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投城
分類: 图书,旅游,旅游随笔,
作者: 李志超著
出 版 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282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30806519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年少无知的时候,往往耐不住沉闷,往往动身去寻找一些传奇、悲哀。就这样去了纽约,从孤立无援学起,半年的光景也不觉是半点耽误,见了不少事情,到底知道生活不过是平凡、无名和琐碎,可歌可泣的事也断断不会落在我这般凡人头顶,要立功显名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L.A.,我的笔友写过那辽阔无边大地的冷漠,在骄阳底,那迎面袭来的热气夹杂着无数金发的女子,一律叫玛利亚的女子,让他干旱的灵魂吸啜她们的养分,滋润着……欲望梗在喉间像一颗樱桃核,喝一口开水就冲了下去。
从前人马颠覆,那一场仗,香港还有倾城之恋,地老天荒,现在付诸流水,人们开始四窜到别的城市,新不如旧。
我认识一个巴黎的中国女子。一个女子在陌生的城市谋生有多种方法,有一种叫au pair的职业,供食供住。她吃饱之余大喊:“城市失火了!”城市不断为自己失火,像儿时在消防车旁围观,有人滚滚落泪,有人逃生,从一个城市逃到另一个城市。
我明白了——城市叫我们结聚,又叫我们分离。
作者简介
李志超,作家,电影导演,摄影师,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毕业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电影作品:《心猿意马》(黎姿等主演)、《妖夜回廊》(吴彦祖等主演) 随笔、小说:《爱死铁塔》、《纯凄时代》、《等待飓风》、《心之暗格》、《暗中杀人》、《妖夜回廊》、《心猿意马》、《放火烧城》、《灵欲快车》、《暗夜机密》、《巴黎私生活》、《男人标本》、《少年邪》、《男人标本》。 早期《号外》杂志美术指导,参与创立《周末画报》等 作者与香港的时尚界,电影圈,乃至文艺界联系紧密,有一定的影响力。
目录
四十二街
迫虎跳墙
唐人街寻觅
搬屋有难
房子落空
展开搏杀
搬进东村
东村奇情
奥连情怀
字母城的约会
难忘下雪
万圣节
疯狂万圣节
购物过冬
感恩节聚餐
摄影窍门
祸不单行
演了一场戏
零下十二度
小意大利情调
Freak的夫妇
打蚊记
欢宴张家
雪中再遇
投考大学
华盛顿广场
处女参展
Reggio咖啡馆
生命情调的抉择
拜访偶像
和偶像对话
血的祭礼
书的欲望
一夜疯狂
迪斯科之夜
地铁站协奏曲
上摩天楼去
三人火锅
电影恶作剧
落难异乡
Lafeyette 428
Evergon情欲篇
一件艺术品的诞生
恶食睑相
Two Boots的恋人
闲坐待业
安身剪片间
冬日随想曲
平安夜宴
今夜荒废
圣诞异梦
夜访销金窝
夜间行动
急行夜车
北上哈佛
冰点驿站
无尽的夜
各路英雄
奇迹时候
造大攻势
哈佛晚宴
疯狂真人表演
占美的故事
火烧家园
书店因缘
安东尼和大卫
老鼠交响曲
学做东道
身经百战
伤心小雨
寄情伏特加
心理变奏
疯狂招式
惜别派对
往机场去
勇闯伦敦
欲望止于城市
上摩天楼去(小说)
跋:重投纽约
Papa is a Rolling Stone
媒体评论
李志超的文字令我想起七十年代的欧陆电影,八十年代的艾曼妞,九十年的心猿意马,不一样的酒店、街角、的士、码头,都一样的寻欢,另一种乱世桃花逐水流。——王家卫李志超的作品同村上春树一类,形象似一座很欧洲的人像雕塑。——林 夕
书摘插图
四十二街
