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法保障—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前沿专题研究系列
分類: 图书,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作者: 冯彦昌 主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507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724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法保障”,具体包括三个议题:社会法的理念、范畴与体系探究;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围绕上述议题,与会代表们通过大会主题发言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整个会议进程中,时而是深沉的思虑和切磋,时而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升华,贯穿其中的是和谐、理性、宽容的会议精神,大会正是以此诠释和践行了社会法的价值理念。在这样的氛围下,与会代表们的交流和讨论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启发,拓展了研究的视野,浓厚了理论积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社会法的理念、范畴与体系探究。这一议题是社会法学研究会创建以来第一次对本学科基础性理论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讨。理念、范畴与体系是学科独立和生存发展的基础,对这一议题的深入研究表征着社会法学研究的学科自觉和新兴学科自我证成的学术努力。这一部分论文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法的界定、社会法的理念、社会法的范畴和体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基础理论问题。
第二,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逐渐成为社会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成为本次年会讨论的焦点。劳动法固然诞生于劳动关系一元化的时期,以正规劳动关系为调整对象。但在现当代正规与非正规二元化并行的劳动关系图景中,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出现是劳动用工形式灵活化、多样化、实效化的体现。为此,劳动法必须积极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对各种类型劳动关系的有效调整。学者们对此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非典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一般性问题、国外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问题、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规制问题、其他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制问题。
第三,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当前,社会保险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中,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制度问题都没有达成共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制度设计问题更是立法之难点。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既要面对复杂多样的群体需求,又要有效利用有限的财力实现社会保障的功能,为此,必须着力解决社会保险资金筹集、运营、支付等核心问题。社会保险涉及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最基本的权利,而我们所进行的立法又是在已有的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必须明确的是,改革有改善和改恶之分,不成功的改革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其实践成本是巨大的。因此,面对如此重大的法律问题,我们必当慎之又慎,反复思量,细细斟酌制度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务求通过改革带给民众安全保障,增进民生福祉。本着这样的态度,学者们对于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涉及了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方方面面。这其中既有宏观层面上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又有养老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以及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问题。
第四,除上述规定议题之外,学者们讨论的问题还涉及了社会法领域中的其他问题。有的学者介绍了欧美就业歧视法制的最新发展;有的学者分析了我国台湾地区劳动法律中劳工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责任;有的学者指出我国应确立相对独立的劳动诉讼制度,并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方案;有的学者分析了服务期协议的本质及其法律效力;有的学者探讨了工资增长与农民工工资权的保障问题;有的学者分析了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政策基础与功能冲突问题等。这些分析和讨论虽然不是大会指定的议题,但是都与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因此也进一步拓展了学界的视野,达到了社会法各领域观点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年会结束后,主办单位对论文进行了精心筛选,并结集成册交付出版,其意义有二:一方面使与会学者的学术成果面世,让更为广泛的读者能够领略到社会法学前沿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动态,从而进一步推进学术讨论和争鸣,为社会法学术繁荣助力;另一方面,论文中涉及诸多务实中肯的立法建议,尤其正值社会保险立法广泛讨论之际,相关建议的提出必将对立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深信,依靠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定决心,凭借学界同仁长期不懈的学术努力,社会法学的理论研究一定会日益深入,社会法律体系一定会更加完善,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机制一定会更加完备。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停顿和犹豫,而应当以满腔的热忱和充盈的士气大步前进。我们坚信,中国社会一定会更加公正和谐,中国人民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伟大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目录
社会法的理念、范畴与体系探究
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与对策
劳动合同法调整方法论——兼论《劳动合同法》的社会法属性
社会法的界定论
论社会法的兴起原因、调整对象及发展趋势
社会法的基本理念探析
论社会法的基本理念
社会法范畴初论
我国劳动关系理论和实务的再思考
社会法的内涵解析
劳动权的再思考
论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及其体现
社会保障权利理念问题研究
劳动权冲突初探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涉承包劳动关系的法律问题研究
非典型劳动关系及其法律调整
我国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研究
非典型劳动关系中的报酬权及其实现保障——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之解析
家政服务员劳动权益社会法保护机制的几点思考
“劳务”语词系列研究
劳务派遣中的政府规制探析——兼议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的规定
派遣工人的职业安全与卫生保护制度
从劳资关系到职场关系:澳大利亚非典型雇佣之发展
美加非典型劳动关系之研究
非全日制劳动法律制度探讨——从洋快餐店涉嫌违法用工的事件谈起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评析——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
非标准劳动关系的类型化研究——以在校学生勤工助学为标本
一种新型劳动关系:农村雇工法律问题研究
论家内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劳动派遣中的雇主责任研究
从“丰裕中的贫困”到“共享和谐”——对城市农民工就业劳动法调整的新思考
中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关于完善我国社保基金运用监管制度的法律思考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
关于工伤认定标准的思考
区域群体的城乡衔接:中国社会保险法律体系的现实选择
论我国生育保险权
冲突与抉择——论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其他社会法学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冲突处理法制化
劳动法中劳工债务不履行损害赔偿责任及其减轻
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调整技术
农民工工资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
破产企业劳动债权的法律保护
劳动法上的信赖规则及其适用
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研究
书摘插图
依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与对策
一、和谐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主要是指劳动关系各方,既能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又能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协调运作,稳定、持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和特性要求劳动关系双方,亦即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之间,要能够坚持平等性原则,互惠互利、互谅互让,通过直接协商、谈判、缔结契约等方式,来建立和调整相互间的关系,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也是最现实的社会关系,在国外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基础和路径主要是坚持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契约化、法治化,以及政府必要的调节干预。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都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推动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00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活动开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严格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劳动用工行为。企业依法与本企业全体职工(包括农民212)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合理、全面,管理规范,有效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