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大型单件集成的增量接收技术*****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作者: 苏翔著
出 版 社: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1字数:版次: 1页数: 132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81133405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ERP集成环境,面向大型单件制造的信息集成,提出了增量接收技术的概念、体系结构、应用范围与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品工艺数据管理(PPDM)的概念,通过PPDM实现了ERP与PDM/CAPP的集成;给出了基于增量接收技术的集成生产控制系统与动态成本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介绍了采用增量接收技术研制的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通过在大型企业的成功应用,在实践中对集成生产控制系统、动态成本控制系统的集成与分系统进行了有效的验证,进一步阐述了增量接收技术的有效性。
全书共分7章,主要讲述了问题研究的提出、增量接收技术的体系、增量接收技术下的集成生产控制系统、动态成本控制系统,以及系统的实现等内容。
本书适合作为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的高年级硕士生以及博士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业信息化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本书研究背景与依据
1.2大型单件生产模式的生产组织流程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4本书研究的理论基础
1.5本书研究内容总述
第2章增量接收技术的体系结构
2.1 引言
2.2增量接收技术的概念
2.3增量接收技术的处理流程
2.4增量接收技术的关键环节分析
2.5增量接收技术的控制点设计
2.6本章小结
第3章增量接收技术下的集成生产控制系统
3.1 引言
3.2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一般模式
3.3集成生产控制系统流程分析
3.4增量接收技术下的集成生产控制系统IPCS
3.5IPCS应遵循的原则
3.6本章小结
第4章增量接收技术下的动态成本控制系统
4.1 引言
4.2 目标成本管理的体系结构
4.3定额成本与动态成本考核
4.4实际成本与动态成本分析
4.5材料成本的动态控制
4.6本章小结
第5章集成生产控制系统的实现
5.1 引言
5.2集成生产控制系统信息模型
5.3集成生产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5.4本章小结
第6章动态成本控制系统的实现
6.1 引言
6.2动态成本控制系统信息模型
6.3动态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6.4本章小结
第7章全书总结与展望
7.1本书的主要工作和贡献
7.2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附录英文名词索引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绪 论
1.1 本书研究背景与依据
随着世界自由贸易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当今高新技术的支持下,对制造业集成框架的要求从“信息集成”发展到“功能集成、过程集成”。实现“过程集成”,即实现产品数据和文件的电子化;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数据和文件的集成;实现产品相关过程的管理。CAD/PDM/CAPP与ERP应用软件的集成是当今企业集成框架中用户最关注的问题,在满足用户需求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可用资源,实现CAD/PDM/CAPP与ERP的紧密集成。随着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大型单件生产类型的企业在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船舶行业尤其显著,多品种、小批量、单件生产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随着这些企业的“做大做强”,这类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控制不仅复杂,而且没有可借鉴的实用模式,研究针对这类企业的以生产和成本控制为中心的信息化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信息化过程中,技术、生产、物资、成本等子系统之间的过程集成,对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深化改革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现有ERP软件主要是基于稳定的产品BOM而进行后续数据处理,而大型单件生产的技术资料是动态的、不断增长的、不稳定的,从而导致其后续数据处理也是动态的、不稳定的,呈增量式,具有较大的处理难度。
本书的研究内容是基于ERP集成环境下,采用增量接收技术(IRT),面向大型单件制造业的生产与成本控制研究。交货期、成本与质量控制是大型单件制造业所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经营计划与销售管理、产品设计与工艺编制的技术管理、物资采购与库存管理、生产计划与作业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设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等。基于ERP集成环境下,实现经营、技术、物资、生产、质量、设备、财务等子系统间数据的完全共享,迫切需要研究新的生产与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投资大、周期长、投入高,同时也是涉及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的一场变革,是一项高风险工程。影响企业信息化成功的环节多、因素复杂,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企业信息化是难以成功的。
企业的需求千变万化,必须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才能提高PDM/ERP应用软件的高度和适应能力。在此需求下本书作者开始了系统的资料收集,开展企业管理职能、过程、活动的系统分析,以及对集成环境下生产与成本的控制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书的研究方向。
1.2 大型单件生产模式的生产组织流程