忘记了去年10月的哪一天,我捡起一份纽约的杂志,里面有一段如下:
纽约如一磁石,把世界各地怪诞而又不投入于自己社会的人种都吸了进去,像野生动物保护区。在街头,在地铁,在巨型摩天大厦底穿插的是暗流的一群,奇装异服不知从哪里钻进来的放逐者,在天桥隧道里向你迎?面袭来,这群动物园的人类标本,要是放生在美国另一些地方,准会像猎物般一个个被射倒,只因为他们太有创造能力,太多发泄自己,像浮游思想的十字军,制造纽约的生命力和呼吸,抵抗被熏陶,保护自己前进,如着了魔般预言着另一个世纪的来临,指挥着这一支城市的交响曲。
我放下了杂志,到了纽约的心脏——曼哈顿。当时身边只有数千元,随便拨了一个电话以求落脚。我大概走投无路,便寄居在四十三街九大道一层洋房大厦内,屋主每月的租金是六百美元,较便宜的原因是因为整幢房子都是演艺工作者的宿舍,他在唐人街内拥有一个小单位,是个搞些中国艺术,点缀文化友好的小职员。从那四十六楼的天台向外望,对岸是新泽西州的夜景,沿海的第十二公路还看得见,车如流水,另一边是纽约著名的红灯区——四十二街,又称罪恶街,而最近的地下车站就在那里,白天还是歌舞升平的。我看着扒手向站在路边的游客下手,看着闪光灿烂的性爱电影招牌,穿过游客询问处的大门,跑到四十二街的另一边,情势较好一点是纽约公立图书馆、纽约州立大学的校外进修部和凯悦酒店。
在凯悦酒店地底是州际火车总站,对面是屈尼博物馆的市中心分馆。一条四十二街从左到右走了半个小时。街道直通无尽。抬头只见楼高。
因去得太突然,我一无所措,Beatrice四年前嫁了个美国佬在新泽西州定居,之前跑来纽约念设计,Beatrice尽了帮朋友的朋友的义务,在凯悦酒店内给我生存此处的忠告,我一边狼吞虎咽着公司三明治,一边洗耳恭听。她叫我凡事小心,明哲保身。
“如果有女的叫你,你说我是‘基’的。
如果有‘基’的叫你,你说我是信佛的。”
她能力有限,嫁夫随夫搬到那远离纽约的Hoboken郊区,帮忙也止于此。
而不到几天,或许未到纽约之前,我已知道寄住在一个只见过一次面的半生不熟的人家里不会太安全。那客厅里许多京戏的面谱和一张自恋成癖的裸像叫我十分不舒服。
我每天跑到校外进修地方看有没有中国人租出便宜的地方,又在中文报纸的租楼方格内打量。但谈何容易!
迫虎跳墙
在没法找到房子搬迁之前,我有点情急智生地把所有手上的纽约电话号码都逐一打了一遍。我设法早出晚归,而事实上那段时间,我来回频扑于找工作,找学校,在纽约大学前的华盛顿广场绕了好多圈,才找到适当的部门拿一份表格,每天身边带着极重的摄影册公文袋去找工作,似乎运气极坏。我还有很多热情,把百老汇大道绕了好几十次,中午一杯汽水、一个热狗,尽管如此,我身边的三千块港币已用了一半,这是初来纽约的第一个星期。
后来屋主暗里是和我作对了。我早归,他不在家,也没有口信留给管理员,我在询问处白坐两个钟,一天的跑腿后累不堪言,而他说不方便给我多配一套门锁匙,我摆明的冷淡和不喜欢与他的朋友交往令他十分不满,例如他有朋友来的时候我便早已回避了。因为我睡客厅,面对那些神台般的布置,在夜里确有些心寒,到厕所时必绕过他的房门,而门是没有锁的,我望也不敢望地便跳进厕所里去,里面一大叠唐人街捧回来的周刊,很讨厌的令我想起香港。我算准他起床上班的时间,他没起床我便溜了出外,到四十二街乘地铁,开始一连串预约好但也预料没结果的旅程。
隔了几晚,相安无事,有朋友找我,他竟私自把我的朋友们接了出去,我在楼下白等至凌晨一点,他们才尽兴而归。
他说:“我们不知玩得多高兴,去了市政府大厦拍照和去看舞男(Chippendales)的脱衣舞。”
我跟朋友不算很熟,只是同事而已,但怕他不知来龙去脉,回港帮我散播谣言,说我在此同居。结果做了夹缝中人,骑墙自危,当晚,我叫我的朋友留下。
“反正要回家也要三个小时车程,不如在这里过夜吧!”
屋主后来却埋怨我说:“你为什么老是给我拿主意,这是你的家还是我的家!”
我也十分生气:“你没我批准带我的朋友去玩,这又是谁不对?”
