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设计(2009/02 第29期)
分類: 图书,建筑,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作者: 本社 编著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9-2-1字数:版次: 1页数: 176印刷时间: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71672908093包装: 平装目录
美国CHAN KRIEGER SIENIEWICZ ARXHITECTS北京都市建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城市和水滨之间的3种联系方式
10大目标
6段空间
阿福
艺术区与城市发展
城市新名片
北京艺术区
VICENTE GUALLART
富基渔港
MARA CRAMER
滨河大道
AMBIANCES MICOLAS RUEL
影像磨坊——城市历史的多媒体表达
澳派(澳大利亚)景观规划设计公司
“天天运动场”
悉尼奥林匹克公司JACARANDA广场景观设计
田园
密云县北庄镇清水河沿岸生态景观设计
青年建筑师专栏
行走于“超空间”中的青年建筑师:车飞
超表皮
非标准
速度景观
超砖
复眼
折叠
界面环
汉字结构
卷空间
超空间
VICENTE GUALLART
树——2010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设计方案
山——2012世博会波兰WROCLAW设计方案、
ZNA/北京泽碧克格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历史的沉淀
科威特HADEETH AL-SHAREEF中心博物馆
葛明
默默——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之一
陈文令
中国风景
王明贤
远逝的风景与当下的痕迹——陈文令近作解读
行业资讯
读书廊
书摘插图
美国CHAN KRIEGER SIENIEWICZ ARXHITECTS北京都市建筑景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
加强水滨和城市肌理之间的联系
外滩是上海的一部分,也是黄浦江的一部分,应当在南北两个方向使苏州河北面的黄浦江沿岸、十六铺以及老城厢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在地段北面设计了新的步行桥,人们可以在外滩滨江步行道上直接走到苏州河北侧,而不必经过外白渡桥。南面重新设计了新开河路绿地和天桥,直将外滩导向豫园老城厢。外滩沿线的建筑代表着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的最高质量。这些建筑不仅经过周密的规划。还具有多样和丰富的细节。这些建筑和它们之间的空间为外滩的天际线带来了音乐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可惜的是,这种城市肌理与外滩滨江步行道之间的联系目前被道路和消极绿化隔离开来。上海滨水区,这两个最重要因素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
我们力图在对滨水区的改造中抓住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城市景观的节奏,使每一座建筑的尺度都投影到外滩,并在重要的节点处设置前面谈到的连接。借此我们将“建筑一空间一建筑”这样的空间性格翻译成为”空间,联系,空间”的新秩序,城市的肌理与水岸区域由此获得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创建新的景点和设施来提升
外滩沿线活动的多样性
外滩现在的活动比较单一,以漫步为主,缺乏休息,娱乐和驻足的空间。服务的对象也是以游客为主,缺乏吸引本地居民活动的内容。未来的外滩是充满多种多样活动的地区,它不但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上海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新的景点、功能和设施,有助于提升外滩活动的多样性。包括:更新的公园和广场、信息中心,商业购物、餐饮、自行车出租点、游泳池、纪念雕塑、观景台、攀岩、滑板场、休闲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