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东北奴役劳工调查研究

分類: 图书,历史,中国史,现代史(1919-1949),
作者: 李秉刚,高嵩峰,权芳敏 著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字数:版次: 1页数: 766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97069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强制奴役中国劳工,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东北期间,为全面巩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掠夺东北丰富资源而采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重要罪行之一。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幸存劳工当年亲身经历和典型事件的实证调查,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全面揭示了日本骗招、强征以及在东北残酷奴役中国劳工的真实历史,是研究近代中日关系史、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又一新作。
作者简介
李秉刚,197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1980年参加东北三省《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编写组,开始从事东北地方历史研究。主要著述有《辽宁人民抗日斗争简史》、《中华英烈碑文选》、《日本侵华时期辽宁万人坑调查》等。
目录
凡例
前言
绪论 日本在东北奴役中国劳工的几个问题
一 逐步强化的“劳动统制”政策与机构
二 关于“奴役”劳工与“强制奴役”劳工
三 东北劳工的主要来源与数量
第一章 对华北等关内劳动力的掠夺
一 九一八事变前流向东北的关内劳动者
二 日本从华北等地向东北掠夺劳工概况
三 从华北押送到东北的特殊劳工
四 关内劳工的随行家属和运输问题
第二章 对东北劳动力的掠夺
一 “自行募集”与骗招劳工
二 “行政供出”与“地盘育成”
三 “勤劳奉公”与青年劳工
四 抓捕“浮浪者”与“矫正辅导院”
第三章 对劳工的监督与管理
一 把头制度及其变迁
二 对劳工的直辖监管制度
三 大型工程的承包制度
四 其他劳动监管配套制度及设施
第四章 掠夺东北资源与奴役劳工
一 掠夺矿产资源与奴役劳工
二 掠夺林业资源与奴役劳工
三 资源的运输与奴役劳工
第五章 大型工程与奴役劳工
一 公路、铁路工程
二 水电站工程
三 其他大型工程
第六章 军事工程设施与奴役劳工
一 日军在工程与设施中奴役劳工概况
二 边境要塞工程
三 东北内地的军事工程
四 其他军事设施
第七章 劳工的伤亡与万人坑
一 大型厂矿中劳工的伤亡与万人坑
二 大型工程中劳工的伤亡与万人坑
三 军事工程中劳工的伤亡与万人坑
第八章 劳工的反抗斗争及其结局
一 普通劳工的反抗斗争
二 特殊工人的反抗斗争
三 劳工反抗斗争的结局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对华北等关内劳动力的掠夺
与东北临近的华北地区,特别是河北、山东两省,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每年都有大量劳动力流向东北。此外,华中、华东乃至华南、西北地区也有少量劳动力流向东北。在日本侵略中国之前,这种流动是自然发生的,劳动力进入或离开东北也是自由的。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华北与东北的主要陆路通道山海关,以及大连、营口、安东等港口,成为日本监视和限制两地民众出入“满洲国”的重要关口。日本建立伪满不久,即制定了“劳动统制”政策,在继续利用华北等关内劳动力的同时,实行了“限制”华北劳工进入东北的方针;1937年在东北实行大规模经济掠夺的“满洲产业开发五年计划”之后,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又转而鼓励关内劳工进入东北,乃至使用各种手段极力掠夺华北等地的劳工。从日本建立劳动监管机构、实施劳动统制政策开始,劳工出入华北与东北之间就受到严格的监管,失去了自由流动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