他用他那娘娘腔“哼”我一声,继续在客厅边看梅兰芳的录影带,跟着唱戏,那已是凌晨两点了,接着他播邓丽君的卡拉OK配口形,沙哑地唱。
我说:“难听极了。”
他说:“不知多好听。”又打电话唱给朋友听,之后,便拿两张椅在我面前做俯卧撑,八八六十四下。
我想,明天必须努力找地方搬!这回非走不可了。
唐人街寻觅
没想到去纽约的头两个星期落得如此地步。不过走之前已有人劝告:“纽约有钱就好玩,无钱就早走为上策!”越来越得觉这是个金钱万能的社会。地铁满是污秽的黑人来行乞,甚至在路上挡着你的汽车来抹玻璃讨几个硬币。
而我又堕落于这个物质繁华的圈子,头几天便带着兴奋的心情去三十四街的梅西(Macy)百货朝圣,梅西百货大概比整个太古城商场还要大,横跨两个街口,切断百老汇大道心脏要塞,还有五十九街的Bloomingdale和十四街六大道的Barney’s。香港有钱未必买到的名牌精品、世界奇珍,尽在眼帘,那时候我只想买一支笔,或一本小电话簿,因为我有太多的新电话号码要记,但在里面逛了个把钟,我终于放弃了。听人说,圣诞后有出血大减价,不急的可以稍等。
但找工作和找房子就刻不容缓了。幸而当晚事情有了转机。我收到电话说明天可以到唐人街拉非逸街见一个叫沙莉(Sherry)的女子,她正协助筹备一部唐片。我在香港“衰衰地”也做过电影美术指导,有十足把握可以胜任,便把一些带过去的照片和履历夤夜弄好,准备不到黄河心不死,誓要接到工作为止。
电影公司其实是临时借一写字楼一角砌成,沙莉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生,对她这首次监制的电影十分有信心。我鼓其如簧之舌,游说她用我。
她说:“我们是非工会的电影,是老板自己把房子卖掉拍的戏,周薪两百,如你不嫌弃,我们急需助导一职,功夫是一脚踢。”
当下她不能立即答允,吩咐我午饭后再来见当事人导演,叫陆亨利,我心想无论如何必须接下此工作,听说有员工的临时宿舍,不需分文,便可解急,搬离那恐怖客厅现场。
当日,又在唐人街遇过敬海林君,前港台导演,人很不错,我给他看我的摄影册,他说十分有深度,但纽约共有两万艺术家,要分一口羹并不容易,他有一朋友搞设计公司,可隔日约见。敬海林为人很随遇而安,爽朗而阳光,在纽约见冷酷面孔已成惯事,而海林君算是第一个在纽约交上的真朋友。
找工作在当日就地解决了,每天9点半要回唐人街中报楼上上班,安排拍戏联络琐事,楼下是蔬菜市场,四周俨如深水街市。
下午阳光正好,我踱出唐人街,豁然地向北走去,经过小意大利区,咖啡馆都关了门,阳光透进叠高的椅台,店主大概午睡去了。这时阳光卸在我身上,如卸下我心头大石。
搬屋有难
纽约10月中已有了些寒气,上街也要预备大衣,麦迪逊大道和五十二街交界处是麦迪逊广场、纽约音乐城Radio City Hall、当代艺术馆(MoMA)及五十多层高的洛克菲勒中心,从前是可以上天台的小直升机场瞭望的,去到那边时守卫说已关了两年多。这里象征着纽约城市的繁华无尽。中间有一小休憩的露天走廊,两旁种满金菊,尽处是一女神金色的喷水池,四周参观过后,便停在水池旁买一份三明治,顺便喂白鸽,或走到对面的教堂在黑暗中振作早已软弱的灵魂,再到当代艺术馆看20世纪的艺术遗产,从塞尚到达利到安迪沃霍(Andy Warhol),大抵我第一次游客般的旅程便是这样,从下午到晚上,我应该满足了。唯一不满是当天不是星期四,星期四晚入当代艺术馆是免费的,如今我要付三美元的入场费。
回家时,屋主开门见山地说,月底要离开去旅行,我明白个中含意,大抵是月底前我务必搬走,否则有些东西遗失他极不愿担起赔偿的责任。幸好,电影公司的宿舍也有了着落。
次日,我回到电影公司上班,早上是买文具,影印剧本,画工作日程表,下午一伙人去看员工宿舍和外景,还有一个在纽约大学念电影的南非青年一起做助导,他的声线极温纯,导演说最适宜在电台说儿童故事。不过后来我不太喜欢他的过分忠心的态度,有一趟我拍剧照随便替大家拍了些近照送给各位演员,当我把他的一张照片给他的时候,他面露不悦,后来还劝告我不要浪费菲林云云。要求我交出所有拍好的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