器
5.1 重点内容提要
5.2 疑难问题解答
5.3 典型例题解析
5.4 教材习题选解
第6章 I/O接口
6.1 重点内容提要
6.2 疑难问题解答
6.3 典型例题解析
6.4 教材习题选解
第7章 典型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7.1 重点内容提要
7.2 疑难问题解答
7.3 典型例题解析
7.4 教材习题选解
第8章 常用交互设备及接口
8.1 重点内容提要
8.2 疑难问题解答
8.3 典型例题解析
8.4 教材习题选解
第9章 模拟I/O器件及接口
9.1 重点内容提要
9.2 疑难问题解答
9.3 典型例题解析
9.4 教材习题选解
第10章 多媒体设备及接口
10.1 重点内容提要
10.2 疑难问题解答
10.3 典型例题解析
10.4 教材习题选解
附录A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览表
附录B 三份模拟试卷
附录C 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原理
1.1 重点内容提要
1.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
从硬件结构看,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上采用的是计算机的经典结构一冯诺依曼结构,即微型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它的数据和程序均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别地存放在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由地址(也是二进制码)指定;其控制器按指令流驱动的原理工作,即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即程序)工作,并由程序计数器(即指令地址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且控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根据计算结果选择不同的动作流程。
上述各部分硬件又是通过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三大总线联系到一起的,故称为三总线结构。由于使用总线,使硬件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变为模块与总线间的单向依赖关系,即满足相同总线规范的模块就可应用于系统,从而使微型计算机的系统构造比较简单,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好的可扩充性、可维修性。根据总线组织方法不同,又可分为单总线、双总线、双重/多重总线三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