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简明注释本)

分類: 图书,法律,诉讼法/程序法,仲裁,
作者: 本书编写组 编
出 版 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41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0457394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明确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置的原则,即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具体在设置时法律规定了以下几点:一是省、自治区政府可以根据本法在市、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二是直辖市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三是直辖市、设区的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适用范围
第三条基本原则
第四条劳动争议协商和解
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基本程序
第六条举证责任
第七条推选代表参加劳动争议处理
第八条劳动关系协调三方机制
第九条劳动者投诉维权
第二章调解
第十条调解组织
第十一条劳动争议调解员
第十二条申请劳动争议调解
第十三条调解程序
第十四条调解协议书及其效力
第十五条不履行调解协议可以申请仲裁
第十六条申请支付令
第三章仲裁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
第十八条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职责
第十九条仲裁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及办事机构
第二十条仲裁员的任职条件
第二十一条仲裁管辖
第二十二条仲裁案件的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仲裁中的第三人
第二十四条仲裁委托代理人
第二十五条法定代理人和指定代理人
第二十六条仲裁公开
第二节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
第二十八条仲裁的申请
第二十九条仲裁的受理
第三十条仲裁文书送达
第三节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一条仲裁庭的组成
第三十二条告知对仲裁庭组成情况
第三十三条仲裁员回避
第三十四条仲裁员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通知开庭及延期开庭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不参加庭审或中途退庭
第三十七条鉴定和鉴定人出庭
第三十八条当事人质证和辩论
第三十九条认定事实及当事人举证责任
第四十条开庭笔录
第四十一条当事人和解与撤回仲裁申请
第四十二条劳动争议仲裁调解
第四十三条办案期限与先行裁决
第四十四条先予执行
第四十五条作出仲裁裁决
第四十六条仲裁裁决书的内容
第四十七条附条件的“一裁终局”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不服“一裁终局”的裁决的处理
第四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撤销
第五十条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救济
第五十一条劳动争议调解书、裁决书的履行
第四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劳动争议处理
第五十三条仲裁不收费
第五十四条本法生效时间
书摘插图
第三章仲裁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十七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释义
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的规定。
本条明确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置的原则,即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具体在设置时法律规定了以下几点:一是省、自治区政府可以根据本法在市、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二是直辖市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三是直辖市、设区的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最后,法律明确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照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即不按照省级、市级、区县级来层层设立。
第十八条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仲裁规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进行指导。
释义
本条是关于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职责的规定。
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争议中的职责分为两大类。仲裁的仲裁规则。劳动争议仲裁的仲裁规则,是指劳动争议仲裁进行的具体程序及此程序中相应的劳动争议仲裁法律关系的规则,主要包括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的申请和答辩、仲裁程序以及各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制定仲裁规则的权限来自本法的授权,因此其制定的仲裁规则不得违反法律中对劳动争议仲裁程序方面的强制性规定。
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工作。所谓指导,主要是指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完善自身制度,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比,组织对仲裁员的培训等。
第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二)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三)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四)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办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释义
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及办事机构的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遵循了劳动关系的三方原则,即由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工会的代表和企业方面的代表组成。劳动行政部门代表代表了政府在处理劳动纠纷中的作用,工会代表代表了广大职工的利益,企业方面代表主要是企业联合会或者商会等组织,他们的参与代表了企业的利益。
……