大型单件生产模式的生产组织流程一般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工艺编制、技术配置、物资采购准备、工程配置、生产计划编制、作业计划编制、加工制造、产品装配、质量控制、组织发运、成本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等过程。它们之间相互承启,密不可分油BOM进行衔接,而BOM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最终指导生产和为,生产进行物资准备的是MBOM,生产作业计划的安排、工票下达、工序质量的检验、设备能力及人力的平衡等处理过程也是依赖MBOM。所以,必须根据以上的生产组织过程,结合“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等管理特点,实现PDM/CAPP与ERP的紧密集成,才能获得满足大型单件制造业管理所需的MBOM。
其主要生产组织流程框架如图1.1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由经营部门汇同生产、技术、物资等部门对经营合同进行评审,下达生产任务单,开始技术准备、生产准备、物资准备等。
技术部门根据经营合同、技术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工艺编制等技术准备。其中,对加工复杂、生产周期长或采购周期长的重要件应先行设计,如铸锻件,并将设计结果及时提供给物资部门。由于产品设计时并不是完全针对某一份订单,所以为生产提供技术资料前必须进行技术配置。技术配置主要是对变换件的选择,例如,因输人输出转速比不同,产生的速比不同,至少造成一对齿轮不同,等等。变换件的概念在其他产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对于大型单件生产企业,技术配置过程不可缺少。PDM以产品为管理对象,其中某些零部件可能有多种变换件。技术配置的结果PBOM.0以订单中的独立需求为对象,其中的变换件应明确指定,以此才能具体指导生产。
针对“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的特点,生产部门必须及时对不断变化的技术资料进行增量接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所需的相关属性的描述。比如,零部件的提前期不是一个纯工艺时间,它是包含制造工艺时间和管理事务处理时间在内的经验数据,要由MRP的管理人员制定,才能得到MBOM,才能进行MRP运算。
实现PDM/CAPP与ERP的紧密集成,对于大型单件生产企业必须要解决好MBOM的增量接收,增量接收的源头是PBOM-0。
生产部门在MBOM的基础上,根据合同交货期,结合OPT、TOC、JIT、GT等思想进行单项工程生产安排、工程配置与粗能力平衡,在以订单中的独立需求为对象的生产组织中,一般将一个独立需求对应一个工号,但不排除将其中的某些零部件优化到其他工号中生产,一个独立需求与工号呈一对多的关系。能力平衡后下达主生产计划,同时产生带有时间节点的物资需求计划和设备需求计划。
物资部门根据物资需求计划、可用库存量、计划库存、经济批量、安全库存量等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将任务下达给采购员,签订采购合同,物资到库后,根据采购合同填制入库单。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和下达的周转卡、工票进行物资配送。
生产车间根据主生产计划、设备需求计划、可用库存等,围绕重要部件的生产计划、关键设备机台计划编制作业计划,能力平衡后,下达作业计划、机台计划、下料通知等。
综上所述,为了获得所需的MBOM,必须进行技术配置,形成面向订单的PBOM.0。MBOM的增量接收将直接影响工程配置、粗能力平衡、主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作业计划等,MBOM是所有后续管理工作的数据源头,增量接收也有存在上述过程诸多环节,大型单件行业生产组织流程如表1.1所示,集成环境下各相关子系统间的数据转换关系如表1.2所示。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外基于集成环境下对大型单件生产模式的生产与成本控制研究的重点在于新的管理思想、理论、方法与生产管理系统的结合,但缺少针对我国国情与企业现状的实用技术研究与理论创新,缺少对集成环境下成本控制的研究,以及成本控制与生产管理等子系统的统一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收集2000年以来资料与本书相关的有关博士论文以及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综述如下。
1.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1)在深入研究各种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计划和MRP计划相结合的一种实用模式,以及在此模式下解决资源平衡问题的实用算法。根据大型单件小批生产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动态集成性、动态分布性、动态扩展性和动态适应性,建立具有动态响应能力的适用于大型单件小批量生产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模型。
(2)基于PDM的生产控制过程
通过分析生产控制过程,描述了生产控制过程中信息的流向及传递方式;讨论了基于PDM的生产控制过程信息的数据结构;提出一种有效的生产控制过程信息采集及传递途径,并给出了生产控制过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开发实例。
(3)JIT生产控制策略
深入分析并比较了文献中有关准时制生产系统中生产控制策略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不同控制策略的生产系统模型、模型分析方法、生产系统中看板数的确定和分配。把串联布置的生产系统的研究工作扩展到更为复杂但更符合实际的一般设置的网络生产系统,并且对生产系统中运作管理的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种不同的控制策略。
(4)同步生产控制及与MRPII、JIT的模拟比较
针对MRPII与JIT的不足和局限,依据约束管理的思想与原则,探讨了同步生产控制的概念、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实例对同步生产控制与MRPII、JIT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模拟比较。
(5)集成制造车问生产控制和管理技术
在介绍了MRPll驱动下的生产管理系统和典型机加车间的基本结构、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国情的“集成制造车间”生产控制和管理技术,增强了车间级生产计划控制和管理的能力,并将MRPII按计划集中控制和管理生产作业运行模式转变成可视化“计划主导型”,并基于车间实际情况实现滚动生产作业调度控制和管理的模式。
(6)单件小批生产系统下模糊优化的动态随机投入产出模型
针对单件小批生产系统,建立了模糊优化的动态随机投入产出模型,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递推解法,并用此模型对某单件小批企业在生产计划期的商品量进行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