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关键技术--广东“农家书屋”系列
分類: 图书,农业/林业,水产、渔业,
作者: 王江勇编著
出 版 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1字数:版次: 1页数: 91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593737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泥鳅养殖关键技术,内容包括泥鳅生产概述、生物学特性、繁殖方式、成鳅养殖技术、病害防治、泥鳅捕捞、蓄养和运输及活饵培育等方面。
本书内容丰富、具体、新颖,技术先进,实用性强,行之有效,适合广大农民及水产养殖专业户参考阅读。
目录
一、泥鳅生产
(一)营养价值及市场情况
(二)养殖历史、现状和前景
二、泥鳅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产地、产季
(三)食性
(四)不同饲养阶段饵料的投喂
(五)生活习性
(六)年龄与生长
(七)繁殖习性
三、泥鳅繁殖技术
(一)亲鳅选育的基本技术
(二)自然繁殖
(三)人工繁殖
(四)泥鳅卵孵化及其管理
(五)苗种培育
四、成鳅养殖技术
(一)池塘养殖
(二)稻田养殖
(三)田间沟渠养殖
(四)水泥池流水养殖
(五)网箱养殖
(六)木箱养殖
(七)池沼养殖
(八)无泥土养殖
五、泥鳅病害防治
(一)预防措施
(二)泥鳅病害及其防治
六、泥鳅捕捞、蓄养和运输
(一)捕捞方法
(二)泥鳅蓄养
(三)泥鳅运输
七、泥鳅活饵料培育技术
(一)水蚤培育
(二)黄粉虫培育
书摘插图
二、泥鳅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泥鳅为小型鱼。体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尖,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口须最长,向后伸达或稍超过眼后缘。眼小,上侧位,无眼下刺。鳞小,埋于皮下,侧线鳞l50个左右,头部无鳞。侧线不显著,位于体的前半部。背鳍和腹鳍相对,起点约在前鳃盖骨后缘和尾鳍基部之中点。雄鱼的胸鳍尖长,背鳍两侧有小肉瘤雌鱼胸鳍短而圆,扇形,尾鳍圆形。体背及两侧灰黄色或暗褐色,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并有黑色小斑点。头、体及各鳍均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背鳍及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上下具窄扁隆起,尾柄基部上侧有一黑色大斑点。奇鳍上密集褐色斑条,偶鳍浅灰色,无斑条。体表粘液多而滑,不易徒手捕捉。
泥鳅脊椎骨数42~49枚,鳃退化,呈细粒状突起,止于胸鳍基部,咽齿1行,胃壁厚,左侧卷曲。肠短,直 线状。鳔小,位于骨囊内。
(二)产地、产季
除西部高原外,各地淡水水域中均产,以南方河网地带较多。一年四季均可捕到,春季较多。
(三)食性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靠5对发达的触须摄食,触须的尖端有能辨别饵料气味的味蕾。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喜欢在傍晚或半夜间以及日间安静时觅食,在天然水域中,以昆虫幼虫、水蚯蚓、小型甲壳类动物、底栖生物、水草、植物碎屑、有机物质等为食。一般来说,在幼苗阶段即体长5厘米以内时,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水蚯蚓、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等浮游生物;体长5~8厘米时转为杂食性,除摄食甲壳类、昆虫幼体、蚬子、幼螺、丝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外,还摄食藻类等高等植物、有机碎屑;体长8—9厘米后,主要摄食藻类、高等植物、有机碎屑等植物性饵料,有时也吃水底泥渣中的有机质。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能习惯于吃配合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