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中的张贤亮和劳伦斯性爱主题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田鹰 著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3-1字数: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872499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通过张贤亮和劳伦斯作品中性爱意识的比较揭示了性对于人类的普遍意义,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制下人们对于性的认识的异同;其次,笔者运用接受美学、精神分析、女性批评以及民间隐形结构等文学批评理论对他们们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和阐释。
目录
绪论:比较视野中的张贤亮和劳伦斯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第二节 张贤亮和劳伦斯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论旨和理论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劳伦斯和张贤亮性爱意识的比较
第一节 性爱描写的渊源
第二节 性爱意识和性爱权利的认识比较
第三节 小说中的性描写的旨趣
小结
第二章 性别视角下的透视:女性形象解读
第一节 张贤亮作品中的“洛神”兼“漂母”系列
第二节 劳伦斯作品中的“夏娃”系列
第三节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
小结
第三章 性别视角下的透视:男性形象解读
第一节 张贤亮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第二节 劳伦斯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张贤亮和劳伦斯小说中的男性比较
小结
第四章 性爱与婚姻
第一节 张贤亮作品中的“才子佳人”模式
第二节 劳伦斯小说中的婚姻模式
第三节 张贤亮和劳伦斯婚恋观的比较
小结
第五章 性爱与政治
第一节 性爱与性权利
第二节 性与政治
小结
结论:张贤亮和劳伦斯性爱主题比较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张贤亮和劳伦斯性爱主题创作的价值和局限
第二节 张贤亮和劳伦斯性爱主题创作的异同与其根源
第三节 本书比较研究的意义
附录一:张贤亮、劳伦斯研究主要网址
附录二:张贤亮研究相关论文、报刊部分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劳伦斯和张贤亮性爱意识的比较
第一节 性爱描写的渊源
文学是人学,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它反映的是人类生活和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自然也包括性生活在内。“如果写人不写其性,是不能全面表现人的,也不能写到人的核心,如果你真是
一个严肃的、有深度的作家,性这个问题是无法逃避的。”①从这个意义上讲,性爱小说也可以说是美学方法写成的人的历史的一部分。古今中外描写性爱的作家浩如烟海,我在此仅仅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部分作家的作品来分析探讨,力图将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性爱描写作一概要的考察,以窥探历代人们性爱观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思想上、道德上、习俗上的困惑与斗争,看看中英两国古代的男女是在什么样的文化格局、什么样的礼法习俗和社会气氛下实现他们的两性关系的,这一切又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古代小说中的性爱描写对张贤亮和劳伦斯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探索张贤亮和劳伦斯作品中性爱描写的渊源及其性爱主题的价值,即使仅从性爱角度切入,也可能会触及中英两国的社会制度的灵魂,因为“性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以社会现象的资格,与性爱以外的社会现象共存。在性爱的内涵里面,确实包含着人的生理反应,但问题是,对这种生理反应承认和肯定却来自外部。”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