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法专题精义:争点与判例-所有权

分類: 图书,法律,民法,物权,
作者: 丁海俊 著
出 版 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4-1字数:版次: 1页数: 283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26864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专”。以物权各主要制度为主题,独立成册而又协同一体,在内容上力图最大限度总结和反映近年来我国物权法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精”。突出重点。在每个“点”的整理中力争容纳最大限度的信息量,追踪物权法的立法过程,梳理各版草案的变化,厘清争点、热点、疑难点,力图准确地反映和论述立法、立法解释的内容,对其理论缺陷及适用中的问题,也不回避。
“实”。理论联系实际。该书从现实生活中精选出真实的案例,虽然物权法刚刚出台,但该书通过新法梳理旧案,展现物权法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读者在研读理论的同时,可参看现实案例,以便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物权法主要起草人之一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法论与解释论相结合,以学理评注法条,以新法阐释旧案,值得一读。希望物权法能惠及百姓,广大民众以此为武器,为权利而斗争!
——郭明瑞烟台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套丛书。紧扣物权法之规定,并对不同立法体例和学说观点进行评述,说理透彻,论述全面。我相信,值此物权法颁布实施之际,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对大家研习了解物权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刘保玉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理、法条、立法争议和典型案例等视角,深入精到地剖析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权法制度。全书以物权各主要制度为主题,在内容上力图最大限度总结和反映近年来我国物权法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它又突出重点,在每个“点”的整理中力争容纳最大限度的信息量,力图准确地反映和论述立法、立法解释的内容。书中还精选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通过新法梳理旧案,展现物权法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具体包括所有权一般规定、所有权的种类、所有权取得方式、相邻关系、共有五章内容。
作者简介
丁海俊:1974年11月生,山东临沂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民法基本理论、侵权行为法、法律实证主义、知识产权法。出版专著、合著2部,译著1部,论文10余篇。代表论著:“民事责任的预防功能”(《现代法学》2001.2);“中国古代制止图书盗印的性质”(《中国出版》2005.4,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预防型民事责任”(《政法论坛》2005.4,获2006年度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青年学术论文类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民事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关系”(《河北法学》2005.7);“民事责任与私法自治”(《法学杂志》,2006.3);翻译著作:《原则的实践——为法律理论实用主义辩护》(法律出版社2006.10)。
目录
第一章 所有权一般规定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
第二节 所有权观念及制度变迁
第三节 所有权的权能
第四节 所有权的保护
[典型案例]
第二章 所有权的种类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
第三节 私人所有权
第四节 所有权种类划分的物权法立法争点
第三章 所有权取得方式
第一节 善意取得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二节 拾得遗失物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三节 发现埋藏物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四节 财产的征收征用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五节 物权法没有规定的取得方式
第四章 相邻关系
第一节 相邻关系概述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二节 各种相邻关系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五章 共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共同共有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三节 按份共有
[立法争点]
[典型案例]
第四节 准共有
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所有权一般规定
第二节 所有权观念及制度变迁
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关系下面发展着。”所有权观念与制度的变迁,虽然因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差异而很难作出统一论断,但大体而言,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几个发展阶段。
一、古代所有权观念与制度
众所周知,欧陆各国早期曾经存在过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所有权观念与制度——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所有权观念与制度。饶有趣味的是,这两种所有权观念与制度在构造与内容上均互为对立,恰成对照。近现代所有权的发展史表明,正是这两种有着不同结构、不同内容并蕴含了不同理念的所有权制度,对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法律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致使所有权先后经历了由个人所有权到社会所有权,复由社会所有权到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所有权的发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