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情报告(2008~2009)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白烨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字数:版次: 1页数: 24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970766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分门别类地对2008~2009年的中国文学与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各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扫描。书中通过对一些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评说,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及其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尤其是通过对小说创作的多样化、重大事件的纪实与报告、“抗震诗潮”的出现与影响、网络小说的类型化及其“山寨文化”的来由与评说等焦点与热点的关注,以点带面地描述出了该年度文情的基本风貌与主要特点。
内容简介
《中国文情报告(2008~2009)》,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诗歌、戏剧、网络文学等10个部分,分门别类地对2008~2009年的中国文学和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各类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细致的扫描。特别是通过对一些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的捕捉与评说,更为突出地显现了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及其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通过对小说创作的多样化、重大事件的纪实与报告、 “抗震诗潮”的出现与影响、网络小说的类型化及“山寨文化”的由来与评说等焦点与热点的关注,以点带面地描述出了2008年度文情的基本风貌与主要特点。
《中国文情报告》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本年度文学现状的宏观考察报告,已被中国作家协会列入重点扶持作品项目;在文化环境日益复杂,文学自身不断变异的情况下,该书应为文坛内人士查考年度文情所必备,为文坛外人们概要了解文学与文坛所必读。
目录
前言
1.文学创作的多样收获
2.新兴板块的强势发展
3.诸多问题与严峻挑战
一 长篇小说:生活的拓展与主体的凸显
1.都市红尘:激流、漩流与暗流
2.乡土现实:官场风云与官人变异
3.史事演绎:命运围城与人生突围
4.新异事象:独特意蕴中的主题意向
二 中短篇小说:波澜不惊的无主题演奏
1.事件现实感的背后
2.在故事中建构历史
3.日益开放的文学视野
4.中年化的小说文体
三 纪实文学:大悲、大喜的转换与记录
1.悲怆与坚强
2.骄傲与自豪
3.空白的遗憾和其他的收获
4.一点忧虑和感想
四 散文:在记感与记忆中回旋
1.重大事件的关注
2.文化意蕴的追寻
3.社会生活的感悟
4.怀旧散文的意义
5.女性作家与新锐作家的写作
五 诗歌:回暖、虚热与批评自主性的确立
1.“无法流通的天赋”?——新诗出版状况简议
2.“国家不幸诗家幸”?——地震诗潮解析
3.从“话题”到“问题”,从“现场”到“语境”——新诗批评观察
4.“期待是绝对必要的”——新诗人、新诗集、新论著推介
六 戏剧:硬件与软件的互动与发展
1.硬件建设成就斐然
2.演出市场:戏剧繁荣的底线
3.青年戏剧的舞台有多大?
4.戏剧的原创力
七网络文学:在回顾与展望中调整
八文学批评与理论探讨
九焦点现象与热点争议
十文学声音与作家身影
附录一2008年中国文坛大事记
附录二2008年度开卷文学图书畅销总排行
附录三2008年度新浪读书小说图书点击总排行
书摘插图
一 长篇小说:生活的拓展与主体的凸显
我们这里所谈及的长篇小说,严格意义上说,是指出自传统文坛或主流作家的长篇小说。广义上的长篇小说,还应该包括畅销于市场和流行于网络的长篇作品,而这些作品不仅数量上汗牛充栋,质量上参差不齐,而且明显地偏向于通俗性与类型化,很难与主流作家的长篇创作相提并论,也超出了笔者的阅读与评说能力。因此,只能暂付阙如,或另当别论。
就主流作家的创作而言,2008年的长篇小说看似波澜不惊,平淡无奇,实际上却并不简单,也不平淡,即便概要地作以回顾与检省,也可在多个方面发见蕴含在许多作品和具体创作里的可喜的突破与可观的拓展。
整体来看,2008年的长篇小说在对生活现实的观照与审视上,较之以往普遍表现出求新与求深的努力。因此,许多传统题材的写作,或在现实的“面”上有所拓展,或在生活的“点”上有所掘进,给人们带来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颖感受。而另有一些长篇作品,则以各有千秋的艺术概括,由奇崛的故事和奇特的人物,表现出作家强烈的主体意向与独到的艺术理想。这些隐含于作品之中的审美取向的不一而足,无疑是2008年的长篇小说之所以平中见奇、淡中有浓的内因与主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