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区域经济 ,
作者: 廖乐焕 著
出 版 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字数:版次: 1页数: 356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179079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对中国经济的研究,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在一国、一民族的总体中有56个支民族,这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必须正视这个特点。不仅要从总体上包括对少数民族经济的研究,还要从少数民族经济自身的特殊性上进行专注研究。这正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和可行性之所在。
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华民族统一的象征,也是56个支民族相融合的学府。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不仅承担着培养经济人才的任务,也肩负对少数民族经济理论和实务研究的责任。“九八五工程”的“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所设的首要课题,就是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经与本校及全国民族(地区)院校同行学者的同心协力,我们从以理论、专题、应用、调查四个层次进行探索,所得成果,结丛书出版,请教学界、政界、企业界人士。恭候批评。
目录
导论
一、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县城经济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理论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基本概念
一、县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县城经济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基本内容、模式及其制定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內涵与特征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內容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与类型
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调整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与基本脉络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主体——少数民族农牧民与其他劳动者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劳动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人的经济,不是物的经济
二、少数民族农牧民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主体
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其他劳动者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重要主体
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在明确县域劳动者经济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其工业文明素质与技能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县域劳动者经济主体地位的弱化与工业文明素质技能的低下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县域劳动者经济主体地位及其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城劳动者经济主体地位的基本确立与缺失
……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城镇化
第五章 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服务型政府,保障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基本理论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是要明确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这个命题所包含的基本概念;二是明确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内容、模式及其制定程序;三是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实际出发,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是并列的,而是不断递进的关系。明确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与基础,也是进一步展开的总纲。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基本概念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包含三个基本概念:一是县或者说县制;二是县域经济;三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对这三个概念的论述,侧重点各不相同。分析县制,是要明确中国的县制历史久远,经过自春秋战国以来数千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最基本的运行单元,同时也将继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县制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县域经济的同时形成。县域经济概念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来的,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思维。中国自古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发展中国的县域经济不可能忽视民族因素的存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概念显示着与全国其他地区县域经济不同的特殊内涵与矛盾。
一.县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历来都是县域的国度。据史书记载,中国的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左传庄公十八年》载:“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处那,使阎敖尹之。”“尹”是当时楚国治县的行政长官。《左传.哀公十七年》中又有楚文王“伐申”、“灭息”后“实县申、息”之说。这表明,县制在楚武王在位时(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就已经在楚国建立。同时,同时代的晋、齐、秦等国也相继建立了县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