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箴理念对州县司法的影响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郭成伟,关志国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2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10182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这项成果与2001年12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推出的《官箴书点评与官箴文化研究》一书是姊妹篇。后者是本项目的中期成果,它主要的作用在于奠定中国古代官箴文化研究的基础,挖掘它所具有的功能价值。
本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针对清代官箴理念对州县司法的影响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官箴的概念及研究意义、官箴的发展、清代官箴的司法理念、清代官箴与州县司法程序、清代官箴与州县衙门司法人员的监管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郭成伟,1946年3月4日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科研处处长。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新中国法制建设的50年》、社会犯罪与综合治理》、《当代司法体制研究》、《唐律与唐代吏治》(合著)、《宫箴书点评与宫箴文化研究》等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公之于法”的特质研究》、《中国法律文化研究》、《北宋重典治贼盗》等三十余篇。曾经多次上持国家级、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多次主持大型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同时出访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推进了学术研究与学术交流。关志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者,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教师,长期从事法律文化与法律思想的教学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官箴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一、官箴的概念
二、官箴文献的特点
三、清代州县官的司法权
四、相关研究综述
五、研究意义
第二章 官箴的发展
第一节 官箴的源流
一、商周官箴的滥觞
二、秦朝官箴的初成
三、汉唐官箴的成熟
四、宋明官箴的变化
第二节 清代官箴意识的发展与官箴著作
一、清代官箴意识增强
二、清代官箴的实用价值
三、清代官箴的流传
四、清代官箴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官箴的司法理念
第一节 德化
一、德化
二、司法与德化
第二节 爱民
第三节 无讼
第四节 清廉
第五节 公正
第六节 慎刑
第七节 勤勉
第八节 学养
一、学识
二、修养
第四章 清代官箴与州县司法程序
第一节 官箴与州县自理诉讼
一、自理案件的受理
二、勘丈
三、调处与和息
四、审理
五、判决
六、行刑
第二节 官箴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一、案件受理
二、检查勘验
三、取证
四、传唤拘提
五、羁押监禁
六、审理
七、刑讯
八、审转、覆审
第五章 清代官箴与州县衙门司法人员的监管
第一节 州县的司法系统
第二节 幕友
一、清代幕友
二、官幕关系
三、司法中的刑名幕友
第三节 书吏
一、州县书吏
二、州县官与书吏
三、司法过程中对书吏的约束
第四节 衙役
一、州县衙役
二、司法过程中的衙役
三、对衙役的约束
第五节 长随
一、清代长随
二、长随的作弊方法
三、对长随的约束方法
第六章 清代官箴与利益群体干预司法的防范
第一节 讼师
一、讼师群体
二、州县官与讼师
三、惩治讼师的办法
第二节 代书
第三节 官亲
第四节 绅士
一、乡绅
二、士子
第五节 佐杂
第七章 清代官箴理念对州县司法的影响评析
第一节 传统治道视野中的官箴与州县司法
一、内圣外王与和谐秩序
二、德治与法治
三、州县司法的目的
第二节 “官-民”社会结构与清代州县司法
第三节 官箴与州县司法的利益分析
简要结语
附:本文涉及人物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官箴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在中国古代,官箴原是规劝告诫为官者的一些从政思想原则与规范内容,以后逐渐演变成为带有自律性的具有自我约束功能的准则与指导性规范。官箴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政治与法律文化现象,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法律的重要内容。传世的官箴内容十分丰富,对官箴的研究已经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还是初步的,而且各有侧重。本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侧重研究官箴理念对清代州县司法的影响。
一、官箴的概念
“官”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中国古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官僚系统与官僚文化。对官员群体、官僚体制以及官员的理念、行为规则的解析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法律的研究重点。“官”字单用是“从政”的意思,“箴”字是规劝、告诫的意思,二者合用,即是对从政者给予有益的规劝与告诫,以期廉洁政务,善待百姓。所以,官箴成为官员群体的职业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