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现代化与水文新技术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物理学,
作者: 林祚顶主编
出 版 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5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46175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全国水文系统干部职工编写的培训教材。主要介绍水文现代化的基本概念、水文数据采集与存储新技术、水文数据传输技术(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现代测绘与3S技术在水文中的应用、水文数据处理、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新技术、电子表格在水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简介等内容。
本书除作为水文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教材外,也可以供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水文专业师生以及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水文现代化
1.1 引言
1.2 我国水文现状
1.2.1 水文的成就
1.2.2 水文的作用
1.2.3 水文科技的发展
1.2.4 水文面临的新形势
1.3 国内外水文现代化现状比较
1.3.1 水文站网
1.3.2 水文测验
1.3.3 水文数据处理、存储、服务和水文业务系统
1.4 水文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1.4.1 水文现代化的内涵
1.4.2 水文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4.3 中国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
1.5 我国水文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1.5.1 湖南省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5.2 无锡市水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6 我国的水文政策法规体系
1.6.1 水文政策法规建设回顾
1.6.2 水文政策法规建设展望
1.7 我国的水文技术规范标准体系
第2章 水文数据采集与存储新技术
2.1 概述
2.1.1 水位测量技术和仪器
2.1.2 水深测量
2.1.3 流速、流向测量
2.1.4 流量测量
2.1.5 降水观测
2.1.6 水面蒸发器
2.1.7 泥沙测量
2.1.8 水文缆道及设备
2.1.9 船测、桥测设备
2.1.10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2.1.11 我国水文测验的特点
2.1.12 我国水文仪器的性能
2.1.13 我国水文仪器的宏观管理
2.2 水位数据采集技术
2.2.1 水尺
2.2.2 接触式水位测量仪器
2.2.3 浮子式水位计
2.2.4 压力式水位计
2.2.5 超声波水位计
2.2.6 微波水位计
2.2.7 激光水位计
2.2.8 电子水尺
2.2.9 洪峰水尺
2.3 流速流向测验技术
2.3.1 转子式流速仪
2.3.2 声学流速仪
2.3.3 电波流速仪
2.3.4 电磁流速仪
2.3.5 其他流速测量仪器
2.3.6 流向测量方法及流向仪
2.4 水深数据采集技术
2.4.1 测深用的测具
2.4.2 测深铅鱼
2.4.3 回声测深仪
2.5 流量测验技术
2.5.1 声学时差法流量计
2.5.2 声学多普勒流量计
2.5.3 流速仪流量计
2.5.4 水力学法流量测验
2.5.5 其他流量测量仪器
2.6 降水数据采集技术
2.6.1 雨量器(筒)
2.6.2 虹吸式雨量计
2.6.3 翻斗式雨量计
2.6.4 其他雨量计
……
第3章 水文数据传输技术(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第4章 现代测绘与3S技术在水文中的应用
第5章 水文数据处理
第6章 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新技术
第7章 电子表格Excel在水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第8章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简介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水文现代化
1.1 引言
水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提供全面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水利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和关心下,水文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水文工作点多、面广,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站网不完善,基础设施薄弱,监测能力较低,预测预报手段相对落后;水文基础研究滞后,水文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水文管理体制、投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水文工作的发展,与水利部制定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和以水文现代化推动水利信息化以及水利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水文工作,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对水文的投入,水文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水文发展的现状与其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仍不适应。2003年12月,在全国水文局长行政管理培训班上,水利部汪恕诚部长明确提出“要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2004年又以水文现代化为主题召开了全国水文工作会议,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长要求水文要“加快发展,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水文工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的颁布为契机,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适应并满足水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